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力
2019-11-30文静
文静
摘 要: 大学语文是培养大学生表达能力的综合性文化课程,方方面面都要“以人文本”,教学时注重学生的感受,培养学生有逻辑有条理的表达能力。通过师资队伍和课程设置的“优化组合”,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有原则地选取教学内容等诸多课程建设方面的措施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
关键词: 综合文化素养 大学语文 传统文化活力
当前,中华民族以怎样的姿态参与国际竞争,除了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以外,还需提高文化、哲学、教育等人类文化素质。“有文化的人才,才能为国家在新的创新领域搏击,争取国家新的前途和命运,这才是未来”。大学语文的开设是必要的,加强大学生人文综合素质的培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问题
目前有的高校语文教师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是以向学生传授语文基本知识为重还是培养大学生表达能力为重的问题产生分歧。其实两者并不是对立矛盾的关系,本是二位一体,一个是载体,一个是目标,即借助语文知识培养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基本知识和语言表达技巧共同构成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当前教育形势下,没有必要把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对立。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若不能表达、体现和传递出来,学习效果仅限于个人,不能传播传递,何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学生需要记于心、观于内、表于言、践于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提到文化自信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继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很多研究从提升文化自信的角度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强调文化自信,其实就是强调人的自信,是我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是基于能灵活驾驭和运用民族语言文化帶来的自信。
大学语文是针对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与职业技能,是借助本门课程语言材料积累文化素养,丰富知识体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做全面发展的、人格相对完善成熟的人。即使大学语文在课程定位和课程内容方面有再多分歧和争议,可以确定的是教育的目的在人,大学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因此,大学语文课程可定位为:培养大学生表达能力的综合性文化课程。借助语言知识材料,培养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与表达能力,提升文化思想道德与内涵,做全面发展、有健全人格与个性的人。
二、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力的必要性
既然大学语文课程定位落脚在人,以培养有综合文化素养和表达能力、有思想文化道德与内涵、全面发展、有健全人格与个性的大学生为目标,并且课堂教育教学一直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那么大学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就要“以人文本”。以人为本最基础的要求是在教学时注重学生的具体感受,学生的感受最有效及时的得知途径是他们能有逻辑有条理地表达想法,这是一种表达能力,需要后天训练和培养,面对需要因材施教的个体差异而只能班级制授课的大环境,只能采取个性化学习方式解决。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最终指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大学语文难以有统一的课程标准,直接或间接导致大学语文要排课时少、被重视程度低。大学语文教学要想出成效必定与高中及以前的语文教学有所区别,一是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参与性,二是内容选择要更慎重及丰富,开阔学生眼界,更好地指导教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可供大学语文撷取的学习素材数不胜数,如何选择和利用这些内容才是关键,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势在必行,可作为新时期大学语文教学的突破口。
三、激发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力,达到大学语文课程的预期教学效果
(一)师资队伍和课程设置的“优化组合”
目前大学语文一般作为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在课时有限、经费投入有限、重视程度有限、对教师评职称作用有限的情况下,要求大学组建专门的大学语文师资队伍不太现实。基本上都是文学院或其他公共学院的老师兼职上课。但对大学语文老师应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即“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
没有专门师资队伍,可以考虑教师队伍与课程设置的“优化组合”,即基本课程内容设置为古代文字、古代文学、现代汉语、现代文学、基础写作、应用文写作六个模块,并由相应专业的老师对应上该部分课程内容,而不是由一名老师上完以上所有课程内容。课时至少应安排一个学期,达到32至64课时为好。有条件的话尽可能开设两个学期。即使如此,分配到每个课程模块也不过区区几个课时,大学语文教学只能起到教师引进门、授学生以渔的作用,每模块教学内容应精简而高效。另外,这种“优化组合”不应是机械的几个模块的拼凑,相互之间应有纵深联系和照应巩固。古代文字与古代文化密不可分,古代文字文化与现代文字文化的沿革体现流变传承的历史规律,文字文化是学习文学重要的基础。
(二)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
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师的个性及课程模块的性质都有联系,总的原则是改变以往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更多的设置与学生互动的活动、提问,发挥新型媒体的便捷和吸睛作用,适时增加课外学习和课外活动的机会。演讲、讨论、辩论、音乐剧、舞台剧、网络在线学习,以及进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参观学习等可与传统文化知识内容相结合。“翻转课堂”在近年来的研究中提到比较多,对课堂内容提前制作并在课堂讲授时播放,需要学生提前自学所要学习的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形成见解,课堂上只对相关问题开展讨论和辩论。“翻转课堂”无疑是个性化教学方式的典型代表,同时对教师的全方位教学能力及学生的自学自律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个性化的考核方式的核心要求是动态多元。一要考核互动率,上课互动包括回答和提问,参与讨论,完成课堂练习等;“课下聊天室”的互动,包括利用所学知识结合热点时事展开讨论,在网上发起话题聊天等。课下讨论成果和发掘的问题亦可作为上课素材。二要考核作业的完成度和效度。对于个性化教学方式的考核,为避免形式大于内容,对作业设置具体的考核要求非常有必要。三要考核老师设置的活动的完成度与参与度。
(三)有原则地选取教学内容
有原则地选取教学内容是在大学语文课堂上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力至关重要的一环。要遵循两项原则:一是有针对性地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关注的社会现实相结合,引导学生联系现实问题进行思考,拉近学生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任何大学课程都不是为脱离现实生活而存在的,大学语文也不是为了应试教育或束之高阁的书斋研究而开设的,最终要教会学生应用到生活中,所以尽量选取那些与现实容易结合的内容。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大学语文教材和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地创新,不能十年如一日,大学语文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一门课程,这是这门课程的独特性之一。
二是突出适合个人发展的教学内容,强调实用性。大学生活是大学生即将开始独立人生的过渡阶段,对人生的规划、对待金钱的态度、爱情和婚姻、与父母之间的亲情、理想与现实都是他们正在面对或即将面对的人生中的重要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有诸多与此相对应的题材,是几千年来祖先生活经验和人生智慧的结晶,亦是人类文化的瑰宝。选用它们作为大学语文的教学素材,是开启传统智慧与学生对话的通道,学生将会受益一生。
有学生问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几乎所有学过的古诗词都是诗人因怀才不遇不被重视被贬,然后开始伤春悲秋满腹怨愤写下的?基本除了爱情的都可以按这个套路解读,我们学这样的诗歌意义何在?我们要尊重学生的感受,找到化解误会的办法。一是大學语文的素材比应试教育要更丰富,尽可能多地选择与学生个人发展相关的题材。二是深层次多角度地挖掘内涵,与学生一起探讨丰富的人性,以及社会与人、自然与人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习宏观看待世界。
新时期的大学要培养的是有担当、有思想道德、有综合性文化素质、有健全人格、敢于表达的新时期社会主义人才。大学语文的培养目标更是培养大学生的综合性语文素养和能力。只有真正做到以人文本,从学生的需求和社会实际出发,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才能真正实现大学语文的育人目标,这门课程才会焕发出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冯大建,陈洪.提升母语素养激活文化自信——浅论作为母语教育的“大学语文”课程与教材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8(05).
[2]康芸英.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思考[J].教学研究,2017(04).
[3]赵新.大学语文课程的职能定位[J].中国大学教学,2018(05).
[4]李淑平.文化自信视角下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定位与实践[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05).
[5]郭海军,张旭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
项目名称:湘南学院科学研究课题“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力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8XJ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