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币升值对福建纺织行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2019-11-29林阿纯

山东纺织经济 2019年11期
关键词:纺织品福建省汇率

林阿纯

(闽南理工学院,福建 泉州 362700)

汇率对进出口贸易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这种影响体现的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对于产品毛利率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言,汇率波动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福建省纺织行业为例,研究人民币升值对企业的影响,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

1 福建省纺织行业出口现状

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具有重要的出口位置,多年来一直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重要省份,福建省的外贸行业产品出口对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和金融的发展产生了积极重大的效果。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金融全球化进程的逐渐推进,福建省在对外贸易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不仅仅表现在出口额总量的增加,产品结构也得到了不断的优化,以前出口的产品大部分以低附加值的产品为主,现在则有了很大的改观。

2008年至2017年福建省出口总额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2008年、2009年,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福建省出口总额出现下降,但2010年开始又进入了快速增长的上升通道。2017年福建省出口总额达到了1049亿美元的规模,当年福建省进出口总额1710亿美元。

表1 2008年-2017年福建省出口总额(单位:万美元)

在福建省产品出口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有重要地位,其中纺织品占据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据福建省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5年福建省累计出口纺织品1419.5亿元,其中,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402.1亿元;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1017.4亿元。欧盟、东盟、美国和阿联酋是福建纺织品主要出口市场,2015年分别出口269.8亿元、256.7亿元、145.4亿元、121.8亿元,上述4者合计占同期福建省纺织品出口总值的55.9%。

民营企业是福建纺织品出口的主力军,2015年累计出口1089.1亿元,占同期福建省纺织品出口总值的76.7%;外商投资企业出口231.9亿元,占16.3%;国有企业出口98.5亿元,占7%。

表2 2017年福建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福建省纺织品出口总体规模发展良好,但存在销售收入高、利润率偏低的情况,表2数据显示,2017年福建省纺织业和纺织服装、服饰业的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为5.86和7.91。行业整体利润率偏低,导致福建省纺织品出口面临较为严峻的市场竞争,当汇率发生波动时,对福建省纺织品企业出口将造成较为明显的影响。

2 人民币汇率上升对福建纺织行业的影响

2.1 积极影响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波动整体上呈现稳步升值、短期波动的现象,汇率的稳步上升对福建省纺织行业出口产生的影响是复杂、多样的,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2.1.1 有利于促进纺织企业产业结构升级

长期以来,我国外贸产业的增长属于粗放式增长,人民币升值将使出口企业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和增加产品附加值来占领国际市场,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从而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从福建省纺织行业的情况来看,产品工艺落后、经济附加值较低的企业面临人民币汇率波动,盈利能力将存在进一步下降的风险,大部分纺织企业近年来都开展了产品工艺升级、技术革新,部分纺织企业开始重视品牌建设,这些是有利于促进福建省纺织行业整体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的。

例如,长乐市是福建省重要的纺织产业基地,大量纺织行业上下游企业的聚集效应曾创造了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纺织品出口是长乐纺织企业的重要收入和利润来源,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进入上升通道以后,长乐市纺织企业受到了较大影响,当地政府因势利导,在2008年提出了通过产业升级建设长乐纺织产业集群的规划,并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予以了扶持,长乐纺织企业面对产品出口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开展了持续的设备改造、工艺升级,同时向纺织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投资建设内酰胺、棉纶等生产基地,大幅度提高了长乐纺织企业的竞争力和产品质量。人民币持续升值和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都没有对长乐纺织产业集群造成重大影响,2017年,长乐纺织企业数量已经达到1000多家,年产值1729.22亿元,占长乐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3.4%。

2.1.2 有利于促进纺织企业引进技术和设备

对于国内企业而言,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会有效降低企业进口的成本,特别是对于国外的高新技术引进、高性能设备进口而言,成本将有较为明显的下降,福建省纺织企业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加大在技术、设备引进方面的布局和投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上升会促进企业对成本的控制和压缩,相对来说会增加企业对技术和设备的投入。纺织行业既是一个人力资源密集型行业,也高度依赖生产技术、设备的行业,随着人民币汇率的稳步上升,福建省纺织企业使用同样的资金,可以引进更多的先进技术、购买更多的先进设备,从这个角度来看,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有助于福建省纺织企业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例如,人民币汇率由2005年的8.10上升到2014年的6.20左右,纺织企业在2005年进口价值1000美元的设备需要花费8100万元人民币,但2014年仅需要花费6200万元人民币,直接费用下降了23.5%,如果考虑现场施工、后期维护、升级等费用,以人民币计算的整体费用将有较大幅度的降低。需要指出的是,除了技术和设备外,人民币汇率平稳升值还有利于福建省外贸企业进口高端的原材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企业成本。

2.1.3 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

长期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高速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和美国、日本、欧盟等主要的贸易伙伴形成了巨额的贸易顺差,给相关国家政府带来了一定的国内政治、经济压力,容易引起有关国家的反倾销调查、惩罚性关税或采取其它保障性措施。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已经逐渐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惩罚性关税最多的国家,相关国家提出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时,操作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估值过低是主要的借口。当人民币汇率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时,相关国家的贸易逆差压力会有所减小,对中国产品反倾销调查、非正常的质量调查等也会减少。因此,人民币升值将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缓解贸易摩擦带来的压力,有助于减少欧美发达国家和我国的贸易逆差,能够有效减少福建省纺织企业受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影响的几率。

