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厂热能动力锅炉燃料及燃烧分析

2019-11-30张磊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19年53期
关键词:电厂燃料

摘 要:电力资源的供求与电力企业发展息息相关,为了恰当处理供需问题,急需通过创新技术加以改善。而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厂普遍引入了新型热能动力锅炉,其既能够保证日常生产中的利用率,还能够有效缓解能源短缺问题,具备良好的节能环保性。因此,首先,深入探析了电厂热能动力锅炉燃料与燃料的燃烧特性与形式,其次,阐述了燃烧过程,最后,叙述了电厂热能动力锅炉燃烧控制措施,以期为电厂生产实现结构转型提供有力帮助。

关键词:电厂;热能动力锅炉;燃料;燃烧特性;燃烧过程

一、 引言

電厂是能源消耗非常多的场所,需要不断找寻新的燃烧调控技术,才能适应节能减排的要求。近年来,电厂通过引进新的热能动力锅炉和应用新型燃料技术,有效缓解了现阶段存在的电能供需矛盾。促进电能更为合理的利用以及调配,缓解资源短缺问题是电厂持续健康运转的基础条件。电力的生产过程是燃料燃烧,热传递,水的蒸发,过热蒸汽能量转换的过程。因此,电厂热能动力锅炉燃料及燃烧的分析非常重要。

二、 电厂热能动力锅炉燃料

在电厂的生产过程中,首先,在锅炉内通过燃料充分燃烧,将燃料的化学能热能传递给中间介质,比如水,令其温度逐渐升高产生蒸汽,并且蒸汽达到必要的压力,此时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蒸汽的热能,其次,在汽轮机中实现热能到机械能的转换,最后,在发电机实现机械能到电能的转换。从根本上来说,电站锅炉可以看作是一种换热器装置,其所获取的能量来自不同方面,比如燃气、燃煤、燃油等,类型丰富。但是电站锅炉燃料存在一定特殊性,其主要以煤作为燃料,在电厂热能动力锅炉内部,通过煤燃烧来释放热量,且热量较多,能够满足热媒水加热的实际需求,令水达到相应温度,从而确保压力满足相关要求,此时电厂热能动力锅炉的运行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另外,还有燃油及燃气锅炉,就燃油锅炉来看,其燃料类型丰富,常见的是柴油燃料或重油燃料。就燃气锅炉运行情况来看,其以液化石油气体、天然气、页岩气等作为燃料。当前我国很多火力发电厂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经济因素以及技术因素的影响,在电厂热能动力锅炉燃料的选择上大多以煤炭为主。就煤炭的组成情况来看,其中包含大量的氧碳氢硫等元素,其中碳元素所占比例在50%以上,但不超出70%,其余氧氢硫等元素可满足燃烧需求,促进燃料,达到充分燃烧的状态。

三、 燃料燃烧特性及燃烧形式

(一)燃烧特性

通常认为燃料自身的发热量、固定的碳含量以及挥发性是燃料燃烧过程的重要技术特征。物理学用J/kg表示每kg的燃料充分燃烧产生的热值。如果燃料的热可以分为低热量和高热量,当水蒸气释放出来时的液化以及在燃料燃烧时产生热量的计数值,也就是高发热量,一般不计算的部分,通常将称为低热。实际生产过程中,锅炉的废气温度可以达到(1100~1600)℃,如锅炉的规格较小、结构简单,其温度可能还会升高。冷凝温度通常要比水蒸气要求的温度高,这样能够让水蒸气一直维持在气体状态。

为了便于比较,将不同燃料转换为统一标准比较热量。比如可采用固体燃料加热和隔离加热的方式,将水、氧、氢、硫以及其他挥发性中的一个隔开。分离一些气体物质的挥发性,同时将挥发物和水分离,留存的就称为焦炭。焦炭燃烧的主要成分,也是固定碳灰的组成部分。燃料具有较高的挥发性,使其更易被点燃,且燃烧比较稳定,燃烧效率更高;挥发性较低的燃料,点火相对困难,同时燃烧时不稳定,不采取其他辅助措施,难以充分燃烧,继而浪费资源。煤焦有块状或粉末状,根据煤中物质的挥发性可将其分为褐煤、无烟煤以及烟煤等3种类型。最早使用的是无烟煤,其挥发性在3种类型中最小。烟煤无烟煤的碳含量比较高,挥发物含量高,热值高,是优质的锅炉燃料。褐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其挥发性高,但是水分大,所以热值较低。

(二)燃烧形式

1. 火床燃烧

这种燃烧方式主要在固体可燃物燃烧中应用。在锅炉的炉排上面,按照燃烧物质的薄厚程度进行排布。由于它对固体颗粒的大小没有要求,因而能适用多种燃料煤的类型。但其优缺点也同样很明显,优点是:染料的层次蕴含的能量多,燃料进程会比较稳定,新添加的物质也会容易被点着;缺点是需要将充足的空气与燃料进行接触,假如空气供给的不及时,就会产生有害气体,因此容量大的热能动力锅炉不会采用这样的方式。这种燃烧方式对于大容量的锅炉,很容易影响效益。

