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干线公路安全优化技术评价
2019-11-29梁超
梁超
山西省交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0
1 普通干线公路路线安全的概述及其影响
1.1 普通干线公路路线安全的概述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脚步的深入,公路作为我国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的频率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是,公路里程不断增长以及公路等级不断提高为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由于交通事故的频发,也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尤其是近年来,由于普通干线公路设计环节重视程度的不够所造成的交通事故伤亡比例的大幅增加,让人们不得不开始正视普通干线公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交通安全问题。由此,研究如何降低普通干线公路因设计安全性不足所造成的交通事故成为了我国普通干线公路研究的重点[1]。
1.2 普通干线公路路线安全设计的安全影响
对于普通干线公路来说,设计方案的优劣不仅仅局限于工程造价这一方面,设计方案的安全性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干线公路的实际行驶运营情况,尤其是在实际的行驶过程中,道路交通事故往往存在很大的偶然性,但是,根据大量调查结果可以发现,截至2017 年我国干线公路因机动车驾驶人员自身原因造成的事故数量占据了85%以上、非机动车因素占据了4%、道路原因占据了0.2%,从而可以认为,公路中设计因素的失衡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公路的安全性状况造成影响。
2 安全优化方案评价思路
现有的评价方法主要是基于交通事故数据和经济损失的评价,虽然评判效果较为直接,说服力强,但需有详细的交通事故、经济损失和经济收益调查数据,在无法获取这些资料时,无法得出明确的评价结论。本文拟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评价层次结构模型,步骤如下:(1)建立方案,选择评价层次结构模型;(2)构造判断矩阵;(3)计算单一准则下,各要素的相对权重并做一致性检验;(4)计算组合权重,并做一致性检验,确定方案优劣顺序;(5)确定最终的方案。基于层次结构模型,在充分分析方案选择评价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待选方案选择评价思路[2]。
3 安全优化方案选择评价算法
3.1 二级指标的权重向量计算
对应“人的安全管理”、“交安设施的应用”、“接入管理技术的应用”、“平交渠化和主辅路断面应用”、“空间视距优化技术的应用”5 项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的判断矩阵分别为C1、C2、C3、C4、C5。运用判断矩阵计算权重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出各项二级指标权重向量。
3.2 结构模型中间层指标权重向量计算
层次结构模型的中间层指标(一级指标)对于目标层的判断矩阵为C。运用判断矩阵C 计算权重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最终得到基于6 个一级指标(h1~h6)的权重向量如下:H=(h1,h2,h3,h4,h5,h6)=(0.0492,0.0894,0.1518,0.1757,0.1289,0.405)。
3.3 各方案的组合权重计算
方案的组合权重计算步骤为:(1)由目标方案层的6 个单一准则下权重向量构成单一准则下目标方案层权重矩阵;(2)模型中间层指标权重向量乘以单一准则下目标方案层权重矩阵,得到各方案的组合权重向量;(3)计算出目标方案层中各方案对目标层的组合权重向量M 后,方案的优劣顺序即可以按照向量M 中权重值M(ii=1,2,…,m)大小排列,其中Mimax 对应的方案即为最优方案。
4 普通干线公路线路安全设计评价体系的研究
随着我国针对普通干线公路线路安全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普通干线公路设计者们逐渐重视到在实际应用环节中,针对安全设计工作的评价体系构建,不仅仅能对后续普通干线公路的线路安全提供帮助,同时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我国普通干线公路的发展。截至目前,我国常见的普通干线公路设计安全评价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即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其中,主观评价是由普通干线公路的建设管理人员所从事的、通过针对普通干线公路设计环节的各项参数、指标等进行主观评定而做出的系统性评价,常见的主观评价方式有专家评价法和环比评价法等方法。而客观评价,则相对更加倾向于根据实际设计过程中参数和标准的改变来进行工程中相应指标的恒定,从而得到相对客观的干线公路设计评价体系,这一模式中相对比较常见的评价模式主要有熵值法或离值恒定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虽然各种有各种的优势,但是如果单一的在实际的操作中应用一种模式会致使评价的结果相对更加片面,从而影响实际的设计结果,所以,就目前来说,我国大都应用上述两种模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有关干线公路线路安全设计的评价工作[3]。
5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道路体系建设的脚步也愈发的积极起来。人们逐渐重视到在建设过程的同时,安全设计对干线公路所带来的积极影响,由此,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所建立的、具备专业性能的普通干线公路线路安全设计成为了我国未来普通干线公路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大环境背景,对于我国普通干线公路体系来说不仅仅是发展的新机遇更是发展的新挑战。紧握机遇结合我国自身普通干线公路发展的特征,逐渐成为我国道路建设工作人员研究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