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有效性策略探讨
2019-11-30张香莲
摘 要:目前,全国中小学各学科正广泛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但实际上,由于缺乏有效策略,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过程中需讲求一定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33-005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3.047
目前,全国中小学各学科正广泛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然而从实施情况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在中学日常英语课堂教学中效果并不如人意。具体来说,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前和活动后两个阶段出现的问题较少,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较多,影响也更大。因此,探究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实施中的有效性策略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组合作学习分组形式需灵活多样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并不是可以随意为之的事,需遵循一定原则,否则后果很严重。总体应该遵循“组内最大不同”“组际最大相同”的原则。 “组内最大不同”意思是分组后每一组的组员在性别、性格、成绩、能力、兴趣等方面要尽可能不相同。“组际最大相同”就是说在组内最大不同的基础上,各组之间的性别、性格、成绩、能力等应尽力做到均衡。在这个大原则的前提下,再按照阶段化和自主化两个小原则进行分组。阶段化是指根据小组合作学习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分组形式。比如,七年级第一学期一般处于小组合作学习初期,这个时候可以采取教师分组或座位就近的原则进行分组;等到了七年级第二学期之后,因为此时学生合作意识增强,就可以采取自主化原则进行分组,也就是学生自由组合分组。总之,在进行分组时,应该按照当时的教学任务,视具体实际情况而定。可以按照座位就近、学生选择、教师安排、成绩情况、随机等因素分组,也可以按照性别、性格、能力、兴趣、任务、行为表现等因素进行分组。
二、小组合作成员之间需分工明确
小组的人数分配没有固定的规定,需视具体情况而定,影响因素主要有学科、活动类型、课程设置、任务内容、时间长度、班集体群体素质等。但无论如何不应该让各合作学习小组之间人数差别悬殊。小组的人数,一般控制在2至6人,多于4人的小组最好配一位有才能的领导者,其他学生也应该有合适的角色分工。通常,每小组可以有以下4种角色:组长1名、记录员1名、信息传递员1名、发言者1名。组长负责本组的学习活动组织、分工、监督及问题的解决;记录员主要负责记录具体的学习过程,保存资料信息;信息传递员主要负责信息的传达,促进成员间的交流;发言者负责汇报小组成果。角色分工最好不要长期固定不变,而应根据教学需求进行适时调整,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能力得到更为全面地发展。
三、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类型应力避单一
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类型主要有角色扮演、问题讨论、作品设计、检查反馈和游戏互动等5种类型,其中问题讨论类型使用率最高。此5种类型本身没有优劣之分,不同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类型具有不同的作用,如问题讨论可以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探究能力及创新能力,角色扮演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因此,教师在课前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方案时,应考虑到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情况,从而选择相应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类型,力避单一、雷同,注重丰富多彩,灵活多样,追求最佳效果。
四、小组合作学习时间忌固定死板
小组合作学习要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是需要时间保障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安排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重大问题。很多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给予一个固定的时间,时间一到,马上叫停。其实,小组合作学习所需时间也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问题难易程度、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合作学习的开展情况等。因此,教师在分配小组合作时间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分配时间,保证绝大部分小组顺利地完成目标任务。具体而言,教师应该善于观察,判断学生需要的时间:当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内容较简单、学生的能力又较强时,就无需给予太多的时间;当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内容较难、学生的能力又较弱时,需要给予较充足的时间,当然也并非时间越长越好,如果绝大部分小组完成小组活动,就可以叫停小组活动。
五、小组合作学习座位安排应科学合理
小组合作学习的座位摆放形式常见的有秧田式、马蹄式、半圆式、丁字式等。座位的摆放,是为学生合作学习服务的,而不是相反。不应该为形式而形式,防止过分专注于座位形式。什么样的座位摆放形式才是好的呢?可以说,凡是可以方便师生、生生之间交流合作的形式就是好的。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第一,是座位安排应该重内涵轻形式。教师必须清楚不同座位安排形式的优缺点,不同形式会对合作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有内涵、符合需求的座位安排形式才是最好的,忌一味地追求新颖独特。有的时候座位安排不妥当会带来小组合作效率低下的问题。比如,以花朵绽放式的围坐形式既有利也有弊,其利的一面是有利于交流合作和监督,其不利之处在于有些学生背对教师,看黑板需要在椅子不挪动的情况下转身180度。于是,有的教师为了更好地衔接小组合作与大班授课,采用万向轮转椅。这种做法有很大的风险,转来转去,不但效率大大降低,而且有时会造成课堂混乱,因为有些学生会将转椅当成游戲玩耍的工具。第二,是座位摆放要简单易行。总而言之,不同的教学需求则应采用不同的座位摆放形式。有的座位摆放形式虽然简单,例如面对面、丁字式、秧田式等,但是却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既能使教室桌椅整齐美观;又扩大了空间利用,可以方便教师在各个小组自由穿梭;还能很好地缩短学生间的空间距离,方便学生交流与合作学习。
六、大力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参与度
学生的参与度是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生命线。然而,在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不乏这样的现象:许多学生对教师的安排充耳不闻,默默地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完全是被动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这类现象的發生直接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低下,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低效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参与度不高,原因有学生不喜欢教师、任务内容太难、课堂纪律随意等。因而,教师应该主动积极地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从而产生积极参与的态度;教师要多走动、多指导,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扫除障碍;对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及时警告教育,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小组合作学习中。
七、教师角色应合理定位
在合作小组学习中,教师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在不同阶段,教师需发挥不同的作用。在初始阶段,教师应设法让每位学生都有兴趣和信心,觉得自己在合作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能够胜任角色分工。在中间阶段,教师应积极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合作,并及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反馈。在深化阶段,教师不能过早给出评判,应让小组成员在学习目标指导下畅所欲言,在参与者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总结和理论提升。
八、对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冲突需提前预测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容易产生群体认同,从而忽略个人观点,压制不同意见和建议。由此可见,在学生沟通和交流中,产生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缺乏有效的冲突管理,则会导致冲突升级,出现问题泛化、责怪别人、人身攻击、命令和威胁等现象的发生。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应该进行“冲突预测”。通过对学习内容的分析,发现其中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并对可能发生的矛盾及过程进行预设,这将更利于教师在学生产生争议时的调控和引导。对冲突双方,不应该简单地肯定一方否定另一方,应该让他们说清自己的意见并认真听取对方的意见,这样方能化解冲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个复杂的系统,受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情况、教师素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应当充分权衡利弊,找到关键问题所在,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策略,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
参考文献:
[1]L.A.巴洛赫.合作课堂[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大卫·W·约翰逊,罗格·T·约翰逊,卡尔·A·史密斯,等.合作性学习的原理与技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任菊莲.探究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宁夏教育,2004(3).
[责任编辑 胡雅君]
作者简介: 张香莲(1982— ),女,汉族,江西南昌人,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