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生积极自律能力的培养

2019-11-30吴丽琴

科技资讯 2019年26期
关键词:中职生

吴丽琴

摘  要:中职校学生的特殊性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不一样的挑战,该文以我校积极品质班会课——自律为主线,结合班级垃圾管理实例,谈谈积极自律能力在中职学生中的培养。以“打造不设垃圾桶的教室”作为学生的自律计划,通过认识自律、寻找自律、坚持自律、快乐自律,逐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关键词:中职生  积极自律能力  培養

中图分类号:G7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9(b)-0255-02

埃尔德里奇·克里佛曾说过:“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中职校的学生有着这个群体的特殊性,从进入学校开始,原先学习首位的标签被思想道德素质、人文身心素质等替代。中职校的学生个体意识很强,但是行为习惯养成、遵守规章制度意识、遵守公共秩序意识都相对较差,在学习、生活上自我控制力薄弱,很依赖老师的督促,因此加强对中职学生积极自律能力的培养,是我校积极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1  认识自律,解读含义

斯坦福大学教授曾做过一个有关自制力的经典实验——棉花糖实验,实验一开始,就在每个孩子面前放一块棉花糖,并且告诉他们,如果不立刻吃这块糖,过一会他们就可以再得到一块糖作为奖励。实验的结果是:大人离开房间后,有的孩子立刻就吃掉了糖,有的孩子坚持了几分钟后吃掉了糖。15min后,实验人员回到房间,大约3个孩子里,有1个孩子坚持住没吃糖,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用唱歌,蒙住自己的眼睛或者踢桌子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在后来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能为偏爱的奖励坚持忍耐更长时间的小孩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现,如更好的SAT成绩、教育成就等。

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塞里格曼和彼得森在2004年出版了他们共同撰写的《优秀品质和美德:手册与分类》,手册中描述了各种能使人们获得兴旺并幸福生活的优秀品质与美德。自律是第19个优秀品质,自律的人能够很容易控制自己的冲动和需求直到适当的时机,他们知道什么是对错,并能依此而行事。自律就是约束自己的言行,从而自觉遵守纪律和规则。作为学生,自律体现在行为上,就是以学校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仪表规范、文明有礼、爱护环境。学习上,独立思考、专心听讲、自觉按时完成作业等等。

科学的说,自律是为了达到目标或标准,让自己抵抗诱惑(不做)或积极行动(做)的过程。自律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人格力量。真正的自律是一种自省、一种自警、一种素质,一种自爱、一种觉悟,它会让人淡定从容、内心强大,感到幸福快乐,永远充满积极向上的力量。

2  寻找自律,实施自律计划

教室的常规卫生工作也是学生自律的体现。垃圾成堆是班级常态,为了解决教室里的垃圾问题,我曾经采用过如下方法:第一,安排专人倒垃圾,早中晚一天三次。第二:更换更大的垃圾桶,以装更多的垃圾。但是不管怎么做,无论教室里放多大的垃圾桶,都会装满,甚至会溢出来,也有学生扔不到位又懒得捡,中午的时候还经常有方便面的汤汁流出来,导致教室地面又黑又黏,值日生苦不堪言。

学习过著名班主任陈宇老师的班级管理经验,我决定借用一技——“打造不设垃圾桶的教室”作为学生的自律计划,通过我校积极自律班会课程的慢慢引导,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不乱扔垃圾这个自律行为对学生来说具有挑战性,同时可以通过现在的努力和坚持就能达到。班级的卫生环境不能只靠值日生维护,这是每一位同学的责任,解决教室垃圾问题的关键就是要让每个同学养成尽量少产生垃圾、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具体要求是教室不放垃圾桶,学生尽量不制造垃圾,若有少量的,随手带走,或者周边几个同学共用一个垃圾袋挂在课桌旁边,下楼的时候带走。吃完的泡面盒各自及时处理,不在教室滞留。

