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研究会共进的三十年
2019-11-29刘永志
文/刘永志
今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与开发研究会成立30周年,我到国家外国专家局工作也是正好30年。1989年那个时候,从学校分配到机关工作的人都要到地方、到基层去锻炼,所以,在国家外国专家局政策法规司工作了三个月后,我来到国家外国专家局的一个基层单位,时为中国国际人才信息研究中心,筹办《国际人才交流》杂志,并参与研究会的筹建工作,这是我与研究会的最早渊源。
亲历四个重大国庆日
1989年是新中国成立40周年,从1989年、1999年、2009年到2019年,我经历了四个大的国庆日。1989年国庆节前,国务院领导要求我们到地方、到重点工程慰问坚持工作的专家,那时我们见到专家和外国友人讲得最多的,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你们在困难时期和中国人民同甘共苦,中国人民对你们表示感谢,并永远不会忘记大家。
到了1999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时候,世界就要进入新世纪,中国忙着加入世贸组织,知识经济和全球化在世界兴起。全国上下对新世纪,对扩大国际交流、扩大开放充满了憧憬,那个时候讲得最多的是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外国专家都看好中国的发展。
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被派驻到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加拿大多伦多办事处工作。当时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北美大陆愁云惨淡,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中央和地方的招商引才项目、政策不断推出,全国上下信心满满。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举办了一个让世界惊艳的庆祝活动。尽管这个庆祝活动是在中美贸易战以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开始的,但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多年发展的辉煌成就,中国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人民对未来的信心已经在世界人民中展示出来了。尽管现在新征途上我们仍将面临各种各样的难题、风险和挑战,但是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前进的步伐。
我非常自豪,在工作的这30年中,经历过这几次大的国家庆典,见证国家的辉煌,感受到外国专家和国际友人对中国态度的转变。我们国家能有今天的强大,改革开放能有今天的成就,引进国外智力战线的同志们也付出了心血,这里面也有我们的汗水。
与研究会30年的缘分
我的老领导原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主任闭良干写过一篇文章,回忆了研究会产生发展的经过,确实,研究会凝结着国家外国专家局许多老领导的心血。记得我刚到国家外国专家局的时候,国家外国专家局首任老局长杨放之带着我跑《国际人才交流》杂志的题词,请习仲勋、荣毅仁、黄华、宋健、朱学范、雷洁琼、赵朴初这些老领导、老战友、老朋友支持。后来,《国际人才交流》杂志的创办,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都给我们题词。在当时,一个新的研究会、一本新的杂志能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和题词,对我们开展这项工作的同志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对我们去动员社会的力量是一个非常大的支持。
我在外专局的主要工作是从事政策法规研究。在研究工作上,我第一次写的文章就是谈国际人才交流应当法制化。因为恰逢1988年的机构改革,原中央引智办和原国务院外专局合并组建新的国家外国专家局,新设立了政策法规司。我认为,设法规司就是要推进这项工作法制化,要不然就不会成立法规司。所以,我在文章中写道,党和政府的各项重要工作都要贯彻依法办事原则,国际人才交流应当法制化,应当通过法制来规范、指引、宣传和保障我们这项工作,因为它不是一项权宜之计。
20世纪90年代初,第一次研究会组织征文,我写了一篇题为《试谈50年代中国从苏联引进专家的成就、经验和教训》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我谈到“教训”时认为,固然20世纪50年代引进苏联专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由于这项工作主要是建立在中苏两国政府互助友好协议的基础上,没有企业、社会的商业利益作为补充,所以国家关系一发生重大变故,很快就终止了专家合作,因此,这种模式有其脆弱性。联想到1989年我们去慰问那些在重要工程工作的专家时,我们说:“感谢你们能够和中国人民同甘共苦坚持工作。”专家说:“我们的政府也想让我们撤走,但是我们企业在这儿有商业利益,我们走了以后政府不会赔偿我们的损失,只要没有闹到我们这儿,我们就要坚持工作,这是我们公司的商业利益。”这使我认识到,商业利益,对于公司、对于留住人才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当然,现在来看,我们跟美国的商业利益也是很大的,但中美贸易战还是发生了。因此,光是有了政府意志和商业利益还不够,还要加上更广泛的民间的人民友好和理解,国家间的关系才更牢固。
研究会在1995年年底时,老领导带领我们起草第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引智发展规划。开研讨会的时候,我写的文章题目是“引进国外智力要为社会发展服务”。但当时涉及社会发展领域都是比较敏感的,包括环境保护、社会管理、司法人权保障等很多内容。我当时没有选热门的经济发展,而是选了这个题目,就是认为我们引智工作要开辟一个新的领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两条腿,不能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后来,包括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进入新世纪,历次的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国家的重大决策包括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等,研究会都号召会员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积极开展研究。
2018年5月,我写了一篇文章《听从新时代召唤 做好引才引智工作》,提出新时代要加强对长久以来制约引智工作创新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由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更高,引智工作的起点和要求也更高,新时代的引智工作不会一帆风顺,引进和反引进、遏制和反遏制、封锁和反封锁,各种可以预见、可能预见、难以预见甚至你预想不到的困难和风险都会发生,要提高警惕。也提出新形势下,要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建立防控机制,改进对宣传工作的管理,引智宣传要科学把握尺度、角度和维度。在热的情况下要有冷思考,这也是我们研究工作应当遵循的。我们做了研究工作,得出了一些结论,最后经过实践的经验能够站得住、靠得住,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成就感。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我目前所在的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已走过了34年,协会在海外建立了办事机构,形成了官民结合优势互补的引才布局。当然,在新的形势下,我们的工作理念、工作的方式方法都要有一些新的调整,这也是我们目前或者下一步需要继续研究的课题。
作为研究会的一名老兵,我非常荣幸地被大家选为副会长,作为新当选的研究会副会长,我想研究会的下一步工作,就是要尽快制定一个新的研究规划,五年的研究规划,重点就是面对实际问题,特别是在新形势下面临的形势、任务。现在研究机构很多、智库也很多,我们一定要抓重点,突出我们的主业、特色,产出高质量的成果。同时,研究会应当多为年轻人、新人提供舞台。当然,研究会也是一个实际工作者、理论工作者还有热心参与者的组织,也应当把活动办得红红火火,更具有凝聚力。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性任务,这是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举措。研究会的发展也要有一个比较好的治理体系,这样才能行稳致远。下一步主要还是要提高我们的研究能力,加强能力建设。在这方面,期望在新一届会长和领导班子的领导下,研究会的全体同志能发挥主人翁精神,做好自己的工作,发挥系统、地方和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使研究工作和引进国外人才工作再创一个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