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师核心素养提升策略探讨分析

2019-11-29周卫东

活力 2019年20期
关键词:双师教师队伍互联网+

周卫东

(河南物流职业学院,郑州 450012)

引 言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需要依赖的重要资源和力量,在“互联网+”时代发展背景之下,制定和运用适当策略建构和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在职教师群体的核心素养,对于支持和确保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在具体发展过程中长期获取到良好收益具备重要意义。本文将会围绕“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师核心素养提升策略论题,择取两个具体方面展开简要阐释。

高等职业院校内部配备的教师队伍,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需要依赖和运用的首要资源类型,是决定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质量的首要因素,是高等职业院校在改善提升基本教学质量,实现基本性学生培养发展目标的根本性工作实践途径。伴随着经济社会建设发展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数量的持续增加,最近若干年间,高等职业教育事业所获取的重视程度呈现出了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同时对高等职业院校在职教师群体所具备的综合性职业工作能力,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领域对高等职业教师群体的核心素养,以及职业能力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概念界定,客观上诱导高等职业院校在职教师的核心素养和职业工作能力所获得的关注深度和关注广度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因此积极建构形成指向高等职业院校在职教师群体的核心能力建设体系,具备极其广泛且深远的实践影响意义。有鉴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将会围绕“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师核心素养提升策略论题,展开简要阐释。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应当具备的核心素养

(一)职业素养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素养,指的是从事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工作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职业岗位规范,以及需要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在具体参与开展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实践工作过程中需要表现的综合品质。

在具体化的工作参与过程中,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除却应当具备和表现基本的职业意识,也就是在教师职业生涯之中应当具备的基本思想意识之外,还应当结合自身所在专业的行业背景,学习掌握相关性的技术技能,以及积极培养输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思想理念。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只有具备明确且稳定的职业教育思想意识,才能在实际工作的参与过程中,准确且清晰地认识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在基本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专业特色等方面存在的差别,继而能够建构形成具备鲜明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标准、质量控制标准、课程教学标准,以及教学质量标准,能够在具体开展课程开发工作、教学方法选定工作,以及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工作方面,严格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最终能够严格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培养和输出能够充分满足现实就业市场要求,以及社会经济建设需求的,具备较高素质水平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科研素养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科研素养,指的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在获取和具备基本的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素养的基础上,还要同时具备参与基本性教学理论研究、教学改革路径研究,以及行业企业一线科研创新研究的实践工作能力。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制约,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在基本科研素养方面所存在的缺失集中展现在如下两个具体方面。

第一,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基本性教学科研能力存在明显不足。绝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都习惯于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依赖自身过往长期具备的工作习惯组织开展日常教学工作,这种侧重于开展基本知识理念讲解传授的经验型教学工作方法,客观上诱导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在基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选择过程中,侧重于模仿而轻视创新,偏重于对学生进行经验传授,但未能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状态。

第二,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重视开展理论性科学研究工作,轻视开展实用技术的研究创新工作;重视开展针对多样化纵向课题的研究工作,同时忽视与相关企业之间的深层次对接,以及开展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横向课题研究工作。在上述情形的长期存在条件下,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群体中存在着为科研而科研,以及为职称而科研的不良倾向,其实际形成的科研成果难以满足社会生产生活的现实需要。

(三)信息化素养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指的是互联网技术发展背景之下,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经由参与一定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环节,可以建构和发展的获取信息能力、运用信息能力,以及开发信息能力等基本素养。信息化素养的实质,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在自身实际参与开展的教学实践工作过程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形态解决处置自身面对和遭遇的实际化职业教育问题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第一,高等职业院校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和利用率存在严重不足。尽管最近几年以来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持续提升在信息化教学应用设备设施配备工作实施力度,以及信息化校园建设工作实施力度,但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在基于“互联网+”时代发展背景之下开展的职业教育相关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开发工作,依然存在着显著且鲜明的力度不足问题。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受信息化建设资金支持数量因素的影响,以及受校内管理层观念认知状态因素的制约,在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的资金投入数量存在显著不足,尤其是在开展校园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实践工作过程中,仅局限性地开展互联网信息资源服务的接入,以及简单化地开展信息交流层面,诱导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以及网络课程资源的获取和发展工作长期局限在初始阶段;也有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包含国家级示范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省级示范高等职业院校等,在具体开展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过程中,引入运用了数量巨大的资金资源要素,完成了较好状态的校园信息化建设工作和实训室建设工作,这些学校尽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但是与国际顶尖高校之间依然存在显著差异,需要持续采取适当措施展开改良调整。

第二,高等职业院校对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力度和使用率存在显著不足。伴随着我国各级政府在高等职业教育事业领域的各项专用资金投入数量的持续增加,我国各高等职业院校的网络建设工作和使用力度均呈现出了持续增大的变化趋势,但是多数高等职业院校依然长期处在开展网络实训室建设工作,以及网络实训设备配备层次提升的初始阶段,在网络性教学资源要素的开发和使用力度层面均展示出了显著局限性。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核心素养的提升途径与策略

第一,切实强化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双师素质”建设工作实施力度。遵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阐释的内容,要切实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作为重点,切实强化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力度;要切实强化高等职业院校在职教师队伍业务培训工作实施力度;要切实依赖和运用大中型企业提供的平台和条件,协作开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遵照上述政策指导思路,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制定和实施指向高等职业院校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领域的政策,积极改良完善有关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领域的“认证指导标准”、“聘用政策体系”、“政策待遇体系”、“培训政策体系”,以及“职称评聘政策体系”。我国各级各类高等职业院校,应当严格遵照政府制定的现有宏观政策,积极制定和执行具备充分可执行性和应用性的制度。要积极改良转变对以往开展双师素质认定的简单教条,借由对双师素质基本内涵的解读分析,以及相关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引导广大教师能够在积极学习掌握自身所在专业相关性理论知识,以及应用技能条件下,获取和实现自身教学工作参与能力的持续改善提升。

第二,切实改善提升外聘兼职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应当积极建构和完善基本的外聘企业兼职教师聘用与管理工作制度,逐步建构形成一整套既规范简洁,又契合发展实际,具备充分应用实践性和有效性的调控管理工作实施办法,牢固掌控企业外聘兼职教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一,要从源头层面做好选聘把关工作,注重对优秀专业的应用人才的引用工作,积极邀请和引入专业素质技能掌握水平较好,具备所在专业丰富实践经历、工作经验较为充足、语言交际表达能力强,以及教学工作实践水平较高的技术性工作人员,以及管理性工作人员。

其二,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要组建和运作专门性的校企合作管理工作实践机构,建立并且积极完善日常业务运作过程中运用的常规性管理制度、管理标准,以及管理流程,统筹规范开展高等职业院校各专业教学单位之中的外聘企业兼职教师管理工作。

结 语:

围绕“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师核心素养提升策略论题,本文择取“互联网+”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应当具备的核心素养,以及“互联网+”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核心素养的提升途径与策略,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阐释分析,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以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领域的一线工作人员,创造和提供有效且扎实的工作实践经验参考支持条件。在“互联网+”时代发展背景之下,制定和运用适当方案积极发展和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群体的核心素养,对于支持和助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在具体发展过程中长期获取到良好效果具备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双师教师队伍互联网+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农村小规模学校“双师教学”美术教育模式探究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现代学徒制视域下高职院校双师队伍共同体探索研究
教育部扩大实施“特岗计划”创新教师队伍补充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