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创新民宿发展策略
2019-11-29李婷
李 婷
(汉口学院,湖北 武汉 430212)
1 引言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国内旅游业高速发展,其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日益凸显。其中,乡村旅游是旅游业的一种重要分支,其发展可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实现振兴乡村的目的。乡村旅游起源于法国,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已具有相当的规模,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1,2]。国内乡村旅游发展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非常迅猛,乡村旅游业快速崛起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游客体验感较差、乡村环境遭到破坏、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等。其原因之一就是过度追求眼前经济利益,使得原本“淳朴”与“宁静”的乡村变得不再“单纯”。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急功近利倾向,忽视了对乡村环境的保护与乡村文化的传承,导致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甚至严重制约了乡村文明的长远发展。
乡村旅游具有巨大发展潜力,但是乡村性是其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通过解析乡村性并基于乡村性来评析农家乐这一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该模式由于忽视了乡村性,导致后期发展过程中出现诸多矛盾和问题。提出了创新民宿这一乡村旅游新业态,以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和乡风文明,推动乡村旅游和谐健康发展。
2 乡村性认知
国内许多学者都对乡村旅游的乡村性进行了研究,主要集中于概念内涵、构成元素、特性、定量分析等方面。甘静[3]认为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是由乡村风貌、基本地域条件、旅游产业本地化、可持续发展四大要素组成,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得沂水县乡村性四大基本要素所包含因素信息并通过定量分析方法进行解析。李开宇[4]认为乡村性内涵可以从“乡村性”空间和“乡村性”景观意象两个方面来认知,其中,“乡村性”空间是城市之外,与乡村社区有密切联系的地域空间单元,而“乡村性”景观意象包括乡村景观意象和乡村文化意象两部分。暴向平[5]认为乡村旅游与其他旅游活动有差异的关键特征就是乡村性,并从乡村旅游的资源、产品、市场和效益这几个方面对乡村性进行了具体分析。
综合分析国内有关乡村旅游与乡村性的文献,可以发现许多学者都阐述了乡村性对乡村旅游的重要性,明确了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点。保持乡村性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然而许多人在考虑乡村性的同时,忽视了乡村居民作为乡村旅游主人这个角色的重要性。实际上,村民作为乡村旅游活动的主人,是体现乡村性的重要元素。完全脱离了乡村本地居民去谈乡村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内容,这只是空谈。村民与游客共同参与乡村旅游活动,才能够使游客在旅游中更好的体验乡村民风民俗,了解乡村历史文化内涵,才能使乡村旅游对游客具有持久稳定的吸引力。因此,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构成元素主要包括位于城市以外乡村地区的乡村环境、乡村聚落建筑、乡村文化风貌、村民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还包括乡村居民。
3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评析
农家乐发展模式是国内乡村旅游的常见形态之一[6],然而这种发展模式在一些地区呈现出发展后劲不足的现象。初期发展好的原因可能是农家乐的这些产品具有很新颖、很“乡村”等各种区别于城市喧闹繁华的特点,很受大众的喜欢。游客可以在农家乐体验采摘、吃农家饭等在城市难以体验到的活动。可是这种开发模式存在过度重视经济效益的问题,没有注重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的认知与保护,导致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了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特征。全国各地涌现出了大量的农家乐,可许多农家乐形式都是千篇一律,没有一丝新意,而且出现了同质化、类城市化的现象,失去了乡村旅游原本的魅力与特有的吸引力。
如何保证将原汁原味的乡村性呈现给游客,使得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的诉求都尽可能同时得到满足,又能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究的现实问题。针对此种情况,提出了在乡村旅游活动中建设创新民宿这一旅游业态建设。农家乐被认为是我国大陆地区的民宿早期形式[7]。与其相比,创新民宿在设计理念、表现形式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创新民宿可以充分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并保持乡村性,可以拓宽乡村居民就业渠道,提高居民家庭整体经济收入水平,还可以促进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发展。
4 创新民宿及其发展
4.1 传统民宿概述
民宿是指利用农家自住闲置或空闲房间提供给游客的住处,并结合当地的人文环境、自然景观、生态以及旅游资源等,是属于以家庭副业形式进行的经营方式[8]。这种乡村民宿由当地居民自营,由于大多数村民对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没有深刻感知,同时对民宿缺乏合理规划和科学设计理念,不能结合当地乡村历史文化内涵开发民宿,导致传统民宿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无特色化、类城市化现象。
4.2 创新民宿内涵
乡村旅游中,民宿若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创新模式的探索。而民宿属性内涵的不明确容易导致民宿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故探索之前,首先,要明确民宿的内涵,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有家庭感、有主人招待、客人有良好的体验感。这种体验感是基于游客能充分体验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感受民风民俗等内容。其次,要发展民宿的主题鲜明、高水平、简洁温馨的经营策略。在经营策略当中需要明白民宿设计不能随意跟风,要有自己独特的特色并保持乡村性,这是民宿创新的关键点之一。
4.3 创新民宿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迅速,要想使民宿发展在旅游产业这个领域中保持活力与吸引力,那么就必须深刻理解乡村性,塑造完整真实的乡村意象,打造一个让游客高兴来、愉快往、欢乐游、感动走的主题鲜明和活力四射的民宿产品。
民宿的成功与否在于打造的民宿是否有温馨舒适安全之感,是否有家庭之感。民宿的核心是主人,主人的个性化经营是民宿的闪光点,也是民宿吸引游客的独特卖点。主人与游客可以进行互动交流,有主人的民宿可以为游客营造安适温馨的家庭氛围,让游客感受到体贴入微的服务。这是民宿的特色之一,是其有别于城市酒店的重要吸引点。因此,在民宿的规划设计里,需要慎重考虑主人的地位并尊重主人的意见,同时考虑乡村性即民宿所在乡村环境和历史文化内涵等方面,这些是民宿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设计出具有乡村特色的民宿。
用心经营民宿,结合乡村本土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等内容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民宿文化,民宿的装修风格和格调要与民宿文化相契合,能够充分反映乡村意象,为游客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让游客体验之后,流连忘返。在这个以人为本的时代,民宿发展要做到以心感人、以质引人,做到用心经营的诚意让游客感人心脾,民宿的特色文化让游客流连忘返,铭记于心,那么创新民宿就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9]。
民宿的基础配套设施完善程度及服务水平反映了民宿服务品质的高低,而服务品质是游客的主要关注点之一。在基础配套设施方面如卫生间、房间家具等要能够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尽量回归简洁淳朴而不需要像星级酒店一样时尚化、城市化。在乡村旅游时,游客选择民宿居住游玩,是想要能够感受有别于城市的环境氛围,感受乡村的静谧美好,如果民宿与酒店如出一辙,那民宿就失去了乡村性,失去了它独特的魅力。在服务方面需要注重质量,能提供更为人性化、优质化的服务,能够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旅游需求,如民宿的主人可以组织游客参加乡村农事体验活动。服务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游客第一感受的好坏,如何让游客的第一感受为舒适愉悦,就是要将服务做到让客人满意,甚至非常满意。
5 结语
发展创新民宿,最好抓住以下要点,即明确民宿内涵,要有家庭感、有主人招待、给予客人良好的体验感受;在设计民宿时,要做到主题鲜明,充分尊重民宿主人的地位并考虑其乡村性;经营民宿要用心,做到以心感人、以质引人;提高服务品质,让游客铭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