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教融合的ERP实践教学探索

2019-11-29田静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9期
关键词:产教院校高职

田静

(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5)

引言

ERP是企业资源计划简称当前企业多元化发展企业各项经营活动需要ERP系统,在高职院校开展ERP课程学习过程中,能够使学生了解到企业管理模式以及方法,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社会认知与实践能力。所以基于此背景下,高职院校通过ERP系统教学能够扩展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了解到企业管理的具体模式与方法,能够实现学校教学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衔接,向社会及用人单位输送具有较高综合素养以及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通过开设ERP教学系统,有助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建设,切实提高人才培育质量。

一、推行产教融合思想的重要意义

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人才培养水平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根本,如何培育出满足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决定着院校的发展情况。且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存在专业知识与相关技能脱节现象,所以高校相关领导以及教育工作人员必须要及时有效的更新教学观念,扭转传统落后的教学思想,逐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够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产教融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身价值。高职院校依托于产教融合发展模式,能够使学生增强知识学习热情,有助于学生构建学科知识体系。通过开展校企合作交流,平台学生能够进行职场角色转化,感受栩栩如生的工作场景,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树立明确的未来发展目标和方向,有效增长自身的专业技能。

二、ERP教学模式概述

ERP同主要是应用于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我国大部分企业有60%应用了信息化管理模式。由于ERP产品依托于进口,我国本土化产品较少,所以生产产品无法满足跨行业与跨国界的标准化以及通用性要求,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产品跨区域发展中最为严重的阻碍因素,就是缺乏专业人才,虽然部分高校设置了ERP课程并且设置硕士专业,但是由于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发展需求难以进行有效衔接。

三、高职院校ERP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问题

部分教师盲目地认为ERP教学与ERP软件相同,ERP属于企业管理方式,要想深入探索ERP必须要掌握ERP思想。但是大部分高职院校进行ERP教学存在重应用轻实践等各项问题,教师盲目地将ERP教学理解为相关的软件教学,所以在ERP实践操作过程中难以进行理论知识渗透,只是将实训项目指导书发放给学生,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训练。由于学生的学习水平有限,难以深入理解到项目内涵。再加之教学内容难以连贯,设计的内容并未科学合理,部分院校的ERP课时设置简短,在课程体系构建以及教材编写过程中缺乏经验。虽然ERP课程设计模式大同小异,主要是讲解ERP原理进行模拟练习,然后以软件操作等各项方式有序进行,但是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技能亟待提高,必须要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ERP结合管理学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各类学科属于综合性与交叉性学科,所以具有较强的实践特点。由于案例教学模型数据单一,教师难以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效融合,所以这也是当前高职院校ERP教学中亟待攻克的难关。

(二)实验教学

大部分职业院校ERP教学过程中,通常会选用金蝶和用友等各类财务软件,难以满足市场的多元化发展需求,再加之软件存在跳单问题构建的生产线以及相关价值无法在系统中予以展示。部分模拟企业在对抗过程中会受到社会以及政府、文化与市场等多因素的干扰,所以对抗结果通常是以利润为发展导向,难以满足企业的经营发展目标。这一环节中学生会感觉市场竞争更加残酷,难以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意义,所以如果将ERP实践教学视为软件教学模式,则忽略了ERP中的实践技能培养。由于ERP属于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也应当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但是高职院校通常是教师将实验指导书发放到学生手里,然后学生再模仿操作,学生缺乏对于模块内在关联性的理解和认识,由于指导书中缺乏项目联系,所以也并未构建科学完善的体系。学生难以理解实验内容,实验效果不明显。

四、构建科学完善的ERP教学形式

(一)进行课程设置

通过编写系统化与应用性于一体的ERP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由于当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ERP教材良莠不齐,缺乏完整性,所以应当结合学校的发展情况以及学生的专业学习特点,编写系统化与实用性较强的教材。在此过程中,应当有效结合学校与企业的发展观念,通过校企实践实训,能够增强学生所学知识与相关技能的有效吸收和理解。由于ERP系统较为复杂庞大,所以在设置课程导入前,教师首先要分析ERP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树立明确的育人方案,例如应当对经济管理系设置,计算机基础和管理学、生产运作与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与财务管理、信息管理与客户管理等众多内容不同的专业,应当根据专业的发展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调节。

(二)培养学生创业观念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呈现多元发展趋势,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这一困境,如何实现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如何有效创新创业是国家倡导的重要思想,通过创新创业能够缓解学生就业难问题,创新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所以高职院校应当有效创新,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由于ERP属于全面集成系统,通常是以沙盘模拟进行实践操作,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于企业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能够帮助学生创业,起到一定的基础性作用。所以高职院校可以构建与学生创新创业基础相关的基地,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

(三)构建ERP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应当综合考虑目前企业对于ERP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及实践教学情况,能够根据学生的多元化发展系统构建科学完善的ERP实践教学模式。ERP教学主要是以ERP管理理念为中心,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理解和应用,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前导课程通常设置在大一,由于大一阶段学生由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下解放出来,要想及时适应大学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仍然需要部分时间。所以要想增强学生对于企业管理理念的认识,必须有针对性地设置前导课程,有助于学生日后掌握好ERP知识。在沙盘模拟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也应当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使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能够激发学习主动性与参与性,能够增强对环境的应激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必须要独立的思考和探索,能够养成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树立团队协作思想。所以教师在模块讲解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学生的专业情况,有针对性的讲解模块知识,科学合理的选择模块进行重点讲解,在企业生产流程模拟过程中,也可以采用专业混变方式结合学生根据职位设置不同,模拟企业的生产与存放、销售与财务核算等各项流程,能够增强学生的知识实践能力。

(四)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

为了进一步深入发展产教融合,教学思想增强校企间的合作共赢,高职院校可以结合区域企业构建实验室以及实践基地,能够使学生接受企业文化熏陶,有助于增强职业道德以及技能标准的有效掌握,能够顺利完成学校理论知识以及企业实践技能的有效过渡。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构建校部内训平台,能够为ERP实训教学打下基础,以企业的发展流程为主线,应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引导学生了解职位的具体工作内容,结合企业的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订单式培养。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产教融合背景下ERP实践教学体系必须要满足时代的多元化发展需求,有效带动我国经济的有效增长,同时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应用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针对性的创新课程教学模式,能够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高效衔接。通过构建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切实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产教院校高职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