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作业要注重生命关照

2019-11-30冯妍杰

学周刊 2019年33期
关键词:语文作业初中

摘 要:传统的语文作业更多的是关注识字写字的积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巩固,忽视了学生的生命因素。语文教学的本真是引导学生领悟生命的真谛,欣赏生命中的善与美,学会尊重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语文作业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也应展示与注重对生命的关怀与热爱。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业;关照生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33-0086-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3.078

一、初中语文作业的理想——启迪智慧关照生命

传统语文作业更多关注的是双基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精神等生命因素,使学生的生命活力在作业中得不到充分发挥。在作业中把学生精准掌握语文知识作为教学的价值追求时,学生的情感、审美、心灵就被忽视了,学生的作业是有知识而无生命的。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关注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么语文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表现在双基的训练上,而且表现在语文素养上及精神世界的构建上。

对于语文作业,一方面,应该注意语文知识的积累,使之由少到多;语文技能的训练,使之日臻熟练。另一方面,作业还应注重生活的感悟,情感的启迪,心灵的陶冶,生命的体验,人格的构建。让作业成为学生探索知识和构建精神的继续,不再是单纯以巩固知识为目的。

二、初中语文作业的探索——注重生命的关照与参与

(一)注重阅读,体验生命

文化经典名篇,蕴涵了人类的美好思想情感与道德情操,它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美的形式,都会对学生的心灵和情感起到陶冶的作用,其中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会引导学生向着崇高的精神世界进发。因此,让学生诵读并且背诵文化经典,领悟文化经典的精神,应该成为语文作业的内容,让学生在阅读经典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涵养生命。

围绕学习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如学习了《失根的兰花》,可以让学生读季羡林的《海棠花》 的“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填满却近在眼前……把祖国召唤到我眼前来的,似乎就是这海棠花”部分,让学生体会异国游子对祖国深情的怀念与无限的热爱。在课外阅读中关注学生对生活、情感的体验。名著阅读,可以纳入阅读性作业范围内,大量阅读优秀的、经典的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名著阅读,可以向学生传递生命的气息。品味语言,获得良好的语感,带来丰富的收获和无穷的乐趣;领悟情感,借著作中人物的思想言行来感染学生;体会思想,使学生受到教育,从而修养品德,感受生命的精彩。

(二)注重创作,张扬个性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塑造人格健全的人。人格健全的重要体现是自我肯定、自我和谐。教师的教学过程要围绕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这一目的来进行,使人和谐、自由、全面发展。每个学生的生命都是独特的,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条件不同,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智力等方面也各不相同,所以每个人的内心世界也都是独特的。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应该是: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在条件有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尝试留不同形式的作业。

如范仲淹的《渔家傲》,词中有画,雄浑的意境,壮美的景色,是点燃学生创作激情的契机,布置作业时可以让学生选择,喜爱绘画的学生依据诗歌创作一幅图画,喜爱写作的学生写一篇诗情画意的散文,喜欢写诗学生可以改写成一首现代诗。无论是画是写,都可以通过他们喜欢的方式理解诗歌的内容与诗人的精神,这改变了学生机械接受、记忆的做法,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索情趣,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又能促进学生自由和谐全面发展。

文学作品中的创作是文学家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常表现为文学家内心的矛盾 ,对理想的渴望、对现实的失望、对未来的希望。名人本就是一本厚重的书,从他们那里会获取很多收获。让学生在对文学家及其作品的思考、探索、完成中,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良好的个性。如《记承天寺夜游》,苏轼被贬,夜不能寐,与好友张怀民夜游赏月,由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的生命沉沦,可见苏轼的失意,也见他的旷达。我们可以这样设计作业:以“苏轼,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随笔,表达你对苏轼旷达的胸襟、乐观的精神、豪放的情怀的赞美,让学生在探索中更了解苏轼的理想与矛盾、失意与豁达,在与苏轼的对话中感受他的情怀。在创作中了解作者,了解他的思想与精神,在创作中使学生有更深的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精神修养和人生境界。

当今教学已十分注重生命的关照,在教学中遵循学生学习的天性,在作业中使学生关注生活、尊重生命,在巩固知識的同时,关注学生精神品格的构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促使学生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有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游华国. 浅论中学语文教育中的生命意识[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8(Z1).

[2]赵圆圆.中学语文作业设计的问题与对策[J].教师,2015(36).

[责任编辑 薛晓静]

作者简介: 冯妍杰(1973.10— ),女,汉族,河北宣化人,中级职称,研究方向:教学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语文作业初中
培养学生写字能力的三个重要方面
谈学生语文作业纠错评价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