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航天科普传播策略探究
2019-11-29尹晓桐
方 圆,尹晓桐
航天作为我国高科技战略性产业,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的综合体现。随着军工国防科技的发展,深空探索工程、载人航天工程的推进实施,航天成为大众关注和热议的话题,航天科普也开始为人们所熟知和重视。早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曾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1]这一重要讲话,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我国航天科普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成为影响航天科普发展至关重要的力量。从科技传播的角度来看,传统的航天科普传播面临着信息流动效率低、与大众文化存在隔阂、临时效应明显、缺乏长效权威的航天科普传播平台等多种障碍。一直以来,受众对于航天的认知是“神秘的、高高在上的、不可触摸的”,特别是航天领域呈现的专业性与严谨性,知识门槛相对较高,让缺乏专业知识的受众群体难以理解其传播内容,进而产生一定的疏离感,更是加剧了航天科普传播的困难性。而新媒体的出现,则改变了航天科普传播的时空结构,建立了全新的传播范式,推动航天科普事业向着更为广阔的空间发展。
1 新媒体为航天科普传播提供了多种可能
1.1 从“线性式”到“裂变式”的转变
传统的航天科普传播是一种线性式的单向传播,圈内专家、科研人员是科学信息资源的来源,由科普人员或权威大众媒体进行“把关”或“议程设置”,将筛选出的科技信息,经传统媒介单向普及给大众。而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传播,是一种交互式、裂变式传播。受众可以自主地选择或检索所感兴趣的科普话题,并通过社交媒体进行沟通分享。在这种情境下,受众与传播者的身份不断相互转换,打破了以往的线性传播模式。这种新传播模式,为进行与航天科普有关的议题设置带来了启发,借助社交媒体优势及“核裂变”式的传播特点,可结合音频、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将高精尖的航天知识以形象化、人性化的话语表达,从而大幅提高了传播效率,有效促进广泛和深层次传播。
“月球车玉兔二号”的微博悄然走红,恰是借助新媒体以进行航天科普传播的成功范例。2019年1月3日,我国航天首次实现月球背面着陆,名为“月球车玉兔二号”的新浪微博开通。它被赋予呆萌的兔子形象,通过灵活化的互动和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在微博上传播航天知识,介绍探月进展,赢得了网友大众的喜爱,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为国内的航天科普传播带来了新的实践探索路径。
1.2 消解高精尖科技与大众文化间的隔阂,为专家学者与公众间对话创造手段
在我国传统的科学传播方式中,传播者通常以专业的、区别于普通大众身份的形象出现,因此在传播过程中,科学知识分子与普通大众之间的身份距离已然被建构,科学知识分子始终被置于“他者”的位置,难以让大众产生共鸣[2]。而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因共同兴趣和话题而聚集在同一网络空间平台,每个人都可以和科学知识传播者建立起即时互动。
对于航天科普工作者来说,其同时具备两种身份和背景,既是航天部门的科研工作者,又是网络社区空间的一份子,对科学文化与网络大众文化都有一定了解,从而可以借助网络语言与网络文化,将“高精尖的科学语言”翻译成大众所熟知的“网络语言”。在通俗易懂、轻松活泼的同时,又不失严谨专业、有理有据。这种科普解读方式,是利用新的科学传播话语体系,来打破科学家与大众身份界限的一种尝试,有效消解了高精尖科技与大众之间的文化隔阂,既激发了航天科普工作者传播与普及知识的欲望,又使得受众也通过即时互动和信息反馈,获取与共享知识成果。
2 新媒体语境下航天科普传播策略
2.1 开展全方位、立体的航天科普传播
“互联网+”时代,航天科普可以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实现科普资源的多元化应用,不断扩大优秀科普作品的共享范围。例如,构建集专业性与科普性于一体的航天科普传播权威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搭建知识资源库,及时发布新鲜、多样的航天科普知识,满足不同类型的受众需求。
