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融合与电视新闻编导的思维创新对策研究

2019-11-29

科技传播 2019年15期
关键词:编导新闻节目电视新闻

高 川

媒介融合主要是指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通过新旧媒体间的协调配合及优势互补,呈现出更优质的传播环境。媒介融合对电视新闻节目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电视新闻编导需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通过自身思维的创新,实现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使其更符合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观众观看需求。

1 媒介融合对电视新闻产生的影响

从狭义角度而言,媒体融合可以看作是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通过两者的协调配合与优势互补,呈现出不同的媒体传播方式,有助于媒介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出现了较大的变化,需要电视新闻编导进行思维创新。具体而言,媒介融合对电视新闻产生的影响包括积极与负面两方面。

从积极角度而言,媒体融合可以看做是电视新闻发展的机遇。新媒体在电视新闻节目编导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新闻事件的线索的来源,信息传播者可以利用互联网、社交软件和电视媒体等渠道进行新闻信息的共享及传播,使新闻节目报道采用的素材更为丰富。在此基础上,新闻工作者可以根据采集的新闻信息,进行电视新闻节目的快速制作,确保在最短事件内进行新闻信息的整合与分析,提供高质量的新闻节目,有助于电视新闻节目收视率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编导需要注重新闻节目报道的全面性,避免电视呈现出显著的碎片化问题。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主要体现在服务功能这方面。从本质角度而言,电视新闻节目主要通过声画结合的方式进行新闻报道,向观众传达相应的信息。在这种信息传播方式下,观众仅是信息的接收者,只能够被动地接收电视新闻节目播出的新闻内容,而且电视媒体不支持与受众的互动。同时,媒介融合促进了网络新闻及手机新闻的发展,受众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新闻的浏览,还能够在网络新闻或者手机新闻客户端发表自己的评论,与其他用户交流,具有显著的交互性特征。由此可以看出,和新兴新闻获取渠道相比,电视新闻节目在受众服务方面存在较多不足。同时,媒介融合下的电视新闻节目普遍存在枯燥乏味的问题,尤其是在进行政治理论和国家政策的宣传中,很容易使读者产生被说教的感觉,难以发挥出新闻节目的服务功能,影响其可持续发展[1]。

2 媒介融合与电视新闻编导的思维创新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媒介融合会对电视新闻产生较大的影响,电视新闻编导具备的创新思维是电视新闻节目抓住机遇的关键。因此,电视新闻编导需要合理采用思维创新对策,保障电视新闻节目的可持续发展。

2.1 拓展新闻节目的播出渠道

在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下,虽然电视新闻节目的新闻来源更为丰富,但是新闻节目呈现出显著的同质化特征,电视新闻节目编导仍旧按照传统的新闻报道形式,进行新闻事件的介绍与传播,难以吸引受众,不利于电视新闻节目引导正确大众舆论功能的发挥。因此,电视新闻编导需要注重新闻报道播出渠道的创新,从不同角度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剖析,呈现出电视新闻节目的个性化观点,并采用多种新闻报道方式,进行新闻事件的描述及分析,从而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可看性,吸引更多的受众。

在此基础上,电视新闻编导需要将媒介融合下的直播引进到电视新闻节目中,由前方记者为受众直播新闻事件发生现场的状况。在媒介融合的基础上,电视新闻节目的直播画面更为清晰和直观,可以对观众造成较大的视觉冲击力,使其产生现场感,为观众提供新闻事件的第一手信息,满足受众对新闻事件的好奇心。比如,在“妮妲”台风登陆广州后,广州综合频道的编导组织记者去到户外开展直播报道,为观众提供了长达500分钟的户外直播,使群众能够掌握室外台风的实际状况,以此提高观众对新闻节目的关注度。

2.2 提高对受众需求的重视

电视新闻节目开设的目的是向群众传达新闻信息,群众是新闻内容的主要受众,其对节目的需求是影响电视新闻节目收视率的关键。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受众接受信息的渠道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电视新闻节目的受众,不利于电视新闻节目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一问题,电视新闻编导需要创新思维,提高对受众需求的重视,使新闻报道更贴近民生和民心。具体而言,受众需求的重视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与受众构建平等关系。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编导需要改变传统的说教式新闻编导模式,将受众看作是平等个体,通过新闻事件的报道与其进行平等的沟通。在此基础上,电视新闻编导需要贴近群众的生活实际,明确群众关注的热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新闻报道,为新闻节目吸引更多的受众。比如,在新个人所得税实施后,某编导将该政策作为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为群众介绍了新个税的更改内容,并引导群众合理开展税收筹划。上述新闻报道内容与群众的生活实际及切身利益联系密切,可以吸引较多的观众。

加强与受众的互动。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编导需要认识到信息传递的变化,正确看待信息传播中群众的角色,通过与受众的互动,为观众提供实用性与知识性兼备的新闻信息。同时,电视新闻编导可以在电视新闻节目播出期间开通群众评论通道,为群众提供评论新闻和发表看法的平台,并选拔优秀发言在电视新闻节目的下方滚动播出,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交互性。另外,电视新闻编导也可以将群众作为节目组的“记者”,采纳群众提交的新闻信息,增强电视新闻节目与受众的互动,使新闻报道更符合群众的生活实际[2]。

2.3 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有些电视新闻编导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节目编排和新闻报道,由于电视新闻编码缺乏严谨性,并未考察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就将其应用于新闻报道中,将会导致新闻报道为群众提供错误引领,不利于电视新闻节目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有些电视新闻编导为了提升新闻报道的可看性,在新闻报道中应用大量的新兴网络词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视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导致电视新闻过度娱乐化。针对这一问题,电视新闻编导需要创新思维,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在进行网络新闻素材的采集时,考虑其真实性和严谨性,避免错误新闻报道影响节目的品牌形象;在进行网络用语的应用时,电视新闻编导需要考虑新闻报道的语境,在确保网络热词与语境相符的情况下,应用网络用语,提升新闻报答的创新性。

比如,针对电视新闻节目中存在的网络词汇乱用问题,某电视新闻编导对节目组的新闻工作者开展语言培养,以此提升新闻工作者的语言使用素养,引导其正确认识网络用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结合新闻语境规范用语,在保障电视新闻节目权威性的基础上,提升其新颖性及趣味性。

2.4 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质量的提升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电视新闻编导需要创新思维,合理选择新闻报道的主题,优化新闻报道的内容,从而促进新闻报道内容的融合,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权威性,使其在竞争激烈的媒介融合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从新闻内容角度而言,电视新闻编导需要认识到电视在内容资源方面的优势,扩大新闻内容生产,将新闻内容进行整合及融合,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规模化效应;从新闻采编角度而言,电视新闻编导需要扩充新闻采编范围,将新闻采编人员的身份从信息采集者,转变为信息节点和信息解读者,使新闻信息整合为适用于电视新闻节目播出的内容,降低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成本,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集约效应,有助于新闻节目品牌形象的建设[3]。

3 结论

综上所述,媒介融合为电视新闻节目提供了发展机遇,可以促进新闻的传播,但是也存在新闻碎片化和缺乏互动等问题。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电视编导需要拓展新闻节目的播出渠道、提高对受众需求的重视、合理利用网络新闻资源、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从而吸引更多的受众,实现电视新闻节目的健康长久发展。

猜你喜欢

编导新闻节目电视新闻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方言新闻节目探索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技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