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研究*

2019-11-29孙大铭张政梅刘洁柴琪

科技与创新 2019年15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设置院校

孙大铭,张政梅,刘洁,柴琪

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研究*

孙大铭,张政梅,刘洁,柴琪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基于智能制造类企业的生产特点,研究分析高职院校专业结构失衡原因,根据智能制造背景下产业结构变化和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特点,探索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有效举措。

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设置;专业结构失衡

1 引言

智能制造是先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集成的产物,和传统制造相比,智能制造的制造流程、生产工艺和管理模式将发生根本性变革。智能制造是国家近几年的主攻方向,自2015年国家正式提出“中国制造2025”[1]的重大战略部署以来,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国家针对职业院校,前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2]《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各省也结合自身经济发展情况相继出台《关于办好职业教育的十条意见》,这些政策为高职院校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高职院校为智能制造背景下人才培养,特别是专业建设做了大量探索工作,但大部分高职院校仍然存在智能制造专业设置不合理、不能对接智能制造要求的岗位能力、与产业结构[3]吻合度不高等突出问题。

2 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受国家战略方针、区域经济结构等外因和高职教育发展模式、培养目标等内因的影响,存在以下问题。

2.1 高职院校学科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

由于中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参考本科教育的模式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都是依据上级制定的目录,但本科教育与高职教育有很大的区别,产业发展对高职教育有很大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要求高职教育要有良好的动态相应特性,但很多高职院校没有专门设立相关部门去研究产业调整和高职专业的关系来优化招生计划和专业设置。另外,在学科专业设置上,一些高职院校重申报、轻建设,重外延发展、轻内涵改造,新建高职基本按本科模式在办专科专业,专业的整体水平不高。部分高职院校过分追求“大而全”的发展模式,脱离实际,不顾自身接收能力,片面扩大招生规模,任意扩大相关专业的招生人数,造成专业之间比例失衡、学生培养质量差的现状。

2.2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没有对接智能制造岗位要求

以前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时,以培养专业技术为主要目标,特别注重学生一技之长的培养,但智能制造背景下,知识领域深度融合,特别是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4],AR技术、AI技术、3D打印、无人驾驶技术、工业机器人、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融合更新迅速,加速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制造业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也对产业人才的综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智能制造背景下,制造类企业中一线技术工人和研发设计技术人员的岗位能力将发生革命性变化,而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一线技术工人。随着机器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一线技术人员的大部分操作内容将被智能机器取代,一线技术人员的岗位内容转向智能机器维护、智能设备调控等[5],智能化、集成化和网络化的生产特点对一线技术工人的综合能力特别是信息处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大部分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时,并未真正做好学科交叉融合,很少以培养一专多能的“T”型复合人才为目标,所以很难向智能制造类企业输出能对接岗位要求的一线技能人才。

2.3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吻合度不高

区域产业结构决定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往往考虑地域因素,不同地域的产业结构不同,不同的产业结构提供不同层次和数量的工作岗位,直接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结构,因此决定了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另外,区域产业在某个阶段优先重点发展的产业决定高职院校专业的调整方向,高职院校应据此合理设置本校专业,适应区域人才的培养要求。

区域劳动力结构反映高职教育能否适应产业结构发展情况。中国很多区域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就业人员主要集中在建筑、房地产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和技术水平低导致农民工等一般人力资源出现“用工荒”,大学毕业生却“就业难”的怪象。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建成良好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机制,未能深入研究分析产业结构和高职院校专业结构失衡原因,很难根据产业结构变化和专业结构调整的特点提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有效策略。

3 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优化策略

3.1 优先建设与升级改造并举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发展壮大网络经济、高端制造、生物经济、绿色低碳和数字创意五大领域[6],超前布局空天海洋、信息网络、生物技术和核技术领域一批战略性产业,打造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源地、集聚区和特色产业集群。各省市根据《“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结合自身特点和发展现状,提出自己的“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如江苏省提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产业技术、高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山东省提出重点发展数字创意产业、绿色低碳产业、现代海洋产业、高端装备产业等。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深入研究国家战略,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和自身优势,靶向建设新兴专业,应避免类似专业重复建设,停办与产业结构不匹配的专业,结合新兴技术升级落后产业发展的专业,保留现有招生难但有市场需求的专业。智能制造是学科融合的新型制造模式,高职院校设置专业应基于智能制造企业的岗位能力需求,打破原来的专业构架,实现传统专业升级与新专业开设并举,按照智能制造类企业的产品制造过程,重组和新增专业教学内容。

3.2 根据自身办学条件,打造基于智能制造的专业群

产业结构决定就业结构,就业结构又决定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为满足经济发展对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人才需求,对接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迎合智能制造发展的要求,高职院校应该结合产业结构变化,合理设置专业结构。由于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一定的周期,特别是基于智能制造的背景下,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必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和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通过传统专业升级、新专业增设等方式适度超前产业结构调整专业设置。避免急功近利,片面追求做大,发挥特色专业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开发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接的优质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一流实训基地、开展多层次立体化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等途径打造基于智能制造的特色专业群。

研究分析产业结构和高职院校专业结构失衡原因,借鉴国内外高职教育专业设置机制的成功经验,根据相关理论和专业结构调整的历史逻辑,提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有效策略,健全专业调控机制。

3.3 构建全方位的专业质量研究体系

高职院校应坚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宗旨,以实训基地和培训基地为平台,发挥院校资源优势,构建开放式的社会服务体系,为区域智能制造企业提供人才培养、技能提升和先进技术服务。

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时,应坚持“政府顶层设计,院校自主调整,社会长期监督”的理念,政府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特点为高职院校发展提出合理性建议,高职院校结合自身优势调整专业结构,社会根据毕业生就业情况及时反馈专业建设效果。这样,才能发挥政府、高职院校和社会的角色优势,找到政府设计、高职院校调整和社会监督的契合点,保证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应坚持“闭环控制”,以专业课程评估、教学质量检验、学生学业评价、用人单位满意度评价、毕业生跟踪调查等为检测工具,构建全方位的专业质量研究体系,才能保证专业建设的质量。

4 结语

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依然任重道远,仍需在多方面改革升级。在未来新一轮智能制造发展中,高职院校应以质量变革为核心,着力优化专业供给结构,坚持“靶向”调整专业设置,优化基于智能制造的人才培养模式,立足高端抢抓机遇,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智能制造教研样板”,为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提供人才库,促进中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1]周兰菊,曹晔.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制造业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J].职教论坛,2016(22):64-68.

[2]袁俊,彭宽栋,胡冬生,等.基于技术创新的高职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路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9):72-76.

[3]周静.智能制造背景下江苏高职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策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5):51- 54,80.

[4]戴勇.适应智能制造发展的高职专业建设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5(5):1-3,16.

[5]张福荣,章勇.智能制造背景下服务地方企业的高职制造类人才培养方案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13):69-71.

[6]张慧青.基于产业结构演进的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7.

G710

A

10.15913/j.cnki.kjycx.2019.15.001

2095-6835(2019)15-0001-02

孙大铭,男,工学硕士,助理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设计与制造。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2017年度重点资助课题“现代学徒制与企业新型学徒制实践比较研究”(编号:ZZ2017022),主持人为崔秋立;山东省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科研重点课题“新型学徒制实践与发展研究”(编号:RSJY2017-Z033),主持人为崔秋立;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悉尼协议》范式下高职教育建设与实践研究”(编号:2018RW12),主持人为张政梅

〔编辑:严丽琴〕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设置院校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ControlUWP 让Windows 10的设置更方便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栏目设置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