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物理分层教学法的应用

2019-11-29董天芬

活力 2019年20期
关键词:凸透镜分层物理

董天芬

(贵州省安顺市九中,安顺 561000)

我国目前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的弊端,一些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的过程中,未能就学生的差异进行分析,面是采用一致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会极大地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班级中的一部分学生由于对物理知识充满极大的兴趣,这些兴趣能够促使他们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而另一部分学生却很难提起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这就导致了一个班级中出现了分化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就差异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制订合乎学生情况的教学内容,使全班学生都能够实现学有所成。从上述情况可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分层教学十分必要。

一、学生分层

充分了解学生是对班级学生进行合理分层的前提。教师要通过平时观察和个别交流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物理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物理学科成绩等,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那些知识基础很好、学习兴趣浓厚、学习能力很强、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归为A类;那些知识基础较好、学习能力一般、学习成绩中等,但潜力较大的学生,可以归为B 类;那些知识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浓、学习能力较差、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可以归为C类。当然,分层是隐性的、动态的,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调整。

二、课堂教学目标分层

在进行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在关注分层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从分层教学的标准出发,对各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方法的有效设置。不同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接受能力会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师要看到这种差异存在的合理性,并要将差异转化成动力进行探索。例如,教师在对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教学时,可以就何为凸透镜展开演示,并就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讲解,要求初中生说出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用到了凸透镜的成像原理。让学生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事物的理解,提高知识的学习效率。与此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分析之后,可将本班学生进行分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然后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并由组长进行详细的总结,最后由教师就学生的总结进行系统的分析,加深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认识。

三、作业分层

作业有助于帮助学生巩固在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每个学生有不同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差异,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做到分层布置,分层指导,力争发展所有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帮助学生获得成功感。例如,作业可以分为基础训练、提高训练、拓展训练三个层次,基础训练和提高训练作业是每个学生必须尽力完成的作业,而拓展训练作业则是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这样可以保证作业整体质量,同时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以提升的空间,解决“吃不了”与“吃不饱”的矛盾。

四、评价分层

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高效的教学,教师就要采取一套合理的评价体系,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严重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进而导致学生难以在公平的评价之下,实现个人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分层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迫在眉睫。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任务繁重,对个人的要求高,造成压力较大,但是,对于他们未能有效完成学习任务,要进行详细的了解。对那些学困生,完成简单的基础性任务之后,教师要对其进行及时的表扬,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实现更高效的学习提供支持。此种评价方式,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爱与关怀,进而促使他们不断完善自己,增加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差异性评价,要多运用鼓励的方式开展评价活动。

总而言之,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不要忽视而要加以重视和利用。要采用分层教学策略,针对学生的个体需求,因材施教。在物理教学中,要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立足教学实际,通过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作业分层、评价分层等途径,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凸透镜分层物理
只因是物理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留言板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有趣的分层现象
[透镜成像的规律]随堂练
雨林的分层
自制天文望远镜
透镜及其应用专题复习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