2. 火室燃烧

这种燃烧方式的燃烧物是粉末或者气体,采用的方式是把可燃物质加工成粉末或气体,伴随着空气一起送入高温的炉膛中,炉膛的温度一定要保证足够高,这是为了确保可燃物是悬浮状态。由于可燃物与空气接触比较充分,因此这种操作方式的优点就是,可燃物迅速传火,燃烧充分,进而效率较高。但是有时空气和可燃物并不同步,会产生较多粉末,造成资源浪费。

四、 电厂热能动力锅炉燃料燃烧过程

(一)预热阶段

就是对燃料进行科学处理,待烘干挥发后,对其进行预热,以促进燃料燃烧。在这一阶段,燃料被充分加热,温度逐渐上升,燃料表面和缝隙中的水分就会被蒸发,使燃料表面变得干燥,而随着温度的进一步上升,燃料内部的水分也会慢慢消失。总而言之,这一部分燃料并没有放出热量,反而吸收了大部分热量,而燃料中的水分含量越多,热量吸收也就越多。一般情况下,电厂热能动力锅炉内的固体燃料可在300℃条件下实现充分燃烧,进而蒸发,并产生分解作用,一般燃料最佳预热温度不可低于300℃,不可超出400℃。因此在预热阶段,可令电厂热能动力锅炉内保持高温条件,令进入锅炉内的燃料达到预热效果,促进其自身水分蒸发,在预热作用下,燃料最终成为焦炭。在电厂热能动力锅炉内燃料燃烧的预热阶段,锅炉炉膛中无须引入氧气即可实现预热。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的是燃料水分的影响,当燃料水分越大时,排风量也进一步加大,同时也要注意温度的保持,过高或者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预热的质量,在锅炉燃烧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对预热进行科学的调整。

(二)燃烧阶段

在预热阶段之后,燃料已经挥发彻底,在挥发酚燃尽之后,剩下的焦炭开始燃烧,然后进入燃烧阶段。在此阶段,燃料燃烧需要具备充分的氧气,与氧气有机接触,燃料才能够剧烈燃烧,从而释放热量。

(三)燃尽阶段

燃料最后实施燃尽,所以对于燃尽阶段,在形成的焦炭中,可燃物质完成充分燃烧,所以锅炉内现实上剩下不多了。单单炭灰包裹内部,相对而言存在一些可燃性物质成分,一般到达这个过程的时候,依然需要相关氧气。如此才可以有效推动那些可燃物,可以实施相对充分燃烧,最后形成真正满足于群众日常每一项生产生活的热能。对于这个实际过程,燃烧进展特别缓慢,同时这过程中释放的那些热量,相对于燃烧过程而言也会非常少。

五、 电厂热能动力锅炉燃烧控制措施

(一)燃料控制

严格按照锅炉蒸汽负荷要求,最关键的是控制燃烧量,这主要是由于锅炉给风对送风、引风控制有着直接影响。而燃料控制则是为了消除内部干扰,改善系统效率,因为各部分之间密切相关,因此彼此间的相互影响也需要加以重视,这就需要积极关注燃料质量与供给装置机械数量。

(二)送风量控制

为了使锅炉得以安全且充分的燃烧,相关人员要做好送风工作。在送风工作中,要对每一个环节都给予足够的重视,对送风过程中所需要的风量、风速进行控制。如果出现风速不足的问题,可能会是喷燃器的温度持续升高,更甚会出现烧坏问题;如果风速太大,可能会使煤粉的着火时间出现延迟现象。因此,在火力发电厂动能动力锅炉燃烧过程中,要做好送风工作,对送风的风量和风速进行合理控制,从而使风粉可以得到充分的混合。

六、 结语

电厂锅炉燃料以及燃烧技术对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使燃料得到充分的利用,使燃烧过程的安全性更高,提供合理的炉温和空气以及在一定的空间环境中,使空气和燃料能够充分的接触混合。对此,电厂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确保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下,积极研发新型燃料以及燃烧技术,推动电厂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成.电厂热能动力锅炉燃料和燃烧解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9:72.

[2]庄廷勇,张春雨.热能与动力工程在锅炉应用中的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8:131.

[3]张卫东.热能动力工程在鍋炉方面的发展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7:165.

作者简介:张磊,大唐阳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电厂燃料
下饺子喽
电厂热工控制系统中抗干扰技术运用分析
重水堆乏燃料传输过程中异常分析及响应
罗罗将对用于UltraFan的100%可持续燃料进行测试
电厂烟气脱硝装置对锅炉运行的影响研究
关于火力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的思考
If We Burne d All the Fossil Fuel in the World
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探析
加强对企业自备电厂的管理
朝鲜称已完成8000根乏燃料棒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