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康泰与他的刻铜艺术

2019-11-29刘兴国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康泰文房文人

刘兴国

几天前,隽平师要我给刻铜新秀何康泰先生写一篇评论,我不假思索,欣然应允。

与康泰兄相识的时间并不长,记得是在衡阳纪念王船山的学术研討会上我们一起受邀参加笔会活动。那两天,大家一起吃饭聊天、谈艺访贤,甚至漫无边际地胡侃扯淡,对他的印象也就逐渐地深刻起来了。他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特别的机敏,身上带着湖南人典型的“灵泛”劲儿,使我羡慕不已。但要重点说明一下,他的灵泛是在轻松自然、平易真诚的前提下释放出来的,没带有一丝的狡黠,这更让人感到难能可贵。闲谈中我问及他的斋号为何叫“平安精舍”,他说只是因为和懂佛学的刘一平先生交好,两人也是闲聊,刘先生顺口就给起的,没太在乎多大的意义。大家看,对于大多数文化人特别看重涵义来源的斋号他都是随缘而名,自然而定,足见性情。活动以后,我们各奔东西,联系不多,偶尔在朋友圈里看到他的消息,我也只是会心的一笑,没有点赞,更无评论,可内心早已认同他是值得敬重的师友了。

何康泰是刻铜新秀,但明显有后来居上的阵势,原因何在?还得说是他的灵泛。人的阅历越多,生存的经验值就越高,成功的可能也就更大。不过,阅历有时是可控的选择,有时则是无奈的顺从。如果一个人能在人生的拐点上做出正确的方向判定,他的阅历就会多些光明,少些暗淡,他的成功也就会快乐许多。这其中,头脑的灵泛就起到极大的作用了。

何康泰15岁辍学打工,抛光、钳工、模具工都做过,直到有一天他被一位美院毕业的手板雕刻师的模具作品打动。2006年开始,他重新购买了字帖,置办了文房用具,至今笔耕不辍,临池未断。他相继拜入黄定初、崔向君、程风子、范治斌诸先生门下,书法篆刻理论水准和技巧都得到了不断的提升,生活的境界也变得更加开阔明朗。按此状态,何康泰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书法家是不成问题的,但他的灵泛不会让他这样“安分”。

2009年春节何康泰返湘,他到祁东参加书画雅集,肖广荣先生在用石镇尺时叹惜:“我原来有一对非常好的铜镇尺,可惜被人偷了。”何康泰是第一次听说铜镇尺,非常好奇,于是饶有兴致地详细询问了镇尺的长短、厚度,然后说:“这个不难,回广东我可以给你雕出来。”肖先生将信将疑给他写了一副对联,何康泰回到广东立即行动起来,前后历时一个多月,终于刻出来第一批二十对铜镇尺。当他将铜镇尺送回祁东时,书法家们大为赞叹,纷纷询问价格,何康泰综合估算后,麻着胆子开了600元一对,居然一卖而空。何康泰心想:“刻铜也能够养家,看来将来也是条好出路!”在这之后他便大胆尝试,一发不可收拾,并决定将此作为一项终身的事业来追求。他先后与十几位艺术家合作,创作了一批展现当代刻铜艺术的精品,自然定件也接踵而至,有时甚至到了应接不暇的情形。隽平师曾赞叹其为“寅生在世”,绝不为过。

众所周知,中国许多工艺物什的创造一经文人之手便焕发异彩,生机勃勃,尤其在文房用具上表现得极为突出,文房直接体现了文人的思想流变和审美情趣。就文人用砚而言,“砚贵有铭”的特殊收藏癖好,将金石学的审美取向直接植入工艺美术的制作之中。从北宋苏东坡的断碑砚一直到清末陈寅生刻铜墨盒的出现,虽几经嬗变,终未消亡。不过,这期间文人参与设计的较多,直接进行铭刻而促进技艺革新的绝少,更何况是纯艺术家的亲手操刀。陈寅生虽然秀才出身,家族文脉不断,也将刻铜艺术由民间的常用俗物转为雅器,功不可没,堪称一代文人刻铜的鼻祖。但从技巧的丰富性、品类的多样性以及传播的广泛性来说,他显然受到了时代的限制。我们当然不能对他有过多的苛求,但在他而后的百年间,文人刻铜艺术由风靡到几乎绝迹的衰败,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了。这其中原因众多,有因意识形态转变而带来的文化取向问题,有由于经济状况紧张而带来的消费能力低下问题……但最重要的在笔者看来是文化传播方式的问题。在很多时候,我们应该给予文化传播方式更多的重视。传播方式的转变可以带来内容的逐渐接受,强化内容的压迫必然带来接受角度的抗拒。即使在今天传统文化势头不断提升的时代背景下,如果不重视传播方式的转换,也必然会带来民众厌烦的抵制。这一点又要说到何康泰的灵泛了。

