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材线虫防治防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2019-11-29李明
李 明
(贵港市港北区大圩镇林业工作站,广西 贵港 537100)
1 引言
松材线虫病也叫做松树枯萎病,是一种松树体内寄生了松材线虫而导致的树体死亡现象,是国际上公认的一种检疫性病害,俗称为松树癌症。松材线虫病具有致病力强、传播和蔓延速度快以及寄主死亡速度较快等特点,一般的松树感病后在40d左右便会枯死,而对于整片松树林来说,树林从染病到毁灭仅需要3~5年的时间。最早出现松材线虫病的国家是日本,我国最早是1982年在江苏南京发现的,随后逐渐在其他地区也出现感染该病的现象。
2 松材线虫防治防控现状分析
2.1 疫木清理方面
我国近年来在松材线虫的防控方面提高了工作强度,对发现疫情的林区以及疑似存在病情的病木进行标记,防治工作由具有专业技术的作业团队现场指导和开展采伐工作。指派专门的监督人员督促疫情防疫工作的开展,将枯木以及不能当成木材使用的树木砍伐后就地焚烧,而其他木材严格按照专家提出的安全利用方案运送至相应的木材加工与利用地。砍伐剩下的1 cm以上的枝桠、木屑等全部焚烧;枯树、病树的伐桩应尽量低于5 cm,并撒上生石灰,覆盖5 cm厚的泥土[1]。
2.2 隔离控制疫情
为了防止人为运输导致疫情传播,各地针对当地外运木材进行了专门的检疫处理,严禁感染疫情或疑似感染疫情的木材被运输至其他没有疫情出现的地方使用。此外,要求各地的林木管理机构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加强对出现疫情的林地的管理,防止出现偷砍盗伐的事件发生,从林木的源头加强疫情管理和控制。此外,对木材加工的工厂以及企业的木材进行检疫,木材运输至工厂或企业时,必须由检疫站的专业人员完成现场检疫与复检。
2.3 防治疫情传播的媒介昆虫
松材线虫疫情可由相关具有传导功能的昆虫传播,所以,需要加强这些具有疫情传播媒介作用的昆虫的防治,比如松褐天牛。各地林木管理与疫情监管机构组建专业的疫情控制队伍,对存在疫情的树木进行监控管理,针对媒介昆虫的习性设置诱杀器。针对疫情严重的区域以及松褐天牛密度较大的区域,需要设置更多的诱木、挂设昆虫诱杀器、施放更多的肿腿蜂,提高疫情防控中的媒介昆虫防治效果。
3 松材线虫防治防控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松材线虫防控缺乏系统性、持续性
虽然各地的松材线虫疫情程度、范围、面积等各有不同,但主要的防控队伍与防控主体多为当地的地方政府。当疫情发生时,便临时针对疫情加强防护措施建设,增强防护力度,而病情过去后,或疫情已经得到全面控制,疫情发生点全部消除甚至是已经没有疫情出现后,针对松材线虫的防控措施也逐渐被抛弃,防治疫情的相关设备也陆续废弃,疫情防治的激情以及主动性逐渐消失。当疫情再次发生时,再捡起相关的防疫措施,部分防疫办法已经被遗忘,或是在再次建立起全面的疫情防控系统时,疫情已经大范围扩散,使得疫情的危害变得非常严重。此外,部分地区的疫情范围与面积较大,仅依靠一两个单位开展疫情防治措施,在人员与专业技术上都有所欠缺,导致许多疫木、疫材的处理工作的实施变得非常困难,防治措施的动态监管效果也很差,部分地方出现疫情反复和交叉感染的情况。
3.2 缺乏多种形式的疫情防控措施
疫情防控中,针对林中出现的枯死松木进行砍伐,其中仅砍伐了疫情明显的松木,而对于疫情比较隐蔽的松木则缺乏有效的检疫措施,不能及时消除潜在的疫情隐患,导致松林间很快出现新的疫情感染源,疫情不断反复,治而不绝。尤其是一些媒介昆虫密度较大、沿河地带的松树林,疫情的传播途径较多、传播速度也非常快,使得疫情很快分散到附近区域,附近的松林区便会很快出现疫情。在媒介昆虫的防治中,许多地方只采取了诱杀办法,其一年的诱杀数量非常有限,能够取得的疫情防控效果也较差。
3.3 疫情防控宣传工作比较缺乏
由于基层林业站所管辖的范围多为比较偏远的山林地区,这些区域的群众本身素质不高,对疫情防控相关工作不太熟悉,重视度不高,所以疫情防控工作比较滞后。再加上管辖面积大,林业站的宣传工作比较困难,在宣传的方式上和途径上比较受局限,因此,宣传效果不好,宣传范围普及度不广,导致当地群众对疫情防控知识的认知程度较浅,不能很好的学习到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还有一些居民甚至有意识的去破坏林业站设置的昆虫诱捕器,导致许多防控措施难以落实或落实的速度较慢,防疫的效果也明显降低[2]。
