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永葆初心使命

2019-11-30张艳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6期
关键词:初心使命张思德

摘 要:唯有不忘初心,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践行宗旨中,永葆初心使命。延安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为人民服务的党员和干部,张思德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关键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张思德;践行宗旨;初心使命

张思德(1915-1944),四川仪陇人,乳名谷娃子,1933年参加红四方面军,他担任过红四方面军特务连班长、延安荣誉军人学校警卫连班长、中央军委警卫营通信班班长。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在中央警备团当战士。1943年夏,他调到枣园(警卫团二连),担任中共中央书记处的保卫工作。在11年的军旅生涯中,张思德打过仗、送过信、开过荒、烧过炭,从战土到班长,又从班长到战士,他能上能下,从不计较,无论党交给他什么任务,他都无条件服从并出色完成。1944年,为了打破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解决冬季取暖问题,张思德主动要求到安塞烧木炭。1944年9月5日,张思德奉命在安塞县石峡峪烧木炭,因碳窑坍塌张思德不幸牺牲,年仅29岁。张思德用生命实践了自己的誓言:为了人民,为了革命,要敢于献出自己的一切。

张思德短暂的一生并不轰轰烈烈,也不惊天动地,但平凡工作中体现的精神却是伟大而值得称颂的。战斗中的张思德,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工作中的张思德,吃苦耐劳,无怨无悔;生活中的张思德,艰苦朴素,关心同志。

张思德做通信班长的时候,有一封急件要送给王家坪总参谋部。路上恰逢暴雨,不能等着雨停,又害怕信件被雨淋湿。急中生智,他脱下布鞋,把信件放进去,两只对扣,贴身夹在腋下,赤脚跑起来。到了王家坪,信是干的,人却像从水里捞出来似的。还有一次,张思德送信到90里之外的南泥湾部队,羊肠小道很快磨飞了脚上的草鞋,又磨破了脚掌。他剥了几块桦树皮,用草绳绑在脚上,一个来回,这样的桦树皮鞋穿坏了好几双。

为了在全党干部中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毛泽东多次发出号召,1944年,枣园中共中央书记处礼堂落成,毛泽东为枣园机关干部题词:“为群众服务”。在延安,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率先垂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时刻都在为人民的利益着想。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经常深入田间地头,真心实意地帮助人民解决实际问题,成为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典范。

延安时期有一位普通农民——伍兰花,一家六口人。男人呆头傻脑,婆婆长期卧病在床,三个孩子面黄肌瘦,家里经常青黄不接,生活重担完全落在了她肩上,一家人的生活苦不堪言。

1941年6月3日,边区政府正在召开县长联席会议。开会中突然电闪雷鸣,延川县代县长李彩云被击死。当消息传到伍兰花耳朵里时,她说,“老天爷怎么不睁眼,咋不打死毛泽东?”

毛泽东闻及此事,深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随即放下手头工作,并派专人调查具体情况。这时候的陕北地贫民瘠,历年干早少雨,农民广种薄收,祖祖辈辈过着靠天吃饭的生活。革命人士相继奔赴延安,吃饭问题全部压在当地农民身上,上缴公粮成为摆在他们面前最大的难题。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毛主席见到了伍兰花,伍兰花仍气犹未消,一股脑向主席哭诉起村里群众因征粮太多、负担过重,有的人家只有一件像样的衣服,外出时只能轮流穿,有的人家连锅都揭不开。主席认真听完后,深深地叹了口气,眼角稍稍有些红润。他轻轻地拍了拍伍兰花的肩膀,说:“是我对不住你们了。”

随后,他立刻召集边区党政军负责人谈话。要求党员干部一定要深入到田间地头,了解群众的疾苦,倾听他们的呼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没有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就像鱼儿没有水。没有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中国梦就无法实现。

一、践行宗旨,永葆初心使命,就要立足根本,为民谋利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为人民的利益服务,这是经典著作《为人民服务》一文的核心指向。在短短的六百多字的《为人民服务》悼文中,毛主席就多次讲到 “为人民的利益工作”、“为人民利益而死”,为张思德题写的挽词也是“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再次从当时《解放日报》发表的原稿看,原文也是“为人民利益服务”。可见,毛主席在讲演中反复强调关注的是“人民利益”。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一面高举抗日大旗力挽狂澜,挺起了民族脊梁,获得了政治优势;另一面,中国共产党人更立足根本,领导边区人民大力发展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事业,解决老百姓切身的生产生活问题。毛主席讲“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民群众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在陕北,我们开展了轰轰咧咧的大生产运动,实现了边区全体军民的丰衣足食,同时边区政府组织变工互助,安置移民难民,动员妇女参加劳动,改造“二流子”,大办教育,使整个边区面貌焕然一新,从而获得了民心,得到了人民的认同和支持。对此被誉为国民党“领袖文胆”“第一秘书”的陈布雷,也曾讲到“国民党力大,共产党势大”,“力”大,靠的是美国的飞机大炮;“势”大,靠的是全国人民的民心,“势大”必然要战胜“力大”,民心必然能打败飞机大炮。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讲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并明确要求: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二、践行宗旨,永葆初心使命,就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在《为人民服务》悼文中,毛主席讲到: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我们党的一项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我们党在延安时期所展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形象。1941年老百姓骂了毛泽东,他没有恼羞成怒,而是决定开展更大规模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同时,采纳了党外人士、边区政府副主席李鼎铭先生提出的“精兵简政”的建议,并认为这个办法“是改造我们的机关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对症药”。七大会场有两句话,一句是“坚持真理”,一句是“修正错误”。毛泽东解释说:“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因为任何错误都是不符合于人民利益的。”大生产运动和精兵简政这两件事情,对于减轻人民负担、改善党群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也正如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中所讲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半个多世纪后,在党的十九大政治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地向全党要求指出:“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只有50多名党员的小党,发展成为一个有89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重要“秘诀”之一就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就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我们无往而不胜。

三、践行宗旨,永葆初心使命,就要敢于担当,主动作为

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是一种精神,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是党的信任、人民的期望、历史的使命。“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一个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为人民服务,不是说在嘴上的,也不是写在报告里的,而是体现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中。今天,我们并不缺少毛主席当年站在为人民讲话台所做的理论阐述,也不缺少为人民服务的资源与组织这个资源的条件和能力。我们缺少的是像张思德那样实实在在的行动,特别是十二年如一日的行动。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指出:为人民服务只作为口号不行,只在文件里批来批去也不行,一定要在身体力行的实践中去体会它的真谛。也就是说,为人民服务,不仅仅是个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需要体现在具体行动之中。总书记不仅是这么说的,更是始终这么在做的。習近平总书记曾扎根陕北七年,七年知青岁月,他时刻思考的是老百姓生活的困难,始终在做的是为老百姓办实事,他带领群众打淤地坝、发展沼气、办铁业社、建代销点和缝纫店,以自己的实干苦干引领着群众,展现了强烈的奉献精神和担当意识。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只有实干苦干,才能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 《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 《刘少奇选集》上卷[M].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作者简介:张艳(1987.09- ),女,陕西延安人,延安革命纪念馆、文博助理馆员,中国共产党延安十三年。

猜你喜欢

初心使命张思德
追寻真实的张思德
为人民服务
——献给张思德
张思德“尝”百草
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时代意蕴
勇于自我革命的底气何在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传承
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
张思德尝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