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物流网络研究综述
2019-11-29姚冠新朱晨俊戴盼倩
姚冠新,吴 娟,朱晨俊,戴盼倩
(1.江苏大学 管理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2.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0 引 言
改革开放后,我国生产力得以解放,城市的工商业迅速发展,农村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促进了城市经济增长和农业增产增收。但是,随着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城乡差距也日渐扩大。20世纪80年代,鉴于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城乡差距,我国开始提出城乡一体化概念,并逐步对城乡一体化进行探索研究,建立理论框架和体系。经过30余年的城乡一体化探索、研究和实践,城乡一体化体系已经逐步的形成,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城乡统筹发展同时联合着城市对农村的影响以及互联网等也带动着城乡之间物流的发展。城市和农村以其特定的流通组合方式形成了不同于传统的物流网络。因此,本研究总结了城乡物流网络相关的研究成果,探寻城乡物流发展的规律,提出未来城乡物流的研究发向,以期为其他学者的研究和对日后城乡物流的发展提供借鉴。
1 城乡物流网络定义与内涵
物流网络的概念随着物流体系的不断发展应运而生,最先中国国标《物流术语》中指出物流网络是物流过程中相互联系的组织和设施的集合,但是不同学者对物流网络的释义也不尽相同。海峰认为,物流网络是物流经济活动的一种形态,是由物流的中心城市与其物流经济带之间通过相应的物流通道而进行经济活动形成的空间组织[1]。鞠颂东指出物流网络是由物流组织网络、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和物流信息网络三者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物流服务网络体系的总称[2]。对于城乡物流网络,起初并没有被足够重视。学者研究更多的还是农村物流网络以及城市物流网络,关于城乡物流网络上面的定义比较少,其中杨光华认为城乡物流网络指的是城市与农村之间物资流通过程中相互联系的组织和设施的集合[3]。
2 城乡物流网络构建研究
2.1 城乡物流网络布局规划。城乡物流网络的研究,当前大多数学者热衷于以枢纽站为核心的轴辐式物流网络,目前研究方法主要涵盖轴辐网络模型、复杂网络理论、引力模型等。刘荷、王健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构建引力模型,通过定量分析对海峡西岸经济区20个城市进行分类,建立以福州、厦门、温州和泉州为轴心城市的轴辐式物流网络,对海西区的物流发展提供了借鉴[4]。祝新、范雅利用了同样的方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进行了相关分析,建立了以南宁、柳州、桂林和玉林为核心的轴辐式物流网络[5]。陈慧慧以浙江省为例,运用遗传算法和Matlab软件在已有的7个物流中心中优先选择4个作为冷链物流节点[6]。王鑫磊、王圣云从公铁运输成本的视角出发,运用潜力模型分析构建了中部地区轴辐式物流网络[7]。潘林等考虑了物流网络的节点多样性,连接多样性及自组织等特点,从复杂网络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湖北省嘉鱼县的区域物流网络现状,建立复杂网络模型,构建网络拓扑图,通过优化节点对嘉鱼县城乡物流网络进行重构研究[8]。
2.2 城乡物流组织运营网络构建。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基于城乡产品流通的需求,物流组织之间也因特定的产品、环境或其他因素的影响而进行转变,形成更加适应城乡的物流网络。不同的主体组织比如以供销合作社为主体整合的物流网络[9],以农商对接,邮政物流为主体整合的城乡物流网络[10],以及第三方物流主体战略联盟的城乡物流网络等[11]都以不同的融合主导方式形成不同的物流网络,不断地推进物流主体间的协作,促进城乡产品之间的互动,为城乡物流的运作提供有力的保障。目前对城乡物流运营网络的构建,学者们的观点主要集中于城乡物流组织协同发展。史磊基于协同理论研究了城乡运营网络一体化,从微观角度建立数学模型研究了城乡物流运营网络的协同运作方式并且对城乡物流运营网络的协同效能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城乡物流运营网络协同的效能协调策略,对降低城乡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2]。卢美丽基于城乡物流一体化的目标设定和相应基础设施平台的支持,提出了城乡连锁经营配送网络的建设模式,建立了可得出应新建的配送中心和农产品收购中心数目以及所在位置且并可以求出各设施节点间运输量的网络优化模型[13]。刘燕以山东西部经济隆起带为例研究了基于协同创新的城乡物流运营网络一体化[14]。张艳彬也构建了城乡物流协同网络运作模型,寻找到城乡物流组织间协同运作状态[15]。
