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影响下的元代戏曲语言“南北交融”现象
2019-11-30鲍晓君吕鐄
鲍晓君 吕鐄
摘 要: 元灭南宋,统一全国,元代运河作为便利的水运连接南北。在以杭州为中心的江南段运河城市群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发展等原因的推动下,以元杂剧为代表的元曲不仅发生了戏曲中心的转移,还在戏曲语言中出现了“南北交融”的现象。原本只存在于北方或南方地区的方言词开始在南北戏曲中混用,并且涉及称谓、名物词、动词等多种词类。这样的接触不仅促进了元代戏曲的进一步成熟,还推动了我国汉语史的发展。
关键词: 元杂剧 词汇 南北交融 大运河
我国戏曲形成于宋元时期,其中南戏以南方音乐为基础,用南方方音演唱。元杂剧以北方音乐为基础,采用北曲演唱。二者因各地风俗、曲调体制等不同,采用与表现出来的语言形式各不相同。加之作为地方性的剧种,在各自地区形成与发展,之间少有联系与交流。但在元灭南宋,统一天下之后,南北戏曲进行了一次深刻的交融。此次地域间的往来与接触引起了语言的交流与融合,作为语言三要素之一的词汇,其成分互相吸收是语言接触与交流中最显著与普遍的一种方式。戏曲作为当时南北语言交流的一种载体,其语言中的词汇交融现象凸显了南北地域接触的史实。
王国维说:“实于新文体中自由使用新语言,其用俗语者绝无。”[1]元代戏曲题材的广泛使其语言更加丰富,戏曲中的通用基本词汇与外来词语、市语、熟语紧密结合,并且大量吸收地方口语与方言俗词。这一新现象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笔者基于元杂剧《幽怨佳人拜月亭》与南戏《拜月》结合其他一些戏曲作品,选取其中九个方言词具体说明元代戏曲语言南北交融的现象。
一、称谓
称谓作为名词时,《现代汉语词典》①的释义为:“人们由于亲属或其他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身份、职业等而得來的名称,如父亲、师傅、厂长等。”我国南北地区的称谓是不同的,带有明显的地域性。正如刘知几在《史通·称谓》中说:“古往今来,名目各异,区分壤隔称谓不同。”[2]南北戏曲在编写和传唱过程中各自采用了当地的称谓。江蓝生提道:“称谓主要有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两种,前者反映人们的亲属血缘关系,后者反映人们在社会上的相互关系。”[3]
1.六儿
(1)李直夫《虎头牌》第一折:(旦云)六儿,快去请千户家来!
(2)无名氏《全元曲·逞风流王焕百花亭》第一折【混江龙】:六儿,你见么?兀那人丛里那个女子,生的非常也呵!
(3)南戏《拜月》第十出【奉使临番】中的【东风第一枝】:相公路上带谁去服侍?(外)六儿北边惯熟,带六儿去。
(4)南戏《宦官子弟错立身》第十四出中的【菊花新】:六儿,我如今在此闷倦,你与我去叫大行院来,做些院本解闷。
“六儿”为女真语,多在元杂剧中出现,用做角色的通名,通称童仆。一般多用于面称,参照《北京方言词典》(其他方言词的北方读音基本参考于此,此后将不具体说明),读作[liour]②。这一女真族的称谓在当时北方日常口语交际中被广泛使用,后在南戏《拜月》与《宦官子弟错立身》中也发现了“六儿”一词的使用。关剧《拜月亭》中未出现“六儿”一词,主要使用“梅香”一词。但由此改编而来的《拜月》不仅在剧本相似之处保留了“梅香”一词,还出现“六儿”一词23次。在当时的南方地区,一般使用“奴厮儿”称呼小男仆,如宋王明清《挥尘余话》卷二:“张太尉使奴厮儿庆童来,请后去说话。”笔者猜测,该戏曲中以“六儿”替换南方童仆的称呼,一方面与剧本内容有关,该剧以少数民族人物的生活为题材。剧中王尚书受朝廷之命出使北番,要带一人同往服侍。北番为当时的契丹族所建的辽国,为了在前往北番的途中及到了北番之后,更便利地与当地人沟通,采用少数民族一词既体现了入乡随俗,又增强了剧本的表现效果。该南戏还出现了“把都儿”“兀剌赤”等少数民族词汇。
在当时以杭州为中心的部分南方方言中,参照《杭州方言词典》(方言词的南方读音大都参考于此),“奴厮儿”读作[nus?尢]③,“六儿”读作[lɑu]。南方方言中无儿化音,“厮”读作轻音,“六”与“厮”均读作阳平,两词读音相似。戏曲作品在演唱时,观众的听感上并无多大变化,因此该北方词的使用,容易被南方市民所接受。该词在明清时期的作品中继续使用,如清《彭公案》:“六儿说:‘你姓甚名谁?找谁的?说来我给你回禀。”后来“六儿”作为童仆一意慢慢减弱最终消失,这与随着时代发展,不再使用童仆的社会现实有关。现在的南北方言中均无“六儿”作为童仆使用的情况,多用作人名。《现代汉语词典》中无“六儿”作为童仆的词条。
2.小鬼头
(1)关汉卿《幽怨佳人拜月亭》第三折【倘秀才】:休着个滥名儿将咱来引惹。口应!待不你个小鬼头春心儿动也!
