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的“五个世界”探析
2019-11-29张倩倩吴园园
张倩倩 吴园园
[摘要]面对日益复杂的全球经济发展状况和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对人类社会发展提出的挑战,习近平同志创造性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为之提出具体的实现路径:构建“五个世界”以实现世界各国的共赢共享。通过打造对话协商的伙伴关系,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建构互惠互利的发展前景,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促进交流互鉴的文明交流,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营造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建设普遍安全的世界;构筑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不断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落地生根。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球治理;共商共建共享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19)05—0026—05
[作者简介]张倩倩,新疆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及其规律;吴园园,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自提出之后,习近平同志不断向外界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时也在不断丰富其内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针对全球性问题提出,形成了“五维一体”的思想体系。持久和平是基石,共同繁荣是核心,普遍安全是保障,开放包容是特征,清洁美丽是底色,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譹?訛六年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由中国智慧上升为国际共识,推动构建“五个世界”也得到了国际广泛认同。
一、打造对话协商的伙伴关系,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
各国安,则世界安,各国战,则世界乱。自古以来国与国之间关于利益、权力的纷争不断,从而带来的灾难也难以估计。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死亡人数达到1000多万,受伤人数在2000多万,15亿人卷入战争,经济损失达到2700亿美元。?譺?訛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更为惨烈,先后有61个国家20多亿的人参与战争,军民的伤亡总数达到9000多万人,全世界约有1.3亿人受伤,经济损失达到5万多亿美元,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③除此之外,各国为了利益纷争造成大小战争不断,从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深重灾难到持续长达40年的冷战格局,不难看出战争带给人类的惨烈教训,各国强烈呼吁和平,不要战争。为了维护国际的安全与和平发展,1945年成立了联合国,为世界各国赢得了相对70多年的和平发展空间。当今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的主题,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各国之间的命运紧密相连,战争带来的后果只会两败俱伤。因此,要坚持联合国宪章原则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以对话协商的方式化解各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建立平等相待、对话协商的伙伴关系,构建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不仅是顺应全球化发展潮流做出的选择,更是中国对传统国家关系的思考所提供的战略选择。“为了和平,我们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偏见和歧视、仇恨和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和痛苦。”?譹?訛自1840年以来,中国遭受了百年的侵略和压迫,尤其是14年的抗日战争,造成3500多万人的伤亡,给中国人民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和无数的经济损失。百年的抗争史,使中国人民更懂得和平的可贵,更加懂得国家间平等相待,以对话协商代替战争的交流方式。除此之外,第二次黎巴嫩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新中东战争等大小战争不断,世界各国人民呼吁一个和平发展的世界。
尊重各民族和各国独立、主权完整以及一律平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同样是国家之间进行和平交往的前提和基础。恩格斯指出,“一个大民族,只要还没有民族独立,历史地看就甚至不能比较严肃地讨论任何内政问题。”?譺?訛更加充分说明,主权独立是进行沟通与合作基础。一方面,由于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有选择本国发展道路和制度的自由和权力,别的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不能因自己制度的成功或者因发展道路和制度选择的不一致,而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对别国的选择指手画脚,为了本国狭隘的民族利益而对弱小的国家强行武装干涉、政治干扰和控制,要倡导各国主权一律平等。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不同并对峙长达百年,但是意识形态的不同,不应成为两国双方对立的借口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绊脚石。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各国命运相连,一国的发展才能带动另一国的繁荣,不能因社会制度、发展道路、意识形态的不同而起战乱,要超越制度、道路、意识形态的界限,尊重世界各国的主权,尊重其发展选择。?譻?訛各国都是国际社会中的一员,具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这样才能打开对话协商的大门,共谋发展大事,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交往新路,构建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二、建构互惠互利的发展前景,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
“先义后利者荣,先利后义者辱”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美德,国与国相交往,更要注重义利兼得。“义,反映的是我们的一个理念……不搞我赢你输,要实现双赢。”?譼?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正确的义利观,即在国际交往中用情义、道义、仁义等标准不断衡量自身行为,在获取利益的同时坚守道义追求利益,更要追求惠及人类的大利益。这并未违背国际交往中坚持国家利益的根本准则,强调在捍卫本国国家核心利益时,要将本国利益与他国利益有机结合,实现利己利人的大好局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各国经济的发展逐渐迈上新的阶段,但同时应认识到全球南北经济发展的失衡,世界上仍有许多的国家生活在极度贫困的生活状态之下。因此,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仍然是各国的发展重点。据统计“全球最富有的1%人口拥有的财富量,超过其余99%人口财富的总和。”?譽?訛由此可知,全球经济发展水平严重失衡,各国仍需努力促进经济发展,倡议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经济共同体。虽然各国在利益诉求上存在着差异,但在全球化时代,各国交往也存在着利益交往的一致性。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面对复杂多样的世界经济状况,各國均不能独善其身,任何一项构想或决议都需要各国在合作中凝聚共识,在共识中达到共赢。这就要求世界各国和衷共济,寻找各国最大利益的公约数,形成共同利益取向,寻找更多的合作方式,在合作中达到互利共赢,推动共同发展。