2.3 新形势下城乡物流网络重构。传统的物流网络系统研究的主要是城市,农村由于基础设施、物流资源的落后并没有被作为物流网络的主要研究对象。随着城乡一体化及互联网的发展,城乡物流迅速发展,我国城乡物流资源配置在不断优化,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不断推进,第三方物流企业更是发展迅猛,城乡物流网络的构建引起广泛的关注。对于新形势背景下城乡物流网络该做出怎样的调整是学者们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研究的热点。不少学者通过结合当前较为热点的大数据理念,综合分析大数据和电子商务对城乡物流网络的积极影响,着重考虑大数据对物流信息网络的支撑,优化物流信息网络、城乡物流基础设施资源、农产品和消费品对接网络,提出了城乡物流网络重构的研究框架[16-17]。高贝贝、张树山指出新形势下电商的加入对城乡物流的发展带来机遇,并以大槐树为例,农村电商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运营创新城乡双向物流模式[18]。杨丽香在互联网大的背景下提出了通过构建城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城市公共配送中心、设计“一带多”乡村配送网点,将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的一种城乡循环物流配送模式[19]。何梅芳在电子商务的背景下,探索了城乡物流配送的问题,以广西为例,分析帮助解决不同模式下的物流配送问题[20]。夏晗同样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针对城乡间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构建了新的城乡电子商务物流服务配送体系[21]。
3 城乡物流网络优化研究
城乡物流的产品流通主要集中在农产品进城和消费品下乡的过程中,因此其网络的优化主要涉及配送路径,网络节点优化等。在物流配送路径问题上,邱荣祖、曹倩、赵文佳等用了GIS和禁忌搜索集成技术,遗传算法等方法对配送的路径进行构建和优化[22-23]。朱占峰通过对末端配送的价值流程、技术平台和节点选择的分析揭示了城乡一体化末端配送的运作路径[24],有助于提升城乡末端物流配送效率和效益。王坤、牛亚男将城乡配送网络渠道问题转化为带中转中心的运输问题,对物流需求量进行分析,构建了成都市城乡配送网络结构[25]。在网络节点优化上,沈苑构建了以城市配送中心为主节点的城乡农超对接物流配送的双向互动模式,城市配送中心控制配送信息,整合配送资源,这样能够有效地降低运营成本[26]。卢美丽建立了基于城乡物流一体化的,以网络成本最小为目标的连接城乡连锁超市店铺及配送中心的连锁经营配送网络体系[27]。为了加强城乡配送网络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商品的双向流通和提高共同配送能力,彭永涛等在城镇化背景下,构建了以配送成本最低,时间最短等多目标网络优化模型[28]。同时还基于超网络思想,构建了包含需求网络和供给网络的城乡配送超网络结构模型,通过分析子网之间供需匹配关系,优化配送网络的组织方案[29]。
4 研究评述
从研究现状来看,城乡物流网络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物流网络的构建及优化方面,以互联网视角、公共服务化均等视角来定性的探究城乡物流网络,同时也有基于复杂网络、轴辐理论、遗传算法、禁忌搜索等方法定量的研究。总的来说,对于城乡物流网络的研究已经具有相关理论基础与方法,但仍存在其他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1)研究内容方面。相对于物流网络的理论来说,城乡物流网络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城乡物流网络的构建及优化,偏向于解决网络的规划,缺乏城乡组织协调、运行流程等城乡物流网络内部问题的深入研究。其次城乡物流网络构建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城乡物流一体化,但在配送网络优化上对于满足城乡双向物流需求的情况研究内容较少,在这方面也可做拓展,真正实现城乡物流一体化。
(2)研究方法方面。现有关于城乡物流网络的研究大部分还集中于理论方面的研究,对于城乡物流网络构建之后的具体组织运作与实现方面还缺乏相应的实证研究。同时研究的视角比较拘束于背景,可以围绕目的性研究比如从区域协调、成本控制、资源整合等视角进一步研究城乡物流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