(2)南戏《拜月》第三十二出【幽闺拜月】中的【青衲袄】:(旦)到父亲行先去说。(小旦)说些甚么?(旦)说你小鬼头春心动也。
“小鬼头”是对鬼的詈词与蔑称,也用以骂人,一般用于面称,在南方方言中读作[?揶i?藓kueitou]。该词出自南朝梁陶弘景《真诰·甄命授》:“小鬼头不制服,岂足忧。”后来逐渐演变成骂人的詈词。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卷六中提道:“和父曰:‘小鬼头没三思至此,何必穷治!杖而遣之。”陶弘景是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王明清是南宋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人。两人都为我国历史上的南方人,由此我们推断“小鬼头”一词最先出现于南方话中。到了元代,南北戏曲中都出现了“小鬼头”一词,但该词表示的骂詈色彩逐渐减弱,用法越来越接近现代汉语口语表达中对年轻人及小孩子的一种爱称。
结合上面两组曲词,王国维说:“《拜月》南戏中第三十二出,实为全书中之杰作;然大抵本于关剧第三折,而情事更明白曲尽。”[4]《拜月》在改编《幽怨佳人拜月亭》时,根据剧本内容,依旧采用“小鬼头”一词表达瑞兰与妹子瑞莲之间的逗乐。因为“小鬼头”本是一个南方词,所以承袭杂剧内容时保留该词,可以理解。值得关注的是,“小鬼头”一词是如何在元杂剧中被广泛使用的呢?
(3)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滚绣球】:(雪神云)小鬼头你思凡干吾神甚事?
(4)无名氏《散家财天赐老生儿》第一折【点绛唇】:小鬼头,休胡说!婆婆听得呵枉打死你。
笔者猜测,因为在北方方言中,有“小鬼”一词,读作[?揶iɑukuei],该词同“小鬼头”一样,可表示对青少年的爱称。加之“小鬼头”中的“头”读作轻声,无实意,为词缀。虽然两词在两地方言中声调有所差异,但读音总体相似,意思相近,口语色彩浓厚,容易被不同地区的人们加以混用。在明清作品中也有运用该词的例子,《红楼梦》中用来表示对年轻人的爱称。现在,浙江林绍小片等部分南方地区的方言中依旧使用“小鬼头”表达对小孩佯称实爱的称呼,北方方言中基本不见该词的使用。南北方言中均保存“小鬼”一词,并且《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小鬼”一词,意思同上。
3.“六儿”“小鬼头”等其他一些社会称谓与亲属称谓在当时出现了南北交流与融合的现象
加之《拜月亭》中出现了多个少数民族词汇,很容易联想到,是否当时少数民族的词汇更容易被南戏吸收,加以运用。现实并不然,关剧《拜月亭》在单称父亲与母亲时,分别运用了少数民族的称呼:“阿马”“阿者”,二者口语性较强。但《拜月》在改编《拜月亭》时,并未保留这两个称谓,而是替换成当时南方常用的“爹爹”“妈妈”等单称父亲与母亲的血亲称谓。
再者,“六儿”“小鬼头”等都属于社会称谓,与两部戏曲中的亲属称谓的交融现象相比。笔者发现,社会称谓更容易在交流过程中被对方借鉴。在这一过程中,南北双方并非全盘接受对方词汇,而是在保留各自地区的文化与风俗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交流与融入。如两部戏曲中称呼长辈,均使用了“父母”“家长”,说明这两个称谓在当时是通用的。但《拜月》在改编过程中全部用“爹娘”代替《拜月亭》中的“爷娘”,可见称呼父亲有所不同。虽然在单称父亲时,关剧中也使用“爹爹”一词,但在并称时,却都以“爷”代替“爹”。
二、动词
南北方言中都有大量动词,许多动词因为口语和书面语的不同,出现多个同义词的现象。如做动词时表示胡闹、开玩笑的“打诨”一词,还可写作打浑、打顐、打砌、诨砌、使砌。一些存在于百姓口语交际中的动词,同样具有通俗易懂、口语化等特征。
1.闪
(1)关汉卿《幽怨佳人拜月亭》第三折【倘秀才】:则愿俺那抛闪下的男儿较些。
(2)南戏《拜月》第三十二出【幽闺拜月】中的【二郎神】:这一炷香呵!愿我抛闪下的男儿疾效些,得再睹同欢同悦。
