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音乐文化教育对社会功能的提升

2019-11-29郭婧雯

活力 2019年20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素养情感

郭婧雯

(蚌埠学院,蚌埠 233000)

引 言

音乐文化是能够真实地反映出一个国家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各国家之间可以通过音乐文化更直接的感受和交流,体现世界文化之间的差异。传播音乐文化的重要手段,就是音乐教育,将一定的音乐文化形式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传授。不难看出,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相互依存,以音乐文化的传播为基础的现代音乐教育,其社会功能不可忽视。

我国的音乐文化从古代流传至现代,被冠之以“礼乐之邦”。通过校园、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的音乐教育,使得音乐文化得到广泛的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中国源远流长的音乐文化,音乐教育在音乐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寻找到了其存在的价值。在未来的音乐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构建以文化为基础的音乐教育,挖掘音乐的艺术魅力,弘扬我国的音乐文化。

一、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

(一)音乐文化

音乐文化是伴随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产物,有着极其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广泛,独树一帜。

音乐文化,属于艺术教育中的精神文化范畴,以文化概念为基础来认识和研究音乐,赋予了音乐一定的文化意义,解决了传统的通过音乐经验来认识和研究音乐所带来的弊端。

广义的音乐文化是被一定社会人群共同拥有的,通过后天学习掌握到的与音乐有关的物质、精神和制度三个层面的所有活动;而狭义的音乐文化,是通过后天学习到的音乐观念和音乐活动行为,属于广义音乐文化中的精神层面的文化,被一定的社会人群所共有,这种音乐文化散发着强大的艺术魅力,能够帮助受教育者创新人格、提升专业素养、培养创新素养。

目前大多数音乐领域专家在音乐文化和音乐教育方面的研究,其实质就是在研究广义音乐文化中的精神层面文化。

(二)音乐教育

广义的音乐教育指的是一种无意识的教育行为,它来源于人类的生产生活;而狭义的音乐教育针对性较强,包括校园音乐教育、家庭音乐教育以及有组织的社会音乐教育。可见,狭义的音乐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行为。近年来,人们逐渐将目光投向了音乐教育,开始重视音乐文化艺术魅力给人们带来的积极影响。

二、音乐文化的艺术魅力

(一)受教育者接受音乐教育对人格的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对培养受教育者的人格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使得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通过优良的人格取得优异的成绩。良好的音乐文化教育,可以促进艺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在陶冶情操、提升思想意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受教育者接受音乐教育对专业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专业素养是对于社会人培养中的核心要素,通过专业音乐知识的培养,能够帮助其获得一技之长,在该领域凸显自己,增加个人自信心。而受教育者通过艺术形式的音乐学习,能够让长期处于紧绷状态的大脑得到短暂的放松,同时还能达到开发智力、挖掘潜在创造能力的目的,使受教育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有益于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

(三)受教育者接受音乐教育对创新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创新素养是当代社会人最突出的素养,通过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思维,可以使其在各个领域发挥自身的价值。人类的思维活动分为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两种,前者与其专业素养相关,后者表现的则是其生活素养,包括以音乐为代表的艺术素养,两者相互渗透、密不可分。创新素养的培养,是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统一的表现,因此,只有将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完美融合,才能够使其创新素养得到培养和锻炼。

三、重视作为文化的音乐教育的发展

音乐文化教育能够将悠久的音乐文化以教育的方式保留和传承下去。音乐文化教育研究者将音乐文化的内容进行筛选和整理,并通过校园、家庭和社会这些教育途径,进行音乐文化教育,实现了通过音乐教育传承和发展音乐文化的根本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在对音乐文化进行教育筛选和整理的过程中,不仅要结合受教育者的心理和生理发展需求,而且还要符合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需求。因此,音乐教育的内容和模式不能一成不变,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针对性地使受教育者通过重新架构的音乐文化教育内容,学习到音乐文化的精髓,使音乐文化体系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得到传承和发展。在对音乐文化教育内容和模式不断更新完善的过程中,可以丰富音乐文化的内涵,使古老又富有现代气息的音乐文化保持生命的活力。

目前,我国的音乐教育,仍处在重视音乐技能教育,忽略音乐文化教育的阶段,这使得许多的受教育者对传统的音乐文化知之甚少,对受教育者的创造力的发展和音乐文化的传承造成了巨大阻碍。因此,我国音乐教育应该更多的以发达国家为标杆,逐渐将对音乐的美育和技术教育目标转向对受教育者的文化教育方面。比如,在美国和德国早在20 世纪60-70 年代就已经将重视文化中的音乐作为音乐教育的目标。我国在音乐的教育方面,无论是专业的音乐教育还是公共的音乐教育,都应该注重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积极构建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体现出中华民族独有的气质和中华文化素养,将包括音乐、文化等方面的文化培养,当做建立母语教学体系的基础,促进音乐文化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的传承与发展,使音乐文化的艺术魅力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

四、音乐文化教育对社会功能的提升

音乐文化教育的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音乐文化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甚至于可以说,人们生活的世界是充满音乐的世界,没有音乐的社会是不存在的。由于人自始是社会群居的,所以天然地倾向于同社会、同他人取得和谐,音乐是沟通和交流的方式。音乐不仅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人类理想的体现。音乐文化教育对社会功能的提升表现在:

(一)净化心灵

音乐以音响的魔力作用于人的情感,引起联想、想象、激动、共鸣,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使人们接受某种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意识观念的熏陶渗透,可以超越现实,从而使人们达到崇高的思想境界。

(二)调节情感

音乐是人们的精神世界中极为重要的部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通过聆听音乐,使人们的“音乐的耳朵”能对大千世界有敏锐的感受力、观察力,甚至具有对声音选择、筛选的能力。音乐可以诱发人的内在的感情,触发人们内心积极情感。使消极的性情感得到宣泄。

(三)振奋精神

音乐可以组织和协调社会成员的意志行为,传达与交流社会成员的思想感情,从政治态度、伦理道德等方面对人产生影响。

(四)信号象征

如国歌,它所营造的是代表一个国家尊严及民民族情感的象征。军歌、校歌等同样如此。

音乐文化教育的社会功能体现在音乐能培养人的感知、想象、直觉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人的情感体验能力、情感调节能力和情感传递能力,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结 语

总而言之,我们只有将音乐文化教育作为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前景中的一部分,才能使音乐文化得到完美的诠释,促进音乐文化的发展,没有以文化为约束的音乐教育就像无根之水,无法长久。所以,只有明确音乐文化和音乐教育之间的关系,建立以文化为基础的音乐教育模式,才能发挥音乐教育本身的价值,在促进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将音乐文化的艺术魅力发挥到极致。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素养情感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集合学习中的数学素养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初探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强化家庭教育 提升家长素养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