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学生全面发展与新时代高职劳动教育

2019-11-30谭家皓

文教资料 2019年26期
关键词:青年学生全面发展新时代

谭家皓

摘    要: 在深入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不仅是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高职学生存在劳动观念淡薄、劳动精神弱化、劳动素养缺失等问题,高职院校应该通过坚定理想信念、弘扬劳动精神、提高劳动素养等措施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青年学生    全面发展    新时代    高职劳动教育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明确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具体要求[1]。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式和规格指明了方向,明确指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2]。在深入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作为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青年学生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而且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劳动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两者结合能够摆脱现代社会分工为人的全面发展所造成的片面性,毛泽东同志提出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必要性[3][4]。“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劳动教育的阐释和定位,是新时代高职院校立足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好劳动教育工作的方向目标和行动指南[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高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高综合素养六个方面下功夫,“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高职院校扎实开展劳动教育,既是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具体探索,又是对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生动实践。

(一)开展劳动教育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客观具体要求。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劳动教育既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劳动哲理,又体现党的教育方针与核心主张。青年学生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高职青年学生在面对多样观点和多元价值观念时,要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参加劳动教育相关活动,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奋斗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心。

(二)开展劳动教育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题中之意。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劳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既创造了人本身,又创造了人类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成功,需要高素养劳动者的努力付出和辛勤劳动。劳动教育的开展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必要途径,与“德智体美”教育融合并进共同培养高素质劳动者[6]。从某种意义上说,开展劳动教育事关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建设的成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题中之意。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提高面对大是大非问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开展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的动力源泉。青年应该肩负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劳动教育能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本身,劳动过程首先要撇开各种特定的社会形式来加以考察。劳动者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材标,这个目标是他所知道的,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方式和方法,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7]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既要一以贯之,又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变化,教育引导他们参与社会主义劳动体会乐趣与幸福。学生应该自立自强、肯吃苦能吃苦,把理论学习与客观实际结合,将个人价值、社会发展统一的青春梦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树立远大理想,做到知行统一,积极勤奋学习,不断增长本领。

二、高职学生劳动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高职学生不仅富有活力和创造性,而且渴望进行“体面劳动”[8]。但是受到传统思维、社会观念和家庭环境等的制约和影響,高职院校青年学生的劳动教育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劳动观念淡薄。“00后”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上大学前深受父母的悉心照顾,以致部分学生独立自主观念淡薄、能力较弱,有的甚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9]。“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思想的影响,社会上和家庭中对于体力劳动的简单化、碎片化和片面化的认识,客观上造成部分大学生不会劳动、逃避劳动甚至轻视劳动,没有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

(二)劳动精神弱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的概念在不同时期经历过演变,但劳动精神在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地位始终没有改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外在诱惑的增多,出现了一些关于劳动精神扭曲的认知,如“以自我为中心”,无私奉献的精神不强,过于强调个人的满足;“不用劳动就能获得”,缺乏辛勤劳动的精神,不愿意脚踏实地学习;“没有好处就不去干”,做事嫌苦怕累,心态浮躁而消极,不积极到“一线岗位”历练。

(三)劳动素养缺失。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培养目标决定了对青年群体劳动品质和劳动能力的“高标准”,也集中体现了高职学生形成综合劳动素养的“严要求”。当前部分学生自我管理和面对挫折能力不强,遇到矛盾不会及时处理解决;自主劳动能力和方式方法缺乏,不知道如何组织开展相关工作;基础技能掌握不够扎实,难以适应企业对于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创新意识和创造水平有待提高,对工作技能的钻研程度和探索能力不足;艰苦朴素作风、工作的责任意识、迎难而上的韧劲等劳动素养的缺失,这些均提醒我们要提高学生的综合劳动素养。

三、高职学生劳动教育可提升的途径

高职院校应站在学生全面发展角度对劳动教育进行更高层次的引领和强化,以职业规划课程、创新创业教育等为抓手,构建完善育人体系,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培养学生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劳动品质,让学生在劳动教育中成就自我、创造未来。围绕价值实现和途径提升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觉悟。高职院校要积极完善机制体系,大力拓展劳动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劳动教育投入力度。作为新时代的高职青年学生,不仅要有坚守习近平总书记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的政治觉悟,而且要在对劳动教育熟悉熟知和认同支持的基础上,内化为价值准则并外化为规范行为。既要善于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人文素养精华,把提高劳动教育思想认识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劳动者紧密结合起来,又要坚持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使劳动教育观念、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相辅相成,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劳动的热情,努力形成社会主义思想认识和文化信仰,让青年学生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二)弘扬劳动精神,深化劳动品质。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向身边优秀榜样、劳动模范学习,认识到弘扬劳动精神对于自身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意义。目前,社会上越来越看重学生的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及创新应用等能力,可定期开放专业工作室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性劳动品质教育;可在学校通过网络、广播、讲座等载体,开展演讲、征文等文化活动,利用QQ群、微信群等媒介鼓励学生在劳动中收获尊严与快乐,抢占网络劳动教育平台;家庭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要注重家校合作,整合实践资源,突出项目管理,发动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与变化,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与合作中獲得升华。

(三)提高劳动素养,厚植劳动情怀。劳动素养既是高职院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保证,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的重要因素。从广义的角度出发,强化劳动意识,增强劳动能力及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都可以成为提高个人劳动素养的途径:一是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艰苦奋斗,淡泊名利[10],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厚植实干兴邦的劳动观念和家国情怀,形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二是学会学习,热爱劳动,学校可结合志愿服务、勤工俭学、实习实训等环节主导融入劳动教育,在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统筹规划和协同合作中让学生深度参与社会实践并积极搭建育人格局;三是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在诚实合法劳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掌握实践劳动技能提高效率,创新创造新思维新方法,强化生活工作意识行为。

高职教育是造就劳动者、提高生产力的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的高职青年学生应当通过不懈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针对当前高职学生存在劳动观念淡薄、劳动精神弱化、劳动素养缺失等问题,可从坚定理想信念、弘扬劳动精神、提高劳动素养三个方面探索劳动教育提升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综合的劳动素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EB/OL].http://www.gov.cn/zhengce/ 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2019.2.13

[3]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姚博.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3.

[5]孟国忠.高校劳动教育价值实现的机理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4):85-87.

[6]邵长威.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提升大学生劳动素养的途径探索[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4):98-101.

[7]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1-202.

[8]熊惠平.“体面劳动”的高职教育解读[J].高职教育,2012(1):141-143.

[9]苏周媛.对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探讨[J].才智,2015(4):162.

[10]张雷,刘睿博.习近平劳动观的辩证维度探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9,33(4):112-118.

猜你喜欢

青年学生全面发展新时代
论社会实践对农业类院校青年学生的素质提升的作用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