该处“闪”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释义为:“<方>甩下;丢下”,读作[?拶‘an],是当时北方方言中的一个用法。在北曲中较为频繁地出现,后来许多南戏中也有该词作为“甩下、丢下”的使用。以上面两组曲词为例,《拜月》在改编《拜月亭》相似剧本内容时,保留了这个北方方言词。该词的南北交融主要体现在词义上,因为“闪”这个字在南北方言中都存在,在南方方言中,读作[san],二者读音相似。关于“闪”的其他几个用法也相近,如表示“忽有忽無,突然显现”“扭伤筋骨”等。在南戏中把该字作“甩下、丢下”使用时,通常与“抛”组成“抛闪”。“抛”有“舍弃,丢下”之意,“抛闪”为同义的并列复合词。如南戏《荆钗记》中共出现“闪”相关的用法6次,4次表示“甩下、丢下”,其中2次是组成“抛闪”一词;1次单用,1次对应上句的“撇”。在戏文演唱时,观众可能会将“闪”字理解成南方方言中固有的意思,但与“抛”字组合在一起,哪怕无法确切知道“闪”字释意为“甩下、丢下”,也能根据“抛”字的意思推测“抛闪”及“闪”的含义,或根据曲文前后出现的“撇”“出”等词帮助理解。今“闪”表示“甩下;丢下”的含义,只在部分北方方言中使用。
“闪”为单音节词,原先南北方言中都已有该词,口语化的单音节词容易与其他通俗易懂的方言词组成一个同义复合词,这类词很容易被另一地区的百姓理解并接受。
2.跧
(1)南戏《拜月》第二十六出【黄华悲遇】中的【前腔】:向这回廊畔正厅侧,借得些荐和席,冻款款地弯跧水,觅些饮食。
(2)南戏《宦门子弟错立身》第十二出中的【同前】:夜里弯跄楼下睡。
(3)《古今杂剧·杀狗劝夫》第二折:兀的般满身风雪,你那弯跧卧。
(4)关汉卿《青杏子·离情》:华胥一枕足弯跧觉,蓝桥路远,玉峰烟涨,银汉云收。
“跧”同“弯跧”“跧弯”“弯”,释意为蜷缩身体,在南方方言中读作[t?揶‘uan],在北方方言中读作[t?揶‘uan]。该词大概从南宋时期开始使用,主要出现在江浙籍文人的笔下,如范成大、楼钥等。《宋语言词典》中“弯跧”一词条最早用例出自《张协状元》,由此推断该词是一个南方方言词。到了元代,南北方戏曲中都运用该词。该词在元杂剧中使用的原因同“闪”在南戏中使用的情况大致相同。“跧”在今山东等部分北方地区的方言中仍有使用,如《山东方言词典》中记载“弯跧”一词作“蜷卧”“蜷弯”[5]。南方地区的方言中多以“弯”代替“跧”的用法。《现代汉语词典》中有“蜷”的词条,释意为蜷曲。
3.丢抹
(1)刘廷信【双调】《折桂令·忆别》:得官时先报期程,丢丢抹抹远远的迎接。
(2)高安道《哨遍·疏淡行院》套曲:妆旦不抹颩,蠢身躯似水牛。
(3)无名氏《独角牛》第一折【那吒令】:说着他这种田呵,我三衙家抹丢。
(4)南戏《荆钗记》第三出【庆诞】中的【腊梅花】:年华老人双鬓皤,胭脂腻粉幸丢抹。
“丢抹”也作“抹丢”,在北方方言中读作[tueimo],其中“抹”为“转、拐”,即“改变”;“丢”为词缀,无具体实意。该词于元代出现在我国北方,用现代汉语解释,主要意思有两个:一种含贬义色彩的装模作样或中性词,同作模作样;另一种专指女子的弄姿作态。在南戏中也有使用,一般解释为第二种。“抹”字在南方方言中早已存在,读作上声[m?奕],做“涂”这一动作,常与“擦”“搽”等表同一动作的词一起使用。读作去声[mo],与“转”“拐”等动词同义,常用于“转弯抹角”一词中。其交融原因大致同“闪”“跧”。该词在今北方多个地区的方言中仍有使用,南方方言区不见记载。《河北方言词汇编》中记载“抹丢”,为“怪羞”义,读上声[6];北京话中的“抹(磨)咕丢”与河北方言中的该词同音同义;东北方言词一般讲“磨磨丢丢”“耍磨磨丢”“磨丢”等,解释为:“装样子,弄姿态”。《现代汉语词典》中“丢抹”的词条,依旧保存与方言中相似含义“扭捏作态”的义项。
4.披挂
(1)南戏《拜月》第十五出【番落回军】中的【竹马儿】:见敌楼上无一个人披挂,都迁徙离京华。
(2)南戏《白兔记》第二十七出【凯回】中的【凤凰阁】:火速传与二爷史弘肇知道,即便披挂为前部先锋。
