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作用
2019-11-29徐文利
徐文利
基于整体的企业发展方向,围绕企业的整体前进组构,内部应建立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统筹系列的企业运行项目,了解各个项目的运行环节,预设分析企业预算的相应指标和控制状态,了解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经济风险,从而能够采取与企业发展目标相契合的预算编制、运作模式,开通企业的经费处理新形式,延伸预算触角去企业寻找市场商机,也避免企业急于求成影响资金链的运转,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完善成本控制体系,帮助企业找到可持续发展路径。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特征
(一)预算规划
预算分为两个部分“预”和“算”,预先了解市场需求,根据需求预算企业相应活动经费,并细分,根据预算细分可以知道每一个项目预算数字后面的动作,知道哪些是必须的,哪些可以舍弃从而控制成本的,算出与企业经费能力相契合的财务数据,构建合理的财务流程,令规划具有完整性与可行性。
(二)部门沟通
预算不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要求,预算在执行中还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当前一些企业将预算直接均抛给财务,结果在执行中,各项目经理不关心预算数据,他们更加关注自己研发的产品及项目,当实际数据与预算数据偏差较多进行控制时候,问责说不出来,所以不仅仅是财务人员关心,全员都应该关注预算,一起来控制成本。部门之间的沟通才能够让预算落实,促使企业构建有机的整体,形成良好的预算执行监督体系。
(三)定量描述
预算预知未来,回顾项目历史,预算能够了解整体成本、利润之间的关系,分析哪些项目更加适合企业推进,哪些项目适合企业二次开发,哪些项目的利润点不高,市场成本增大,每个预算数据代表项目的一个动作,从而帮助企业定量规避风险,寻找合适的经营目标。
(四)市场动态
当今这个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预算需要灵活调整,一些财务老员工如果编制了多种预算模块,就打算照搬照抄套用其他的预算编制方法,没有集合市场需求变化,从而导致企业不适用,预算不能很好指挥企业方向,失去判断标准。预算要不定时掌握市场动态,具有合理的市场预测波动计算能力。即使出现较大的市场变化,也能够在预设的区间中减少企业经费投入风险。如我们是做民政业务的,年前经过了解根据各民政需求编制了预算,相应成本费用进行匹配,但到执行时候政策变动,所有软件平台要实行省统一,我们如果不去了解市场动态进行调整预算,会造成不必要的成本开支,如开始预算项目比较多需要人员,但项目一下子失去就没必要再招。再配如现在谈论多的中美贸易战,华为就做出了很好的预判能力,没有被市场变化而击垮。
二、全面预算管理对于企业成本控制的积极作用
(一)在企业中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增强企业的战略管理能力
全面预算可充分了解企业的组分,明细企业当前已经套牢的经费项目,了解还仍旧在流畅运转的资金状况,结合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充分感知预算的范畴,始终围绕企业的发展规划,而实行财务预算,如预算结果与企业的经费能力相距甚远,要么寻求预算的其他形式,对项目技术与工作工艺进行整改,缩减预算成本,要么放弃项目运作,改选其他企业能够承担的运营任务,可令企业具体结合自身的状况,实事求是的展开预算分析,既不失掉机遇,同时也不能“一口吃成胖子。”如我们企业改变战略投入养老运营项目中就分别对每个项目进行预算成本,分析项目可行之处,为决策提供方向。
(二)在企业中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提高监督与考核效率
预算编制能够全面衡量企业的发展状况,预算本身就是围绕企业的对应信息材料展开的问题核算,也能够相对的契合企业的各项评估指标,让多个部门、多个责任人充分的被监督,在预算的形式下更加客观、具体的衡量员工绩效、部门所属绩效成果,让考核绩效结果按照项目预算的系统化推进而施行细分,对应并嵌入相应的考核条件、标准、要求当中去,方便企业更加合理的核对员工的工作能力,了解企业整体上的生产力。企业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反馈,可以从中发现工作是否落实,是否到位,从而及时改正,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引起不必要成本开支。
(三)在企业中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有效利用企业资源
全面管理预算可将企业现有的资金进行合理的配置,在各个不同的企业经费支出层面,减少额外的支出浪费,将企业的经费划成等分,构建更加符合企业的配置形式,减少企业内耗,提升对重点项目的资源配置能力,从而有效的整合企业的内部资源得以发展。如推进预算可以满足人员调度,更好控制人力成本。2019年5月13日全国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工作座谈会在宁夏银川召开,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王建伟作题为《扎实推进工业信息安全和电子认证工作 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的专题报告,对不断提升工业信息安全综合保障能力提出了要求,那么企业在预算中应在信息安全的经费投入、资源配置上加大力度,了解国家的相应指标要求,有助于企业配置的优化。
(四)在企业中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企业当前面临着社会多个层面的经营风险,规划企业发展,并在发展计划中展开风险评估,这都离不开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可以从不同的视域出发去分析企业当前面临的风险点,如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企业建立可持续增长模型控制风险:成可持续增长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权数。该模型为全面预算的编制提供了指标约束。其中,“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为经营预算提供约束;“收益留存率×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权数”为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提供约束。
三、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提高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
(一)重视预算组织的构建
编制预算应有一定的组织性,一方面是人员的组织,一方面是企业的项目与市场的数据库组织,一方面是编制模式的组织,具体结合我国的法律规定、市场的动态状况,编制出与时俱进的预算细则,可采取企业的奖惩措施,秉持“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形式展开全面预算。
(二)保证预算编制程序的科学化
预算编制应有一套程序化,首先对本企业内部的整体资源进行梳理,了解可提供本年度与本季度支出的预算总体数额,分析近期企业的任务工作量与时间安排,了解项目的侧重点,并对于轻重缓急的工作任务又具体的预算分析,核对每一项工作中的大概所需,编制和执行均应进行问题汇总,追踪预算执行状况,考核资金的最终利用结果,尤其对于人力经费、公共经费应细则化,具体的度量其应用有效性。
(三)注重企业全面预算监督
了解我国财政部门相应的政策要求,结合区域化的经济实力。分析当地的宏观经济发展体系,上报后按照有关部门的采取预算控制数进行计算,预算中应包括弹性信息,以避免成本的上下浮动,涵盖滚动预算以及概率预算、零基预算,构建一个系统的预算体系。
四、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全面预算较为复杂、系统,公司的预算不管有多少创新想法,都应结合企业的实际量力而行,围绕企业的发展不断的完善和补充,在预算上不能过于注重成本管理而忽视可行性,避免以次充好,而后预算应能够客观额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状况,而不是简单的财务管理,要上升到企业的整体管理细节,让预算成为企业评估的重要指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成本的支出与利用途径应是可控的,这就需要财务管理中注重预算编制、分析、执行,结合全面预算管理形式,综合考量预算要求,兼具预算的多功能,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激励员工、落实责任、合理评估,强化企业内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