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协同创新视野下的大学生 创业教育模式构建方法
2019-11-29马歆
马歆
(武汉东湖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前言
促进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不仅能够优化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也能加强高校和社会之间的联系,一方面为学生素质的发展提供创新和实践素材,另一方面为社会的进步培养针对性人才。因此在实际构建的过程中,要求高校与社会积极联系,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定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创业资源和素材,在完善学生创新素养的同时,引导其实现人生价值。
一、协同创新视野下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构建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纵观社会发展趋势,当代社会想要发展,首先就要促进人才创新,提升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和创业观念,更新其创新思想,不仅能够保障高校人才资源的建设,使高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所需人才协调一致,同时也能加强人才的核心竞争实力,保持学生个人、高校以及社会竞争实力的同时,也为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坚实的动力[1]。
(二)有利于推动高校的改革发展
虽然社会不断发展,但是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却越来越严峻,因此大学生创业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同时,想要促进高校的改革和进步,也只有不断更新学生思想,使其认识到创业的重要价值,才能完善高校的建设,从而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基础设施的保障。除此之外,随着社会思潮的不断更新,培养出与时俱进的高素质、创新型以及实践性的创业人才,不仅是高校建设的基础条件,同时也是拉近高校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重要保障。
(三)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概率
由于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很多家庭甚至是学生自己都认为创业具有极大的风险,因此不敢尝试,创新精神严重不足。但是基于协同创新的视野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思想得到不断地更新和进步,大学生创业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而且成功的典范也屡见不鲜,这些都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保障。除此之外,在机制的保障下,通过借鉴成功经验、更新社会资源,也能提升大学生创业成功效率[2]。
二、协同创新视野下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构建的方法
(一)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理论体系
首先,应该有效更新大学生的创业思想,培养其创业创新意识。高校需要紧紧围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关注其专业特点和个性特点等,优化其创新创业意识,使其能够用科学的理论体系指导实践,从而为其日后的创业发展和实践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要建立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型。具体来讲,教师要对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测试和提升,包括应对机会的能力、营销能力、抗压能力、创造能力、领导能力、应变能力以及自控能力等,并基于能力范围内统筹各项资源,从而保障创业实践的有效性。
(二)构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系统
首先,应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其中包括创业通识能力、相关专业技能以及把握创业机会的能力。大学生在能力提升的阶段,需要有效整合学生的专业素养,并对其专业课程进行改革,创新推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业理财课程以及创业管理课程等,协同创业教育分工的同时,促进教学实践的建设。在创业能力提升方面,高校要整合创业教育资源,依托互联网资源,在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同时,构建交互性、可视化的创业实训模块,使学生能够自主选择是否创业。最后,在创业机会能力提升的方面,高校需要与经济市场结合,并与相关部门和社会企业取得积极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普及各项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从而引导其把握有效的机会[3]。
(三)构建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体系
首先,高校内部需要建设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中心。高校与政府、社会企业以及相关社会机构取得合作,将优惠政策和资金带进校园,通过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的建立,保障其能够第一时间掌握社会创业信息,由青年导师对其进行一对一指导,创立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等,从而优化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系统。其次,高校也需要开创大学生创业学院,与社会相关机构外联,取得建设资金和优惠政策,由专业人员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指导,并构建有效的创业服务课程,使高校学生能够及早地对创业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从而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
三、结束语
基于协同创新的理念下,对高校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能保障学生素质与社会发展的有效对接,帮助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推动社会的发展。因此,在实际的建设中,高校需要构建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理论体系,构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系统,优化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同时,提升其核心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