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融合文化之魂,彰显丝路名城之品
——“一带一路”视域下呼和浩特文旅融合发展探讨
2019-11-29贾祎乔庆智
文/贾祎 乔庆智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倡议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从理念转化为行动,在“五通三同”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文旅产业是否繁荣发展,是否可以吸引更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游客到中国旅游,是否可以用沿线国家听得懂的文化逻辑来阐释中国故事,推动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凝聚共识,构建沿线国家命运共同体,是民心是否相通的重要体现。继文化和旅游部(厅、局)的组建,标示着文旅融合已经成为现实的发展方向。
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万里茶道节点城市、丝路名城及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融合的文化资源、开放的文化环境及优良的旅游资源。当前及今后的一段时期,呼和浩特市需大力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丰富旅游产品,为“一带一路”倡议再添青城声音。
一、洞悉融合文化之魂
呼和浩特地处阴山山脉,400毫米等降水线恰恰穿越这一地区。从古至今,呼和浩特地区就占据着中国农耕文明的最北端以及游牧文明的最南端,汲取着两个文明的营养,成为书写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平台。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拥有着新旧石器时代的遗迹,诸多朝代长城遗址遗迹,是昭君出塞的目的地,是北方游牧民族鲜卑族建立都城的地方,有北魏重镇武川,是“一带一路”及万里茶道的重要节点城市,素有云中城、敕勒川、丰州滩及土默川的美称,此般故事,不胜枚举。几千年来,在呼和浩特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勤劳勇敢的呼和浩特人民在两种文明的反复碰撞、反复交融之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本土特有的文明,留下了厚重的文化遗产。
(一)古迹遗、古遗址、古建筑众多
据呼和浩特市文物管理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呼和浩特地区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8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1处以及市县(旗)文物保护单位78处。距今5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大窑石器制造场,告诉我们阴山一带自远古时期就有人类活动。战国赵、秦、汉、北魏、隋、明长城存在的证据及部分遗迹在呼和浩特都可以找到。发现于万部华严经塔的中统元宝交钞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保存完好的最早的纸币。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是迄今为止发现汉墓中壁画最多的墓葬,壁画生动地描绘了东汉时期墓主人接见乌桓首领的壮观场面及其生活场景。固伦恪靖公主府、金刚座舍利宝塔等古遗迹、遗址,塞上老街、圪料街等归化城老街巷不胜枚举。此外,呼和浩特市还有大量的历代重要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这些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正是吸引喜爱人文历史的游客来呼和浩特市旅游的重要因素,也是呼和浩特市地区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厚
截至2017年底,呼和浩特地区拥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7项,其中自治区级42项,国家级5项(包括人类非遗1项)。有被誉为集中反映“农耕与草原图腾”历史活化石的和林剪纸、有直到现在过年过节仍表演的脑阁、有至今仍被传唱的爬山调、有融入了当地风土人情的二人台(西路)及晋剧(中路梆子)等一大批富有地方特色、极具传承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王昭君传说、托克托传说故事、寿阳鼓、查玛、双墙秧歌、土默特慢板高跷、回族撂跤、清水河布艺、民间木嵌技艺、麦香村烧麦制作技艺等,如果加以很好地宣传利用,将会受到游客喜爱。
(三)历史名人荟萃
呼和浩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几千年来人才辈出,从公元258年拓跋力微在盛乐祭天开始,到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这里见证了拓跋鲜卑由草原部落最终成长为中国北方最强盛王朝的风云岁月。众所周知的影响整个隋唐时期的关陇集团,是以北魏军事重镇武川镇的贵族为班底而形成的,西魏、北周、隋、唐四朝皇帝均始出于该集团,同出自武川的独孤信的三位女儿,分别是北周、隋、唐的皇后。因此,呼和浩特又被称为“帝王之城”“龙凤之城”。公元前33年,汉元帝同意了呼韩邪单于的第三次请求和亲,王昭君出塞匈奴,被封为“宁胡阏氏”。2000多年后的今天,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南部仍矗立着一座昭君墓来纪念她给边疆地区带来的民族团结与生活安宁。达延汗之妻满都海,也被称为“满都海彻辰夫人”,蒙古中兴时期,她为黄金家族的延续及地区的统一和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满都海公园就是草原人民纪念这位伟大的女政治家的最好印证。