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层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问题与对策

2019-11-29洪万舟

商品与质量 2019年3期
关键词:功率密度照度合理性

洪万舟

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76

近几年,能源危机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能源管理体系内要将电能的高效利用作为重点,避免应用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损耗问题,确保高层电气节能设计效果的完整性,将功能要求、经济合理性以及耗能节约性管理作为根本,提高建筑电气节能管理工作的综合效果。

1 案例

本文以某生态城区高层建筑项目为例,小区内共有9栋建筑楼,并设有1个地下停车场,高层建筑地上25层、地下2层,建筑项目整体高度为87m,属于一类高层建筑结构。在高层建筑小区修建的过程中,将绿色建筑标准作为设计依据,因此,利用了供配电系统节能项目和电气照明节能项目。

(1)供配电系统节能,地下-1层设置配电房和开闭所,利用自动投切装置,能在高峰负荷时保证高压侧功率参数能>0.95,并且三相负荷体系内最大相负荷能在平均值115%以上。

(2)电气照明节能系统,主要是将LED作为高光效光源,优选高效率灯具。其中,①LED灯灯具,开敞式灯具效率允许值为75%,透明保护罩灯具效率允许值为65%、磨砂保护罩灯具效率允许值为55%,格栅灯具效率允许值为60%。②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灯具效率允许值为75%。只有保证设计参数满足安全范围,才能有效维护质量水平,从而满足节能环保的具体要求。

(3)结合工程项目也对照度进行了约束。起居室照明功率密度为6W/m,对应照度数值为100lx;卧室照明功率密度为6W/m,对应照度数值为75lx;餐厅照明功率密度为6W/m,对应照度数值为150lx;厨房照明功率密度为6W/m,对应照度数值为100lx;卫生间照明功率密度为6W/m,对应照度数值为100lx。

2 高层建筑电气节能技术存在的问题

在对高层建筑电气节能技术进行分析后可知,目前盲目用电的问题较大,这就使得建筑电气节能处理和设计要素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集中分析,有效规避电能损耗,但是,在实际设计过程和节能技术应用过程中依旧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建筑功能分析不到位。要想保证电气节能技术发挥其时效性,就要结合建筑的实际使用功能落实针对性处理,不能一味追求节能管理而忽视常规化用电,也不能盲目分析建筑方案而忽视电气节能的基准以及要素,因此,在电气节能技术处理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落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2]。

第二,能量损耗的控制量不足,一些高层建筑项目设计过程往往会利用节能控制机制,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就出现技术要点流于表面的现象,能量损耗没有得到合理性控制必然会对电气技能技术的应用和推进造成严重的影响。

第三,忽略生态管理要点和建筑经济效益之间的平衡,主要是因为减少损耗需要进行节能方案的处理,必然会增加运作资金,一些“目光短浅”的建筑企业往往没有对相关节能处理问题予以重视,就会造成电气节能技术无法落实到位的问题频频出现。

3 高层建筑电气节能技术优化对策

在高层建筑电气节能技术应用工作中,要结合参考数据依据建立适宜的管控模式,确保能提升管理工作的综合效果。要想保证技术应用管理工作的合理性,就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切实完善设计配电系统中相关要素的应用合理性[1]。

3.1 优化管控水平

第一,要对配电系统和无功补偿装置进行综合处理,有效结合供电距离、电容量参数进行配电分析,确保能减少高层建筑的电能和电量损耗,并且结合实际需求判定变压器的实际数量,有效完成灵活的投切处理,将电能参数降低到最低限度,并且能避免电容器自身电量对二次充电造成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在高层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体系内,也要避免电极承受较高的电压,有效利用补偿机制完成能量损耗的处理。

第二,要对供配电系统功率因数予以处理。一方面,要提升用电设备的自然功率因数,并且保证用电设备改良过程和变压器轻载运行的合理性,电极额定容量要>40%,变压器负荷参数要在75%-85%之间,并且要集中控制在60%以上,保证自然功率因数得以优化。另一方面,要对务工功率完成人工补偿处理,尤其是一些容量较大的设备要在稳定负荷参数后进行单独补偿控制。

第三,要对线路电能损耗进行约束,针对发热条件、机械长度以及电压损失等对低压线路横截面予以合理性控制,确保能从根本上既降低线路中损耗的数值,且能选取电阻率较小的材质完成操作,保证导线长度得以有效缩短,且能减少线路回弯的问题。

3.2 完善节能体系

一方面,要对高层建筑电气节能体系予以处理,有效结合变配电参数完成电量损耗的管控,并且结合设计要点进行变压器数量以及容量的分析,有效对变压器灵活性投切予以控制,将电能控制在最低限度。值得一提的是,无功补偿机制要在运行过程中进行就地补偿处理,从而避免电容器自身出现二次充电,有效降低能量损耗[3]。本文主要是应用垂直轴式风力发电设备,能有效将发电量控制在20万kWh。

另一方面,要对供配电结构进行约束,提升用电设备自然功率因数的同时,利用更加适宜的异步电机完成工艺流程的调整处理,并且要对无功功率予以人工补偿,维护负荷的平稳度,实现经济效益和节能效益的共赢。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层建筑体系电气节能技术应用工作体系内,要结合工程技术要点进行系统化管理,确保相应参数都能被约束在固定范围内,有效提升电气节能技术处理工作的综合水平,也为高层建筑节能技术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功率密度照度合理性
高功率密度电机在多电/全电飞机中的应用研究
碰撞合理性问题的“另类”解决方法
奇遇
低照度环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促进还是抑制*
He—Ne激光辐照种子光强的研究与设计
关于用逐差法计算纸带加速度合理性的讨论
基于可见光通信的智能照明系统
采用两级涡轮增压器提高功率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