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脉颗粒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2019-11-29李芮姚莉刘晓明徐学敏王楠孙丰雷张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21期
关键词:高脂内皮硬化

李芮 姚莉* 刘晓明 徐学敏 王楠 孙丰雷 张洋

(1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山东 济南 250014;2 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一科,山东 德州 253000;3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00)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内皮损伤及慢性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S发生的始动环节是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VEC损伤后可表达黏附分子,后者可使单核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相互粘附,从而促进了AS的发展[1]。因此,研究内皮细胞功能及代谢的变化对探讨AS的发病机制有重要意义[2]。益脉颗粒以黄芪、丹参、绞股蓝、红景天、鬼箭羽组方,已经临床观察证实益脉颗粒可以降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治疗气虚血瘀型心脑血管疾病安全而有效。本实验通过观察益脉颗粒对实验性兔血脂水平、病理学以及LOX-1蛋白及基因表达,旨在氧化应激方面深入细致探讨益脉颗粒保护血管内皮、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健康的雄性新西兰兔24只,称重(2.02±0.08)kg,由山东省农科研究院提供。

1.2 实验仪器及试剂(1)光学显微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Olympus公司;(2)石蜡切片机、包埋机、荧光正置显微镜:德国Leica公司;(3)病理图象分析系统(Image-Pro Plus 5.0):Media Cybernetics Co.Ltd.USA;(4)DAB Detection Kit: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5)LOX-1抗体:美国Abcam公司;(6)手术显微镜、全自动脱水机、PCR仪;(7)麻醉剂:戊巴比妥钠溶液。

1.3 实验药物 益脉颗粒,由山东博康药业有限公司加工。

2 实验方法

2.1 建模 将24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第1组为高脂组,饲以高胆固醇饮食(5%的猪油颗粒饲料加1%的胆固醇);第2组作为中药组,给予益脉颗粒(1 g·d-1·kg-1)并予高胆固醇饮食(5%猪油颗粒饲料加1%的胆固醇);第3组为正常对照组,饲正常饮食。3组均喂养4个月。

2.2 采样及处理标本 兔子被处死前禁食12 h,从兔耳缘静脉采血10 mL,以3400 r/min离心,取血清,存放于-20℃待用。将兔麻醉并固定于手术台(麻醉方法:使用浓度为3%的戊巴比妥钠溶液按照1 mL/kg注射到兔耳缘静脉),打开兔的胸腔,剥离出胸主动脉后去掉多余组织,置于4%的多聚甲醛中固定,等待备用。将固定的胸主动脉取出,持续清洗直至干净,将血管切成长约5 mm的组织块,放入石蜡包埋机包埋,等到石蜡完全浸入组织块,冷却凝固后完成。包埋好的组织块变得坚硬,切成3~5 mm厚的包切片。等待实验观察。

2.3 观察指标(1)测定TC及LDL-C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生化测定试剂盒,测定总胆固醇(TC)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单位用mmol/L表示;(2)使用HE染色观察血管病理形态学指标。图象分析使用软件Image-Pro Plus 5.0;(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LOX-1蛋白表达。使用显微照相系统观察LOX-1(阳性呈现棕黄色),照相;(4)实时定量PCR反应检测。使用Trizol抽提RNA,取细胞总RNA 1μg进行RT-PCR,加入10μM Oligo dT、总RNA1ug和DEPC水8μL,混合均匀,在70℃的水中放置5 min,然后迅速降温2 min,再按照顺序加入5×M-MLV reaction buffer 5μL+DEPC水补足混合均匀。混合RT体系,离心,在40℃左右水中放置1 h以合成cDNA。RT-PCR反应体系:SYBR Green Primix Ex Taq 10μL;forward primer 1 uL;double distilled water 6μL;RT cDNA 2μL;reverse primer 1μL(总共20μL)。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结果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3组兔血脂比较 高脂组TC水平(36.65±0.31)mmol/L明显高于中药组(27.00±0.53)mmol/L和正常对照组(0.84±0.03)mmol/L(P<0.05),高脂组的LDL-c(14.09±1.12)mmol/L也明显高于中药组(10.04±0.68)mmol/L及正常对照组(0.67±0.99)mmol/L(P<0.05)。见表1。

表1 3组兔血脂比较(±s,mmol/L)

表1 3组兔血脂比较(±s,mmol/L)