呼和浩特,至今仍被称作“三娘子城”,这也是青城人民为了纪念钟金哈屯在天野苍茫的土默川大地上建起的与元大都相仿的雄壮美丽的库库和屯。同时也是为了纪念她协助阿拉坦汗与明朝建立通贡互市关系,并多次化解紧张的明蒙关系。新城区的落凤街、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的怿园,是慈禧太后曾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印记。如此这般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名人不胜枚举,他(她)们留下了大量的物质和精神遗产,为呼和浩特发展旅游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四)革命文化辉煌
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以乌兰夫同志为代表的一批土默特蒙古人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纷赴北京蒙藏学校学习,为呼和浩特地区带回了先进的革命文化。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大青山开辟抗日革命根据地,在八路军的掩护下,土默川有大批蒙汉各族进步青年纷赴延安,为呼和浩特地区保留了一大批革命的火种。可以说,这里是草原儿女心向党的始发地。解放战争时期,呼和浩特是内蒙古民族解放运动、和平起义运动的重要地区。1949年9月19日,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主席董其武部,经过多方努力,率部6万余人,举行起义,脱离国民党政府,不用一枪一炮,和平解放绥远,著名的“绥远方式”为当时全国尚未解放的地区起到了独特的示范作用。现存的乌兰夫故居、贾力更故居、老牛坡党支部及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等一大批优秀的红色革命遗产,兼具极高的教育意义。
(五)宗教文化繁盛
呼和浩特市在明清时间因召庙众多而被称之为“召城”,现如今仍享有“塞外召城”的美誉。“一座城池半个庙”“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个绵绵召”“数上来的喇嘛三千六,数不上来喇嘛的无其数”等谚语仍在当地人口中流传。这些谚语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明清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喇嘛教繁荣的盛况。清康熙年间,部分回族由陕西迁入呼和浩特,至此之后,回族人民在这里繁衍生息,与之相伴的伊斯兰教也在当地有一定规模。除此之外,也有部分民众信仰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和东正教等。几百年来的发展,也为后人留下了如:大召、席力图召、乌素图召及清真大寺等宝贵的国家级文化遗产。
(六)商业文化浓郁
归化城(呼和浩特旧城)是清朝设置的对蒙古贸易的中心城市之一。彼时,此地有北方最大的一家专门从事对俄蒙进行贸易活动的商行——大盛魁,可以说大盛魁历史就是中国近代商业发展的历史。正是由于大盛魁的出现,呼和浩特才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北方边疆最大的商业城市。虽然大盛魁、元盛德、天义德这些旅蒙商号在辛亥革命之后相继倒闭,但是旅蒙商留给呼和浩特不仅仅这些商号的遗址,更多的是他们所代表的企业家精神、企业文化,值得后代深度挖掘并推而广之。
(七)各民族文化和谐
呼和浩特市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市,与其他城市相比,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它的民族包容性。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其主要少数民族是蒙古族,有绝大多数的汉族,除此之外,还有回族、满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等41个民族共同聚居。蒙古族特色、蒙元文化自不必提,在呼和浩特市区内,有全国唯一一个以“回民”命名的主城区——“回民区”,有被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清真大寺”,有深受市民喜爱的回民小吃……在呼和浩特主城区内,因为清乾隆年间在此修建绥远城,八旗军驻扎于此,因而当地有许多满族居民。当地有满族博物馆,有满族婚俗、满族服饰、满族太平鼓舞等一系列以满族特色为依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年来,各民族的文化因共同生活于呼和浩特而互相包容,和谐共生,这也是呼和浩特市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游客并与之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二、彰显丝路名城之品
习近平总书记在《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文中提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笔者认为:呼和浩特市应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文化作为城市最靓丽的风景、最高尚的品味、最绿色的财富,深入挖掘呼和浩特市的人文底蕴和独特优势,推动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加快文化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一)在提升文化供给上下功夫,进一步彰显“青城内涵”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沿线国家游客到中国旅行的需求不会局限于“浮光掠影”,而将逐步转化到“体会内涵”。