(3)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你父亲临行时,留下一副披挂,在我这里收著哩。
(4)无名氏《关云长千里独行》第四折【喜江南】:(蔡阳云)我不曾披挂,可怎生便索战?
“披挂”作动词时,在南方方言中读作[b‘ikou],意为:“穿戴盔甲”。该词这一用法最早出自南戏《拜月》,关剧中未使用“披挂”一词,是施惠在改编时根据剧本内容加入的一个南方方言词。但“披挂”是一个旧词,只是在元代出现了旧词新义的情况,这是元代戏曲词汇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在其他詞类中也存在。名词“伴侣”原指人,在元代戏曲中出现了指物的用法,如《马丹阳三度任风子》第二折【煞尾】:“白叟黄童作宾主,皓月清风为伴侣。”又如形容词“冰清玉洁”原比喻人品高尚、纯洁,做事光明磊落。在元代出现了用于形容女性纯洁无瑕的用法,如《诈妮子调风月》第一折【上马娇】:“往常我冰清玉洁难亲近。”虽然这部分词的词性或意义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但大都基于本义。哪怕一词出现了新的用法,元代市民也能根据其本义加以判断和理解。该词在元杂剧中除了作为名词,释意为“盔甲”使用之外,受南戏的影响,也有作为动词使用的史实。《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披挂的词条,有动词和名词两种解释。作动词时,原指穿戴盔甲,后泛指穿戴衣装。作名词时,指穿戴的盔甲(多见于早期白话)。
5.争气
(1)【南吕一枝花】自序丑斋【凉州】:清晨倦把青鸾对,恨杀爷娘不争气。
(2)高茂卿《翠红乡儿女两团圆》第一折【油葫芦】:不要你那般悲悲戚戚闲争气。
(3)南戏《宦门子弟错立身》第四出中的【同上】:你娘儿两个,休闲争气。
(4)南戏《小孙屠》第十四出中的【同上】:你自和娘还愿,争奈你哥哥,与妻闲争气。
“争气”本义为“意气相争”。《荀子·劝学》中说道:“有争气者,勿与辩也。”但这里所讲的“争气”意为赌气、生气,虽与其他义项不太相同,但从本义的感情色彩中可推导出这一含消极色彩的引申义。这一引申义大概于北宋末期在我国北方出现并开始使用,读作[t?拶?藜?耷t?揶‘i],如《步蟾宫词》:“奴哥一向不赌是,算谁敢共他争气。”该词这一用法在元代南北戏曲中多次出现,在南方方言中读作[tsɑ?耷ts‘?尢]。《现代汉语词典》中“争气”无“赌气、生气”这一义项,该用法在今南北部分方言中仍有使用。
三、名物词
随着新事物和新概念不断产生,元代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词,如“撺箱”“团头”“头七”等。元代戏曲中也运用了部分新词,并在南北戏曲接触时出现了交融现象,尤其是指称事物或地点的名词。
1.这答儿
(1)关汉卿《南吕一枝花杭州景》:水秀山奇,一到处堪游戏,这答儿忒富贵。
(2)马致远《泰华山陈抟高卧杂剧》第一折【醉中天】:您君臣每元来在这答儿相随定。
(3)杨梓《豫让吞炭》第三折【调笑令】:这答儿和咱话不投机一句差。
(4)南戏《拜月》第十七出【旷野奇逢】中的【前腔】:神天佑,神天佑,这答儿是有亲骨肉。
“这答儿”是这地方的意思,是一个北方方言词,读作[t?拶et r]。“答儿”解释为“地方”“边儿”“边”,“这答儿”即“这地方”。该词在元曲中较为常用,后在南戏中也有使用该词的例子。南方无儿化音,加之“儿”是一个词缀,无实意。因此,“这答儿”在南方一般只读“这答”,该词与南方地区的“阿答”意思相近,读作[Atɑu]。“阿答”表示这里时,“阿”为上声;表示那里时,“阿”为去声;南方地区“阿答”一词读音不同,便可表示这里和那里两个意思。南北方言区关于“答”的解释大致相同,因此,“这答儿”一词容易被南方市民所理解,所以南戏作家在改编元杂剧的过程中保留了这一北方词汇。但在剧作演唱过程中可能依旧会读作“阿答”。“这答儿”现今只在我国部分北方方言中使用,如河南和关中等地,南方地区的方言中一般用“阿答”表达同义。
2.站