人们习惯于文房用具的小巧精致,在爱不释手的把玩之余,却也不能忽视大文化、精文化的传播与振兴。现在从事和热爱书画艺术的人越来越多,但高标准的书画接受方式仍然十分单一,更别说其背后深含的“文字学”“金石学”等文化负载了。因此在当代社会,“文传”开始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何康泰敏锐地看到了这种倾向。近期他的许多作品在坚守文人雅玩的基础上有了大胆的突破。类别增加、形式转换、尺寸体量也开始逐渐增大,文房的涵盖面明显扩充。从以往的墨盒、镇尺、仿圈到现在的笔筒、茶盘、匾额,甚至是巨大的文化石刻,他都一一尝试。欣赏何康泰的刻铜作品,给人的感受首先是一种刚柔相济、行止有度的力量之美。豪颖之柔巧结合以金属的刚猛,刻痕的游走间将丰富多变的力度灌注其中,尽情地展现了绵里藏针,阴阳消长的东方哲学思想。其二是他经过二度创造下的书画点线之美。镌刻的工艺性和制作性有别于书画的书写性、自然性,以坚对硬的材质局限往往会消减书画精微的笔墨效果。而我们看何康泰的作品则不然,他用深刻、浅削、重勒、轻挑的多种刀法将书画的笔线质感一一呈现,甚至让观者产生错觉的立体,即视的明暗。技法之高,当代称冠。笔者曾见过一方他所镌刻的绘画墨盒,吉羽戴胜,兀立虬枝,意境荒寒。最称绝者,其用刀刻模仿略带涉笔飞白的羽毛,生动自然。而且他巧妙地将羽毛的局部留铜处理,让人产生高光的质感,远胜原作。至于材质的精良、设计的构思、书法作品中字体的多样、绘画作品中工笔与写意的包容,他都时时用心,处处求精,远远地超出了一般工艺者的作为。他的作品既满足了文艺人士的审美和实用需求同时也扩展了大文化、精文化的传播途径。由此带来的联动反应必然促进当代文化传统的复兴和文化自信的增强。

文化传播的路径铺设好了,下面就要考察传播者的能力和韧性了。与康泰兄聊天时他经常说要把自己定位在“刻字匠”的坐标上,这并不是姿态上的谦虚,而是心态上的真诚。其实他的许多作品已经为合作的艺术家大大提分。三维视角下的镌刻痕迹,远远超越了二维空间的平面书写。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绝非一蹴而就,何康泰一方面从艺术的本源上深研书法篆刻的旨要,经常感慨许多历史遗作虽然得到复刻,但粗制滥造的应付几乎淹没了原作的艺术精髓。于是他经常在揣摩艺术家的一笔一划间耗费心血,在整体领悟作品的精神境界里冥思苦想。他自感笔底刀尖行走的是一种思想,一种责任。“刻字匠”并不好当,何康泰经常尝试在紫砂、木石等多种材质上的镌刻行为,以期丰富自己的学养,他深知只有不断的提升自己才能做到与原作者心存灵犀,与原作合二为一。

另一方面,何康泰在具体的镌刻技巧和工艺基础上做了不懈的尝试,一把合适的刻刀反复选试,一个笔划的使转几经锤炼,伴随着无数次的戳破手指带来了最后的点线精妙,毫芒毕现。并且他在墨盒的成型方式上放弃了传统镶嵌式的方法,改用了整体掏空的技术。他从来不排斥现代工艺在刻铜艺术中的介入。电脑上稿、模具铸造都被他使用得得心应手,这既提高了工艺水平也增强了工作的效率。他曾说:“我们可以坐飞机去北京,为什么一定还要走路去呢?我们追求工匠精神,是要精益求精,只要最后刻出来的效果好,为什么一定要用最原始的方式呢?”这又一次地体现了他的灵泛之处。

总之,艺术要紧随时代,固守传统的卫道士自然可敬,但能用灵活多变的方式传播感染民众的人才是应时之需的弄潮者,他们需要具备勇敢的开拓精神和坚韧的耐力,更需要灵泛的决断,何康泰堪称个中表率。最后愿康泰兄的刻铜艺术再焕新彩,永葆长青!

猜你喜欢

康泰文房文人
赖海鸣
文房四宝
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倪克樑
一份“不可能”的名单
素材积累·词语
毒宠
文人气
这世上少了文人会怎样
文房清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