3.4 疫木的合理利用途径较少
疫情防控中,对于感染疫情而枯死的树木,要么是就地焚烧,或者当做生活的木柴,而对于疫木能否在其他领域的利用研究较少。目前还比较缺乏科学的、具有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疫木利用办法,导致许多疫木资源被浪费,松林种植的经济利益也受到影响[3]。
4 增强松材线虫防治防控效率的策略分析
4.1 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
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动员社会群众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全面提高疫情的防控效果。政府应将自身的主导作用发挥到最大,建立长期、持续的疫情防控机制,并做好相关防控工作的交接工作,将松材线虫防治当作一项长期、持久的政府工作。政府部门指导相关的林木管理机构组建松材线虫防控专案小组,当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甚至表现出消除状态后,应对相关的药品、工具等进行统一存放和管理。定期巡查辖区内的松树林情况,加强出现过疫情区域的巡视,若再次出现疫情,便可以快速展开防控工作。
4.2 建立专业的疫情防控部门,适当隔离疫情
松材线虫的防治不能仅采取单一的办法,也不能一直沿用传统的防控措施,需要不断研究新的防治方式,不断提高对松材线虫的防控效果。因此,应当结合松材线虫的防治需要,建立专业的疫情防控部门,开展科学的疫情防疫办法。此外,针对当地的疫情发生情况,将出现疫情的区域加以适当的隔离,避免其他区域受到感染。常见疫情监测方法有如下几种。
4.2.1 地面人工调查
(1)定期巡查监测。疫情发生区以县(市、区)为单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每月对重点区域的松林进行巡查,凡发现松树有感病症状,立即取样分离鉴定,确定是否有松材线虫。
(2)定点监测。在疫情发生区边缘地带设置固定监测点,定期调查,发现松树枯死立即取样分离鉴定,确定是否有松材线虫。
4.2.2 诱捕器监测
于松褐天牛羽化期在林间设置诱捕器,诱捕松褐天牛活体进行监测。将诱捕到的松褐天牛成虫活体剪碎后用贝尔曼漏斗法进行分离,镜检是否携带有松材线虫。填写松材线虫病诱捕器记录表,将诱捕器诱捕松墨天牛和镜检数据整理记录、保存。
若发现松褐天牛携带松材线虫,应在诱捕点周围100~300 m范围内对枯死松树和濒死松树进行取样分离鉴定,确定疫情发生地点。严禁在疫情发生林分边缘使用诱捕器诱捕松墨天牛,防止疫情向外扩散蔓延。
4.2.3 无人机监测
对地面不易调查的高山密林地区,采用无人机技术进行监测,若发现不明原因枯死松树,根据无人机搭载的GPS采集的位置信息开展实地调查,确认是否发生松材线虫病。
4.3 针对疫情传播的昆虫媒介采取多种防治措施
在松材线虫防治中,针对媒介昆虫进行防治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减少松褐天牛的生存密度以及种群数量,使得松褐天牛对疫病的对外传播途径受到控制,从而防止其它区域出现疫情。为了提高昆虫媒介的防治效果,应采取多种诱捕和毒杀的方式,降低松褐天牛的繁殖速度与生存数量。
4.4 加强疫木利用途径与技术的研究
疫木不能被有效地利用导致许多木材的浪费,因此,我们需要加强疫木利用价值的研究,找寻疫木的利用方式。此外,对于出现疫情的地区,应加强木材砍伐的控制,采取当地木材当地处理办法,禁止木材的跨界运输,从而防止疫情扩散的可能。
5 结语
松材线虫的适应性较强,在我国各地的不同季节都有该病虫的传播,其适宜生长的气温为年均10 ℃以上。所以,在全国各地的松材林中均可能感染。各地区应该根据各区域的气候条件以及降水量情况,找寻最佳的松材线虫防治方法,各级政府应该高度重视松材线虫的防治防控工作,提高对线虫的防治防控效率,为松树的生长创造安全环境,从而提高松树种植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