中医综合护理对尿毒症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观察
2019-12-02刘利芳
刘利芳
(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 肾病科,广东 江门 529000)
临床上尿毒症患者需要长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皮肤瘙痒是尿毒症透析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皮肤瘙痒病情易反复,发作后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降低生存质量。本次研究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对尿毒症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干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并发皮肤瘙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35例,男16例,女19例;年龄18岁~70岁,平均(50.66±12.25)岁;平均透析时间(4.17±2.02)a。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20岁~73岁,平均(48.74±13.87)岁;平均透析时间(5.06±2.52)a。两组在年龄、性别、透析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对比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饮食护理,低盐低磷和优质蛋白饮食。皮肤护理,避免瘙痒皮肤破损,控制感染。个人卫生护理,勤换衣物床单,控制洗澡频率和水温。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护理,包括如下措施:①中药外洗:给予我院院内制剂肤康止痒洗剂外洗,成分包括蛇床子、地肤子、苦参、大黄、透骨草、荆芥、薄荷、冰片、枯矾,取适量洗剂擦拭外洗瘙痒部位皮肤,皮肤破损处不擦拭,2次/d。②耳穴埋豆:取肺、神门、荨麻疹穴,用王不留行籽定时按压刺激,患者可在家可自行操作,每次1 min~2 min,3次/d,每3 d更换。③穴位按摩:取血海、三阴交、曲池、尺泽,每次指柔穴位2 min,2次/d。④针灸,取足三里、风市、血海、合谷穴位,每次留针30 min,1次/d,针灸在穴位按摩之后进行。
3 疗效分析
3.1 皮肤瘙痒评分标准[1]
对皮肤瘙痒的频率、分布、程度和持续时间分别评分,各项得分总和即为患者的皮肤瘙痒评分。轻度:1分~8分;中度:9分~18分,重度:19分~40分。
3.2 疗效标准
根据患者经过护理后临床症状变化将疗效分为三种[2]。显效:皮肤瘙痒基本消失;有效:皮肤瘙痒明显减轻;无效:皮肤瘙痒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两组瘙痒评分治疗前对比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瘙痒积分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护理疗效比较 例
4 典型病例
王×,女,53岁,透析时间3 a并发皮肤瘙痒1 a,治疗前瘙痒积分35分,全身两处以上瘙痒并部分皮损,平均每日发作2次~4次,瘙痒持续时间超过10 min,夜间瘙痒影响睡眠。经中医综合护理治疗后,瘙痒积分5分,瘙痒程度、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明显减轻,夜间睡眠安稳。
5 讨 论
尿毒症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跟下列多种因素相关:①毒素蓄积:目前的血透技术不能将尿毒症患者体内的毒素完全清除,毒素不断在血液中蓄积,导致皮肤出现瘙痒。②激素代谢紊乱:尿毒症患者经常伴随着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血磷、镁和钙代谢异常,影响皮肤释放组胺等致痒物质,引起皮肤瘙痒。③皮肤干燥:尿毒症患者长期透析后皮肤干燥,缺乏水分,进一步导致皮肤毒素浓度升高,引发瘙痒。④营养不良:尿毒症患者长期维持血液透析,常伴随纳差,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皮肤干燥和瘙痒。
尿毒症皮肤瘙痒属于中医学“痒证”“风证”范畴。中医学认为,尿毒症患者气血亏虚,血虚不能濡养肌肤,血虚生风化燥引起皮肤瘙痒。脾肾亏虚,运化失职,湿毒内聚不能外排,外溢肌肤出现皮肤瘙痒,病机主要是血虚生风、湿毒内蕴。研究报道,用蛇床子、苦参、野菊花、黄柏等中药熏蒸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取其清热解毒、燥湿止痒之功效,可以改善血液透析患者体内微炎症水平,下调肌酐、血磷、血钙、PTH、组胺水平,从而缓解皮肤瘙痒[3]。本研究中使用中药外洗剂成分主要是蛇床子、地肤子、苦参,共奏清热解毒、燥湿止痒功效,中药外洗操作简便,患者易接受。王不留行籽有活血通络功效,通过耳穴埋豆刺激耳部相关穴位,可起到益气养血通络作用,与中药药浴配合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疗效显著[4]。本研究指导患者可在家自行操作耳穴埋豆,方法简单,患者配合程度高。研究报道穴位按摩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疗效显著[5],同时临床上运用针灸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已取得广泛的经验和独特的疗效[6]。本研究在穴位按摩之后紧接着进行针灸,通过按摩和针灸刺激不同穴位,共同发挥活血通络、疏风止痒作用。
由于尿毒症患者出现皮肤瘙痒,与毒素作用、激素代谢紊乱、皮肤干燥等多种因素相关,因此护理方案不能够单一和固定。在辨证的前体下,可以充分发挥中医外治疗法的优势,开展多种具有中医特色的综合护理干预疗法。本研究中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了中医综合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因此,针对尿毒症透析皮肤瘙痒患者给予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瘙痒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