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息肉的危害及对策
2019-11-29孙罡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编辑暖阳
科学生活 2019年4期
文/孙罡(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编辑/暖阳
息肉,是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后,人体黏膜表面长出的新生物。大家平时听到过的息肉可能有鼻息肉,声带息肉,胃、肠息肉,宫颈息肉等。胃、肠息肉是指胃肠黏膜表面长出的异常组织,较小时常无明显症状,一般都是在胃肠镜检查、胃肠钡餐造影或其他原因手术时偶然发现,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
胃息肉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腹隐痛、腹胀、不适,少数可出现恶心、呕吐。合并糜烂或溃疡者可有上消化道出血,多表现为粪潜血试验阳性或黑便。位于幽门部的带蒂息肉可脱入幽门管或十二指肠,出现幽门梗阻。生长于贲门附近的息肉可造成吞咽困难。肠息肉患者可能出现间断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带血,多为鲜红色。继发炎症感染可伴多量黏液或黏液血便,可有里急后重、便秘或便次增多。少数患者可有腹部闷胀不适,隐痛或腹痛症状。伴发出血者可出现贫血。不过,以上各种症状仅出现于少数患者,多数的胃肠息肉患者无明显症状。
然而,没有症状并不意味着无关紧要,部分息肉是癌变的前兆,尤其病理性质是腺瘤的息肉具有较高的癌变倾向和癌变潜能。炎性息肉、腺瘤及息肉形态的癌需要在内镜下观察并取病理检查以鉴别。
既然胃肠息肉有着潜在的癌变可能并且大多数时候并无症状,那么就需要我们定期到医院体检行胃肠镜检查。通过高清晰度内镜、电子染色和放大内镜以及超声内镜检测,能帮助诊断胃肠息肉并发现早期肿瘤予以及时的内镜手术,以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