3  坚持自律,加强自律计划的执行度

自律的人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持续性。好的自律养成需要一个过程,学生在执行自律计划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会退缩或者放弃。从积极自律的角度,要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需要以下步骤:(1)确定改变的目标或想要形成的行为习惯。(2)接受积极问题的概念,聚焦于努力程度而非结果。通过每日问答,以坚持替代行为的方式,消除或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例如:每天问自己:我今天是否尽最大努力不乱扔垃圾?我今天制造的垃圾多吗?(3)选择自己的监督人(同桌),明确监督人的重要性,请监督人监督自己的执行情况。信念引导行为,坚定的信念促使你成功。当你信念不坚定时,可以依靠外界的力量,即监督人。

学生一开始很不习惯,觉得垃圾放在手里扔也不是不扔也不是,慢慢地大部分学生能做到自己的垃圾自己处理。但是仍会有个别学生自律性不够,比如会将垃圾扔在簸箕里和饮料瓶专属的框子里,带汤水的泡面盒子随意放在角落,也有学生偷懒把垃圾留在课桌里或者堆积在脚边等等。这时候就体现出了监督人的重要性,监督人有两类,一类主要职责是经常观察卫生角和饮料瓶框子,提醒同学不要扔垃圾,并杜绝投篮式扔垃圾;另一类监督人的职责就是监督同桌,是否认真执行“自律计划”,做到一周反馈一次垃圾管理的自律行为。一个称职的监督人,会谨守自己的职责,督促对方完成每一项事务,并与对方一起培养责任意识。

当垃圾的管理成为了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的时候,他们不会有任何不舒适感,反而因为今天没有做这件事情心里感觉不自在。所以让坚持自律成为一种习惯,好的坚持就是一种自律,推动大家向着目标更进一步!

4  快乐自律,成为更好的自己

有的学生自律目标很明确,能持之以恒,也有学生坚持的很少,改变不是很明显,即使如此也不给学生过多的批评,而是鼓励他们发现更多自己可以改变的习惯。我会教给学生快乐自律的3个小方法,给自己一个小目标,获得自律的满足感。(1)10min和1分钟法则。如:当我想玩手机时,推迟10min后再玩。每天花1min时间整理课桌。(2)可视提醒。把要实现的小目标写在便签上,贴在看得见的地方,进行自我提醒督促。(3)自我奖励。如:今天没有制造垃圾,完成目标后可以多看会电视。自律的人会有足够的自信,他们能在每个完成的小计划里,找到小成就感,不断堆砌,形成自信,并且相信,只要保持积极自律状态,每个自律计划都能成功。自律的人更能脚踏实地,他们不会把太多时间用在空谈理想,而是尽心尽力去完成每个精心设计的自律小计划。自律的人也善于反思,会在一些事件中,总结得失,再度前行。

自律的人,在时间里规划着改变自己的小事,持续执行,并保持自律的状态。一个学期的自律品质养成,在不知不觉中,学生都有所改变,从垃圾的管理延伸到书本的整理、桌椅的摆放、内务的提升等等。教室不设垃圾桶,不仅仅教室卫生更好了,也带动了班风建设,促进了学生文明素养的养成,班主任管理更高效。

5  结语

中职生积极自律能力的培养,能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在意识、行为、能力上都得到有效改善。自律的过程其实就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自律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彭于晏和王德顺的故事告诉大家,自律的人生可以开挂!

参考文献

[1] 王晓燕.当代大学生自律能力培养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2.

[2] 薛文启.浅议小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12(6):123.

[3] 张秀春.浅谈自律能力的培养[N].朝阳日报,2009-01-28.

[4] 刘玮.浅淡中职生自律能力的培养[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6):103-105.

[5] 汪霓.微博时代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6] 姚敏,黄河.浅析高职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J].山东纺织经济,2009(4):135-137.

猜你喜欢

中职生
中职生学习满意度调查分析与思考
广西中职生耐挫折能力提高的措施研究
中职生教学实习的挫折教育
论在德育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与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中职物理学生分组实验项目化教学研究
酒店专业“假日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太极拳文化
中职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与对策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