逐步升级的旅行需求,就需要极具内涵的旅游供给,这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文化供给。一个地区或城市的良好文化供给可以传播该地区或城市的整体形象、优良传统、文化魅力及价值追求,这又将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民心相同的一个重要载体。伦敦、巴黎、北京、西安等发达城市的发展经验表明,一个地方的旅游与文化融合程度越高,其旅游线路和产品就越受欢迎,就越能吸引游客,进而其旅游产业就越发达。因此,大力提升旅游之文化供给,使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彰显“青城内涵”,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在延长旅游的文化产业链上下功夫,进一步打造“青城标志”
呼和浩特市旅游基础相对完善,近年来,旅游接待人数及旅游收入在自治区名列前茅,但与国内其他历史文化名城相比,不论是吸引的游客数量,还是获得的旅游收入,还有不小的差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呼和浩特市应积极引进、充分运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在挖掘、抢救、保护中传承和开发现有的有形文化资源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好青城故事,传播青城声音,把丰厚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搭起一座塞外名都之桥梁。例如:以“昭君博物院”为抓手,打造匈奴文化相关的旅游产品;以“乌兰夫故居”“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等资源抓手,打造草原红色文化相关的旅游产品;以“盛乐古城”“云中郡故城”“丰州城遗址”等为抓手,打造故城文化相关的旅游产品;以“大召”“席力图召”为抓手,打造宗教文化相关的旅游产品;以“王昭君”“满都海”“阿拉坦汗”“三娘子”“绥远将军”等人物形象,“和林剪纸”“烧麦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抓手,将大量处于“沉睡”“半醒”状态的文化遗产“唤醒”,打造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游客喜闻乐见、具有品牌影响力、可以口口相传的文创产品。
(三)在夯实公共服务上下功夫,进一步体现“青城温度”
一直以来,文化和旅游服务的对象各有侧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服务本地居民,旅游服务体系主要服务外来游客。随着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一定程度上会带来双方服务对象的融合。因此,呼和浩特市全市范围,特别是旅游热点区域,下一步要在市政规划及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规划及建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国内外旅客的需要。如:市各级各类博物院(馆)、剧院(场)、展览馆、非遗传习中心(馆)、会展中心及文化馆等,应既服务于本地居民又服务于外来游客。所以,可以从上述基础设施入手,增加、完善其服务旅游、发展旅游的功能,尽快提高其承载市民及旅客的双重能力。
(四)在寻求协同发展上下功夫,进一步扩展“青城外延”
众多经验表明,一个游客的旅途,无论是“自由行”还是“跟团游”很少局限在一地(市),多数会选择相邻的几个地方相继游览。当前呼和浩特市应充分利用国家对“呼包鄂榆城市群”建设的支持及自治区对“呼包鄂及乌兰察布协同发展”的支持,寻求呼包鄂乌榆(以下简称:五地)在文化旅游产业方面的协同发展。五地地缘相亲、人缘相近,均有良好的文化资源及旅游资源基础。呼和浩特市和榆林市又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据不完全统计,五地共有国家级文保单位47处、省(区)级文保单位130处。按国家旅游评级分类,五地拥有5A级景区2个,4A级景区43个,3A级景区89个,2A级景区20个。故五地在协同发展文旅产业方面将大有可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重中之重是打破利益的藩篱,共享、共建文旅产品,讲好五地故事,实现五地文旅融合发展。
(五)在不断做好文化对内、对外交流上下功夫,进一步扩大“青城影响”
其一,引进来,利用已有平台加大对外开放。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万里茶道节点城市、丝路名城,呼和浩特市应在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基础上,重点围绕中蒙俄经济走廊,做好文化旅游产业对外开放这篇文章。如:继续打造经营“中蒙博览会”“中蒙俄智库国际论坛”“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中国·呼和浩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艺术活动”等大型博览会、智库论坛及节庆活动,形成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的对外文化旅游交流新格局。其二,走出去,利用已成熟的作品加大宣传力度。如:利用有相当影响力的《昭君出塞》《马可波罗》等反应本土历史文化的相关艺术剧作在市外、区外、海外的巡演,探索文化交流项目和旅游活动融合新途径。其三,整合宣传资源,重新定位呼和浩特的文化旅游形象,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大宣传体系。争取改变全国、全球游客对呼和浩特及周边地区只有草原沙漠、只能夏天来旅游的印象,真正能了解、理解呼和浩特这座塞外青城的文化底蕴及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