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力

2019-11-29陈永吉

活力 2019年20期
关键词:创造力创造性小学生

陈永吉

(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郁山镇朱砂小学校,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409600)

一、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

(一)从小学生性格发展入手

当前,小学教育改革应该看到创造性学习的重要性,将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纳入重点工作中。虽然创造性是一种普遍潜能,但也会在具体的人身上有不同的体现,它可能被抑制、被扭曲或者被其他实物所阻碍。创造性也与人的性格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往往自信、坚韧不拔的人更具创造能力。有创造性的人喜欢独立思考,有见识,善于交际,能够吸取教训,他们往往是善于观察和总结的。由此可见,人的个性如性格、理念、兴趣、爱好等与创造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小学生健康积极的个性特征,注重其良好性格的塑造和完善。

(二)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是以教师为主体,以教科书为核心,常常忽视学生的个性特征,导致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固定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单一地灌输知识给学生,导致学生消极学习,失去学习兴趣和动力。因此,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发挥主观创造能力,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以教学相长为目标,做好师生间的双向沟通,创新教学方法,改变填鸭式的授课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独立判断,充分发言,让学生能够主动分析、归纳总结学习到的知识,从而帮助学生运用创造性的思维理解和记忆。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通过群体活动和人际交往活动,拓宽学生思路,锻炼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探索精神。

(三)向创造型教师标准看齐

为创造性而教,代表着小学教师应当以具有创造性为发展目标,努力提升自身素养。一位具有创造性的教师,会利用其多变的创造性思维将教学活动安排得有声有色、生动有趣,继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赋予教材内容活力与生机,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养成。

在关于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的调查和研究中, 日本著名学者恩田彰提出有助于培养小学生创造力的教师需要满足的要求有以下几点。

1.教师本身要具有创造力。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想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造力,教师要具备创造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源源不断的火花。

2.教师要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在组织学生进入学习活动时,教师要表现出具有强烈求知欲的形象,如此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

3.教师要努力培养具有高度创造性的班集体。班级活动的开展影响的是整体学生,所以教师要学会以班带人,以整体带动个人,引导全体学生都提升创造性思维和能力。

4.教师要营造理解、温暖以及活泼的课堂氛围。有关研究表明,人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思维会非常活跃,而活跃的思维将是创造力踊跃翻腾而出的基础。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和谐、生动的课堂氛围的营造,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生机勃勃的学习环境。

5.教师要具有和学生一起学习的态度。“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尽,学习不止,对于教师也是如此,在开展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一直秉持谦虚、认真的态度,和学生共同学习。

6.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努力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创造性培养提供有力的外部支持。

7.教师要注重对创造性活动过程的评价。加强对学习具有创造性的活动过程的合理评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渴望,继而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一)引导学生培养多向思维

培养学生多向思维,就是帮助小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具体来说,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知识源于课本,而不局限于课本。因此,不同科目的教师应当适当脱离教材,让学生依据独立思维轨迹去发现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二)积极肯定学生的创造性

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该多肯定、多表扬,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还应该帮助学生敢于在教师、同学面前表达自我。具体来说,教师对学生犯的错误不应过分苛责,而要引导小学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积累经验;同时鼓励小学生广泛涉猎,多阅读,多学习,开拓视野,从而将知识运用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得到教师的表扬会更加自信,同时也能带动其他同学共同进步。

(三)尊重学生个体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以平等的姿态对待学生,营造民主、平等的班级学习氛围,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相互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创造能力。例如,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其分别扮演文章中的不同角色并加以分析,再让组与组之间相互评价,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利用一些能够活跃课堂氛围的游戏或情境,提高学生的表现积极性,进而促进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四)进行特项创造性思维训练

教师应对小学生进行专门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如鼓励学生去记忆和自由联想,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针对不同问题的主张,鼓励学生去编故事、讲故事等。同时,教师应多组织一些班集体比赛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并感受到除了学习,其他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也是值得拓展的,同时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操作能力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表现。例如,在小学数学、科学等课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小学生多动手,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既能增添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又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刺激学生去发散思维,提高主动创造的能力。此外,学校也可以组织安排学生进行建模比赛、航模比赛等,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猜你喜欢

创造力创造性小学生
浅谈创造性审査意见答复的切入点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我是小学生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