建设各国共同繁荣的世界,要构建全球伙伴关系。树立正确利益观,在维护本国国家核心利益时,与他国国家利益有机结合,做到利己利他。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潮流,使众多国家受利。例如,作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先行项目——中巴经济走廊,几年来不仅带动双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推动巴基斯坦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更将中国和巴基斯坦双方的外交关系,提升至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达到和平相处,互利共赢。同时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寻找符合人类共同利益的契合点,树立全局观念,共享发展机遇。政治上,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将自身的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发展相联系。在同发展中国家交往时,要有担当和使命感,坚守道义为先,倾听发展中国家的需要,重视他们的利益与需要,谋求共同发展,切忌将本国利益诉求凌驾于他国利益或全人类利益之上。文化上彼此尊重、互学互鉴,打造全球友好伙伴关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国与国之间往往因利益产生冲突,利益相连的国家形成结盟,进而导致几个集团之间的对抗,最后的结果是两败俱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各国之间命运相连,就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交往新路,构建互惠互利的全球伙伴关系,打造全球范围内“朋友圈”。
三、促进交流互鉴的文明交流,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
世界因文明的多样性而精彩,不同国家、地区、民族之间的语言、历史、社会制度、文化等多方面的不同,从而孕育出多姿多彩的世界文明。“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譹?訛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成就了独具东方特色的华夏文明,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儒家文化。西方的近代工业文明,则推动了世界的迅速发展,其引发了思想文化、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的革命性变迁,是现代文明诞生的根基。世界上每一种文明,都是在自由开放的社会环境中,与不同的文明之间相互交流、碰撞、融合中不断发展起来的,都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的凝结,都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尊重文明的多样性是当代各国面对各国不同文明的态度,任何文明霸权的行为是极其不可取的,都是对世界文明的不尊重。当今时代,各国文明逐渐走向世界,在新时代各国如何更好地进行文明的相处,值得深思。塞缪尔·亨廷顿指出,未来各国文明间的优劣差异将导致各国的冲突,也就是“文明的冲突”。但世界文明都是平等的,任何标榜自己文明高于其他文明并试图用强制手段解决文明的做法,都不会得到各国支持和认同,反而会引发一系列的矛盾。摒弃闭目塞听,放弃傲慢与制度的偏见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各国文明,要理性地看待和处理本国文明与他国文明的差异之处,各国文明皆是世界文明中的一部分,不分优劣。要尊重各国文明的多元性,接纳不同文明的存在,强化文明间的共识,推动共同的发展与进步。
世界各国文明均不相同,那么各国面临不同的文明将如何相对,是对抗?还是交流?世界各国在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形成人类命运一体化的状态。因此,各国更多的是文明间的交流、融合、互补。纵观历史,没有一种文明是独自形成的,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都吸收和借鉴了其他文明的长处。例如:近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可追溯到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而这两个文明又是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的祖先。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则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开拓。而西方文明则在文明的交流中,为我们带来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并推动东方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文明之间要对话,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譺?訛文明间的交流,不但能够增强对本国文化的自信心,同时能增加对其他文明的认识,在合作与竞争的交流中不断丰富与发展。例如,“一带一路”成为不同文化交流的载体。各国文化年的举办,如:中拉文化交流年、中美文化交流年等皆是不同文化间的对话。打造多样文化智库网络平台,使全球人民共享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文化间的交流互鉴会成为维护国际社会和平的纽带,会促进世界文明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从而构建文明共同体,让多彩的文明成为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助力。
四、营造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建设普遍安全的世界
在全球化时代之前,各国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大多数是军事威胁、主权威胁等,俗称“传统安全威胁”。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出现一系列传染疾病、毒品走私、经济危机等一系列新的安全问题被称为“非传统安全威胁”。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在安全领域的合作却相对落后,需要建立一个包容且高效的安全机制,构建“安全命运共同体”的任务,依然任重道远。在现实层面上地区冲突与热点问题层出不穷,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成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大挑战。例如:当前国际安全环境趋于复杂严峻,强权政治、冷战思维等不断出现,美国实施印太战略,扩大美国军事联盟的影响力,所作所为严重损害了中美两国的政治互信,加剧了亚洲内部的矛盾。同时,2018年美国向联合国递交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的议案,更可能再次推动中东战争的爆发。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也面临着各种形式恐怖主义的威胁。近年来的恐怖袭击事件再次表明,恐怖主义仍是世界各国稳定与发展最大的隐患以及全球变暖问题、海平面上升、疾病传播、扶贫问题等不断凸显。“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譹?訛而二战后,国际社会主流的安全观是强调部分国家安全,由美国构筑的联盟体系具有明显的西方烙印,主要维护西方的安全利益,自我安全和西方国家整体的安全是其主要关切的问题。目前,传统的安全体系呈现零和博弈特征,美国不断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强化自己和联盟国的安全感,而置他国于不安全的境地,形成了安全困境,不符合时代潮流。需要一个符合时代潮流的新安全战略思想,汇聚各国力量,满足共同的安全利益,共同解决面临的安全问题。习近平同志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所谓共同,就是要充分的尊重和保障各国的国家安全。世界各国的国情不同,其安全利益和诉求也呈现多样性,但各国间的利益交错,日益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所以这种安全应该是普遍的、包容的、平等的;综合即统筹兼顾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目前安全问题的内延与外延都在进一步拓展,做到统筹兼顾,共同解决;合作即要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来促进本国和各国的安全,各国之间增强战略互信,从各国的共同利益出发,不断扩大合作领域,以合作謀和平促安全;可持续即做到各国的经济发展与安全并进,以安全保障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促进安全,以此实现持久安全,形成经济与安全的良性互动。?譺?訛牢固树立新安全观,携手应对错综复杂的安全威胁,构建普遍安全的新型安全格局。