2.2 消极影响

在国际贸易中,汇率永远是一把“双刃剑”,人民币汇率的平稳升值对于福建省纺织行业出口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样也有负面影响。

2.2.1 增加了福建省纺织企业出口的竞争压力

对出口导向型的外贸企业来说,出口产品的目的是获取利润、促进企业发展,纺织企业出口合同一般是以美元结算的,但相关的原材料采购、制造发生在国内,成本是以人民币方式结算的,在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情况下,如果福建省纺织企业的出口商品价格保持不变,产品的利润率将下降;要想保持一定的利润率,则需要提高产品价格,这就将降低福建省纺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如果企业为了保证出口规模,维持出口价格,则其盈利能力将下降甚至亏损,不利于福建省纺织产品出口总量持续增长的,甚至影响福建纺织行业的出口贸易。

2.2.2 增加了福建省纺织企业的汇兑损失

人民币升值对外贸企业的远期结售汇等业务带来汇兑损失,尤其是那些按原来的汇率来计算成本和收益,已发货但还没有收回账款,或是那些签了订单的企业,其损失也许更大。纺织品出口本来就存在单价低、数量大、总价高、利润低的特点,而且纺织品出口一般采用海运的方式进行,清关和运输周期较长,如果在产品出口的过程中,人民币汇率有一定的增幅,将造成纺织企业由于远期结售汇业务引起汇率损失。

2.2.3 对以自营产品出口为主的纺织企业冲击更大

从近年来福建省出口业务情况可以看出,高度依赖自营出口的企业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对自营纺织品出口企业而言,受到影响更大。这是因为福建纺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多依赖于低劳动力成本和低原材料价格。如果人民币不断升值,自营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将大大削弱。据估计,人民币每增加2%,我国的纺织品出口将减少25亿美元,而该行业的总产值增长率将下降近3.5%。

3 对策建议

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对于福建省纺织行业而言,在人民币汇率平稳上升的情况下,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利用人民汇率的波动增加产品的竞争力,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

3.1 加强汇率风险管理

由于涉及诸多因素,人民币汇率是变化莫测的,没有人可以准确预测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发展趋势,但对于外贸企业来说,汇率风险是可以识别并控制的。在人民汇率波动加剧、持续升值的情况下,福建省纺织外贸企业应关注汇率风险,把对汇率风险的识别、管理、应对作为企业外贸经营中的重要工作来抓。一方面,要加强对人民币和主要货币汇率的关注和跟踪,及时了解汇率变化情况;另一方面,要组织专人研究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本企业出口产品产生的影响,做好汇率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工作。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只要企业建立合理的汇率风险管控制度,重视风险、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是能够避免汇率波动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甚至可以主动利用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获取一定的汇兑利润。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无论汇率短期是上升还是下降,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都应做好汇率风险管理。

3.2 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

对于国内的外贸企业而言,成本是重要的竞争要素,对于纺织企业这样的人力密集型行业来说,成本优势更是其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在人民币汇率预期持续上升,将增加出口产品成本压力的情况下,福建省纺织企业必须加强成本控制,可采取以下措施降低成本,如利用人民币升值,从国外进口材料和配件,降低成本;或将生产基地转移到福建省西部,利用更具竞争力的人力和原材料成本来降低总的生产成本;或增加直接和外商沟通交流的渠道,特别是要重视对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型的技术手段的利用,积极发展电子商务,降低出口过程中的环节和成本;或稳步扩大生产的规模,借助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通过积极的降本措施,福建省纺织企业可以有效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部分抵消人民币汇率升值产生的不利影响。

3.3 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随着人民币汇率的整体升值,福建纺织企业应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贸易结构,逐步向多元化市场,多种货币结算和多元化产品发展。长期以来,福建省的纺织企业在对外贸易中严重依赖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或地区。此外,在进出口业务的结算中,他们习惯于用美元结算账户,这无形中增加了汇率风险。事实上,对于外贸企业而言,市场多元化、结算货币多元化能够帮助企业有效降低市场风险和汇率风险。为了应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影响,福建省纺织企业应该在继续发展原有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在南美地区、中东地区、俄罗斯和巴西的产品出口,积极拓展外贸渠道、拓宽结算货币种类,以规避汇率风险。

3.4 加强品牌建设

长期以来,福建省纺织品出口过于依赖成本优势,企业不重视产品品质提升和自有品牌建设,导致纺织品出口规模大、利润率低,行业整体的抗风险能力弱。福建纺织企业应抓住人民币汇率波动稳步上升的机遇,加快产品升级,走品牌之路,设计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从价格优势向竞争转变,以质量和品牌等非价格优势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猜你喜欢

纺织品福建省汇率
自清洁纺织品的制备方法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
第七类直销产品猜想:纺织品能否“独立” ?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