美国国家航天局NASA在科普传播中,实行了“立体传播”,即“分众科普”。NASA的官方网站可以看作是一个航天科普的全媒体网站,其官网上特别设立了针对不同受众群体的内容导航路径,既包含针对儿童受众设立的虚拟航天俱乐部,主要以动画和线上游戏为主;又包含面向媒体受众的滚动新闻、相关视频及资料文件;还包含面向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为其提供教学资源等。同时,在产品呈现方式上,也不仅局限于文字,相关科普视频、音频等时常被字幕组、科普工作者翻译成中文后在国内各大社交媒体上广泛流传。此外,还有一些线上实验、互动游戏等新颖有趣的科普形式也在网络平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可以看到,“分众科普”的优势即在于可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传播,面向不同的受众群体,展开不同的新媒体手段,从而有利于形成多层次、立体化、多元化的科普传播体系。
2.2 创新科普传播形式,发挥最大传播效果
目前,直播技术、VR/AR虚拟现实技术蓬勃发展,可将这些最先进的技术手段与航天科普相结合,在传播过程中增强在场感和互动性,或联合外部互联网公司、动漫公司进行跨界合作,共同开发科普游戏、科普App应用等。以北京海鹰科技情报研究所航科公司为例,其在科普动画、科普纪录片等影视领域以及AR/VR动感体验等文创活动方面有过多次成功的尝试,例如其品牌旗下的“万户飞天”IP文化产品系列便是围绕中国古代航天第一人的精神内核,深入挖掘、精心策划而形成的一套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文化产品,由此衍生的《万户飞天》动画短片、“万户飞天”VR动感体验产品等,均获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和社会反响。
在创意传播方面,美国宇航局NASA也有过多次成功的尝试。2019年5月,NASA“洞察号”火星无人着陆探测器再次飞往火星执行任务,为了给予民众亲密接触火星的机会,NASA在全球范围进行了姓名征集活动,民众可通过网站报名,获得一张写有自己名字与唯一编号的“登机牌”,让自己的名字随“洞察号”携带的微型芯片一同登上火星,展开一场虚拟的太空旅程。这一活动共征集到了240多万人的名字,“洞察号”因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受众也对火星探测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这种极具趣味性的互动性传播方式,值得我国航天科普借鉴。
2.3 引入“云科普”概念,建立虚拟航天科普展馆
所谓“云科普”,即将线下的科普平台或科技场馆、博物馆数字化,实现与移动城市的对接,开启三网融合时代科普资源在教室课堂、赛博空间、移动传媒等的综合性全方位应用[3]。其可以让既往神秘莫测的传统科技场馆以走下神坛,鲜活生动地展示在渴求科普知识的公众面前。
随着全景技术、VR/AR等虚拟现实技术的日益发展,具体到航天科普领域,也可以深入研究线上科技展馆的设计模式,以手机移动端为切入点,开发相应程序,结合最新技术,为受众构建具有我国航天文化特色的,可获得临场感、参与感的航天网络展馆。
2.4 打造航天科普新媒体专业团队,促进航天科普产业化发展
航天科普人员作为科普传播新形态转型的重要力量,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积累、互联网知识储备,并了解媒体传播理论,熟悉新媒体营销方式及手段。一方面,航天科普工作人员要掌握新媒体的特点,在及时互动中了解受众的关注点和需求,为进一步的科普知识传播和营销打下基础。另一方面,随着传播手段日新月异的发展及受众的细分,要采用受众喜闻乐见和易于接受的方式,让他们有兴趣、看得懂,愿参与、乐参与。同时不断创新科普宣传机制,建立起更加广泛的宣传渠道,通过开发航天文创产品,更好地促进航天科普的产业化发展。
3 结束语
航天科普传播,本质上也是一种航天文化的传播。新时代的航天科普传播,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在新媒体语境下,只有实现新媒体与航天科普传播的良性联动,才能够提升影响力,促使航天文化深入人心,实现航天科普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