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加强国际间各国的合作,建立安全对话与合作机制。例如,联合国各会员国之间应坚持共同的利益,积极发挥“奥斯陆论坛”?譻?訛会议的作用,坚持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同时面对贫富差距较大的非传统安全问题要加以道义的援助,对于叙利亚难民,中国提供了2亿人民币的援助。中国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重要力量,所出的维和经费居世界第二位,面对寨卡、埃博拉等疫情问题,要充分发挥世界卫生组织的引领作用等。各国共同面对安全问题,营造和平安全的发展环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五、构筑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人与自然关系密切,自然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根基。但是,随着人类社会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及经济水平的增长,人类长期的利用和征服自然,在获得利益的同时导致全球生态问题层出不穷,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纵观历史,世界工业化的进程,不难发现许多国家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武力,肆无忌惮地毁坏自然资源,造成了全球性的资源破坏。所造成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慢慢发展至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一项难题。而建设生态文明的问题,关乎人类社会的未来大计,不应存在“例外”的国家。“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譼?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生态文明体系的建立需世界各国共同行动,探讨提出公正合理解决全球问题的方案,探索全球生态治理的新模式,达成共识,构筑全球生态命运共同体。
凝聚全球力量,构建全球生态治理伙伴关系。事实证明,生态环境的恶化必然会导致人类文明的衰落。因此,当前面对不断恶化的全球生态问题,世界各国皆有责任与义务,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方案。人类为了发展经济,无限的开采、利用、破坏生态环境,是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各国走绿色发展之路,是缓解当前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习近平指出“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譹?訛随后,中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美国提出“绿色新政”、日本提出“绿色发展战略”等,部分国家开展了一系列的绿色行动,并取得一定成效。因此,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问题,加快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而保护生态环境也不能以经济的停滞不前为前提,将环境保护置之于经济发展的核心位置。在经济发展中保护自然,在进行经济发展的同时,利用经济不断地绿化自然环境,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用经济“反哺”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平衡,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实现共生发展。另一方面,“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占全部排放量的75%—80%。”?譺?訛各国应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因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国情不同,要从实际出发避免“一刀切”。一方面,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较充裕的资金,应率先垂范做好自己的环保工作,并以资金、技术等多种形式帮助發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用已有和获得的有利条件,不断地推动自然环境的改变,同时要履行相应义务。例如,中国的发展与国际社会的发展相辅相成,要承担更多的责任,率先颁布实现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国别方案。推动《巴黎协定》的签订,并向联合国递交“国家自主决定贡献”。将未来中国关于气候变化的一系列计划写入“十三五”规划,提出构建亚太绿色供应链网络倡议、绿色金融倡议、绿色发展理念等,以大国的担当为全球生态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力量。同时,需要全人类携起手来,通过合作与对话,共同推动生态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结语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个通向“真正共同体”的一个短期目标,是全人类的梦想,需要世界各国共同的努力奋斗,需要全人类的理解与参与。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要充分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将中国梦与世界梦相连接,主动承担起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各国共同繁荣的责任。构建“五个世界”任重而道远,现在世界各国,已然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五个世界”不断努力,相信未来在中国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奋斗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一定能实现,最终实现“真正共同体”即自由人联合体,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南丽军,王可亦.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J].理论探讨,2019(1):25-30.
[2]姚选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社会主义逻辑基础[J].毛泽东研究,2019(1):34-42.
[3]江时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现实意义及其思想基础[J].世界历史,2018(6):20-24.
[4]张倩倩,王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中国话语权的构建及路径[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2(2):24-30.
责任编辑:彭银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