注:中药组与正常对照组和高脂组比较,☆P<0.05

3.2 治疗后3组兔血管病理形态学变化 正常对照组在肉眼观察下未发现AS斑块,在镜下可以见到完整的内膜。中药组在肉眼观察下可以看到粥样硬化斑块,分布在动脉的内膜上,与高脂组相比,斑块的面积减小,内膜增厚。在肉眼观察下,高脂组的动脉内膜上有脂质附着,说明AS病变已经形成。见表2。

表2 3组兔血管病理形态学分析比较(±s)

表2 3组兔血管病理形态学分析比较(±s)

注:中药组与其他2组相比,*P<0.05

3.3 3组兔LOX-1蛋白表达 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定量分析,中药组的LOX-1的蛋白分布较稀疏,而高脂组LOX-1的蛋白分布较密集,提示益脉颗粒可能抑制LOX-1蛋白的表达。见表3。

表3 3组兔LOX-1蛋白表达比较(±s)

表3 3组兔LOX-1蛋白表达比较(±s)

注:中药组与高脂组比较,■P<0.05;“-”表示正常对照组LOX-1未测出

3.4 3组兔LOX-1基因发达 中药组LOX-1基因表达低于高脂组(P<0.05),说明益脉颗粒可以抑制LOX-1基因的表达。见图1。

图1 3组兔LOX-1基因表达

4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 是以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病理性聚集及炎症反应等多种因素共同参与的病理过程。正常的内皮细胞可以调节血管的紧张度,参与凝血过程,同时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3]。高脂血症是公认的动脉粥样硬化诱发原因之一,高脂使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 异常聚集、分解障碍。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ectin like oxidized low densitylipoprotein receptor-1,LOX-1)作为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特异性受体,主要在血管内皮表达。LOX-1参与ox-LDL降解过程,是AS形成的受体之一,血脂正常时,体内含量很少。冠状动脉及颈动脉由于其解剖结构使得血管内皮容易损伤,进而脂质沉积,最终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病潜在危险因素。同时受损的内皮细胞NO合成减少,黏附分子表达相应的增加,引发内皮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加速内皮的损伤。

中医认为,膏脂在体内异常堆积,其病位在脾,与肝、肾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本病多因嗜食肥甘,损伤脾土,或者因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或者因肾虚鼓动无力,终致清气不升、浊气难降,中焦气机郁滞,酿生痰湿,化为脂膏,壅滞于脉中则发为本病。因此在中医临证过程中,提出动脉粥样硬化为“虚、毒”致病的观点。其中“虚”为先后天之本亏虚,即脾气不足、肾气暗耗,“毒”为致病之邪气,包括痰毒、瘀毒,在“毒损脉络,损络生毒”的理论基础上,以益气活血、化湿解毒为治疗原则,自拟“益脉颗粒”,其药物组成为黄芪、丹参、绞股蓝、红景天、鬼箭羽。其中黄芪为君药,其为补气之要药,归脾、肺经,具有补益中土、温养脾胃之功效。黄芪温补脾土,脾气得升、脾阳复辟,而中州之大气斡旋矣。而邹澍在《本经疏证》中指出:“黄芪直入中土而行三焦,故能内补中气,中行营气,下行卫气……。”黄芪一源三派,疏三焦之根,利营卫之气,故凡营卫间阻滞,无不尽通。所谓源清流自洁者也。丹参为臣药,味苦,微寒,具有凉血活血、化瘀通络的功效,使得瘀血化、新血生、脉络通。绞股蓝,始载于《救荒本草》,具有益气、安神、清热解毒、化湿祛痰的功效;红景天,具有抗脑缺氧、抗疲劳、活血止血、化瘀消肿、解热退烧、滋补元气等功效;鬼箭羽,其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破血通络,解毒消肿的功效,三药共为佐药,以协助君药补虚、臣药活血之作用,同时进一步化湿、祛痰、解毒,以期清除脉管内蓄积的痰、瘀、毒邪。本方五药合用,使得虚得补,邪得清,气血和,阴阳平。

总之,从临床疗效及实验研究这2个不同的手段及层面进一步证明,在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阶段,益脉颗粒可以明显地抑制动脉粥样硬化LOX-1的蛋白表达和基因表达,改善内皮功能,抗动脉粥样硬化,且临床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高脂内皮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高脂血标本对临床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对策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怀孕期间母亲高脂饮食可能影响婴儿肠道的微生物组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内皮前体细胞亚型与偏头痛的相关性分析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高脂饮食诱导大鼠生精功能障碍
味精与高脂日粮对生长猪胴体性状与组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