(1)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醉扶归】:因老汉有几文钱又当站户哩!
(2)杂剧杨景贤《西游记》第七出【木叉售马】中的【随煞】:于路有站,如今无了马站,只有牛站,近日这牛站也少。
(3)《全元曲》(南戏)第四十一出中的【前腔】:站赤,大体例与咱分例,你主甚么意不与?你不怕那!
(4)《全元曲》(南戏)第四十一出中的【刘裘】:这是站里,换了马者。
“站”即现代汉语中所说的车站,是一个外来词,源于蒙古语“站赤”(jamuci)的音译。元代以前,用“驿”指称古时专供传递文书者或来往官吏中途住宿、补给、换马的处所。元代蒙古人统治时期,在全国广设“站赤”,简称“站”,取代之前的“驿”。“站”一词在南北戏曲中都有使用,但该词较为特殊,与其他方言词相比,这类新词受当时统治势力的影响,能迅速在全国推广,并逐渐统一使用。戏曲作为南北交流的形式与载体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该词的推广,并在普通老百姓中广泛传播开来。此后“站”的这一意义便融入汉语,并演变成为并列同义的双音节词“驿站”。
从这些词语的使用历史看,基本都是在宋元时期开始出现南北交融的情况。运用白话进行创作的元曲为近古汉语语言研究留下了主干语料,除以上九个较具有代表性的方言词外,其他各种词类都出现了不同深度的南北交融现象。可以从以戏曲为传播载体的词汇交融中窥见当时民族大融合的史实。其中部分词汇还在这次南北接触中以虚化、转义、引申等演变方式进入现代汉语中,丰富汉语的词汇系统。
元曲不仅是元代最高的文学成就,而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大运河文化及语言地理学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地位。元代南北戏曲作为在不同地域兴起与发展的地方剧种,主要以演唱的方式呈现给广大市民,在民间流传。其中使用的戏曲语言是对元代当时不同地区方言的一种独特的呈现方式。通过对南北戏曲语言中词汇的研究探讨它们深入交流与融合的具体表现。不仅可以验证大运河这一外部原因对元代南北戏曲的交流与融合的影响,还可以通过元代南方戏曲语言内部与当时北方官话之间的矛盾与联系,深入探究语言地理学意义上近代汉语的形成与发展。
注释:
①《现代汉语词典》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纂的一部久享盛誉的规范型词典。相关方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情况,均参考于此。
②《北京方言词典》由陈刚主编,后有董树人的《新编北京方言词典》,都较完整收录了北京城内方言土语、近郊、远郊乃至北京方言片的词语。
③《杭州方言词典》由李荣主编,鲍士杰编纂,于1998年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参考文献:
[1][4]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6:120,145-146.
[2]浦起龙.史通通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3]江蓝生.古今称谓词语琐谈[J].中国语文天地,1986(2).
[5]董绍克,张家芝.山东方言词典[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
[6]马思周.俗言俗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300-30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810347010),指导老师:吕鐄;本文系“大运河影响下元代戏曲‘南北交融特质的形成研究——基于江南段杭州城市群的考察”的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