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

2019-11-29张铁梅

活力 2019年20期
关键词:党务党的领导党组织

张铁梅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灵武 751400)

新时代,国企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国有企业生产运营和改革发展面临许多新挑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有企业及所属基层单位虽在深化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方面做了大胆探索和实践,但就党的建设要求而言,特别是基层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问题,解决得好坏会影响到企业整体工作,着重表现为“四化”。

(一)党组织地位“弱化”

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坚持党的领导认识不够,仍习惯把经营当主业,把党建当副业,以一切服务“中心任务”为名义,自觉“靠边”。工作体制上,本应由党委会决策的内容,采取了联席会议决策,虚化、弱化了党组织的地位;工作机制上,党委融入中心工作的制度不健全,职责虚化,更多地停留在做政治思想工作层面,没有真正融入到经营管理环节中,有时候出现被负责的问题。

(二)企业党务政工队伍“简化”

一些单位在机构人事改革中,一味压缩党群机构配置职数,党纪工团合众为一,配置区区数人,业务严重叠加,机制对接不顺,党群业务人员工作千头万绪疲于应付;有的单位把党支部书记等政工岗位当做“安置型”岗位,党支部书记多为年龄较大或身体不好的生产干部出身,限于专业、年龄因素,对履行党务职责动力不足、方法不多,工作多无起色。

(三)思想认识“淡化”

个别基层党组织对加强企业党建和从严治党的认识不足,对党组织的职责定位不准,要么以“不添乱”为由,在企业发展建设中袖手做旁观者,要么想办法体现“存在感”,一天到晚琢磨些“锦上添花”的所谓“党建品牌”,忙于一些不切实际的工作创新,不注重党组织作用发挥,使党建工作成为“看起来很美”的摆设而为广大职工诟病。

(四)党员管理“退化”

有的基层党支部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上,标准不够高,管理不够严,致使党员“一朝入党,终身不问”,长期游离于组织生活之外。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重视不够,意识不强,不按时过双重组织生活,身份意识、理想信念逐步退化,组织观念淡薄,纪律松弛,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

二、对策和建议

(一)抓好顶层设计,从队伍建设入手夯实党建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有企业改革首要一条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否则就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宁煤集团是一个有着60 年发展历史的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历史悠久,积淀深厚,也是宁夏国企党建的一面旗子。但随着近10 年企业迅猛发展,旗下新建单位不断增加,从全公司范围来看,所属各单位党建工作发展还不均衡。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老矿比新矿党建基础扎实;二是党务专业水平高的书记或组宣科长所在单位党建基础扎实;三是行政支持好的单位党建基础扎实。这几个变化实际都聚焦一个问题,那就是党务工作者的培养选拔、使用及职业发展的问题。从大量基层调研和基层党务工作者建议情况梳理,改善和加强党务人员队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顶层设计党务工作人员选配办法,规范其准入条件,比如学历、专业、年龄、任职经历和考核考察(甚至考试面试)等。因为党务工作毕竟是一门专业性比较强的岗位,不是派谁都能干的“万能型”岗位,大量的生产干部进入党务工作队伍,有的不会干,有的动力不足,还有的文化层次较低,甚至不会使用电脑,对业务的学习消化都存在很大问题,会在整体上拖低党务工作队伍素质。要在党务工作者选拔上坚持标准,提高门槛,促进党务干部专业化、年轻化,优先保证队伍素质。二是要加强党务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公司党委要统筹教育资源,每年分期分批对党务工作人员按业务进行归口培训,年度进行过关考试、业务考察等,建立党务人员退出机制,对年度将考试考察结果末尾者进行淘汰,用刚性机制促进基层党务政工队伍快速成长。三是探索机关党务(包括基层机关)人员下基层挂职锻炼及岗位交流机制,培养一专多能型党务骨干,拓宽党务政工人员职业成长出口,增强党务政工岗位的吸引力。

(二)优化工作评价导向,检验企业党建工作成效

衡量企业党建工作的成效有方方面面的视角,但在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时刻,要重点突出四个导向,检验各单位、各部门党建工作的具体成效。

一是突出改革成效导向。改革是释放基层活力的前提,是度难关的总开关。要看集团公司机关职能部门在推动改革中,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其中向基层下放权力,释放基层活力,取得了哪些成效。党委办公室要按季度督查,年底要组织基层单位对集团公司机关职能部门改革的态度、成效给予评价,并分类评选改革先进部门,对后进部门予以通报。基层党委要聚焦改革成效,每两月向集团党委汇报一次领导改革,服务改革的具体情况,由党委组宣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进行统筹考评。

二是突出经营绩效导向。企业经营绩效的好坏是检验党建工作的硬标准。文明单位、“四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选拔使用都要与经营绩效挂钩。在科学分析工作基础的前提下,要着眼经营指标完成情况,既要看客观,更要看主观,凡是经营绩效增幅不大的单位,原则上不能评选为先进单位和先进党组织。

三是突出先进典型数量导向。务实、管用、经得起检验的先进经验、先进典型是党建工作的重要标杆。要看各单位在推进改革、节约成本、扭亏增效、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创造了多少好经验、好典型,争取评选了多少集团级以上的先模人物,用这个窗口观察各单位党建工作自身的成效。

四是突出负面事件最少化导向。短板和污点最容易稀释工作业绩,损害企业形象,其负作用力巨大,对政治、经济的损伤巨大,要从讲良心、讲政治、讲经济的高度,抓好基础工作,防微杜渐,呵护员工安全、企业安全和政治安全、经济安全。要统计各单位违纪违法案件、安全事故案件、社会不稳定案件、环保事故案件的发生次数,涉及的人数,以及与单位员工的比例数,以此来检验党建工作的扎实程度和治本机制。

(三)推进从严治党,党组织要管实事,出实效

现实的看,国有企业党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已经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特别是针对国企党组织领导不力、监督不严的问题,中央提出了落实“两个责任”,以倒逼的方式推进国企党组织作用发挥,这对国企基层党组织而言,是压力,更是动力。《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还从三个方面规定了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即领导层架构、参与决策的领域和程序。在领导层架构方面,延续了此前双向交叉任职的规定;在参与重大决策方面,规定了选拔、考核干部、企业的经营方针和重大改革重组方案、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三种情形,此外还包括关涉职工群众重大切身利益的措施;在参与决策的程序方面,规定了在做出重大决策前,党委或党组应首先开会,然后由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与董事会和经理层的非党委成员沟通,在开总经理办公会和董事会的时候,参加的党委成员要充分表达党委的意见,并在会后要向党委反馈决策结果,如果党委发现有不符合国企责任的行为,要向上一级党委报告。这些规定基本解决了国企党组织如何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问题。制度保障有了,个别党组织“偏安一隅”的借口也就不能成立,因此企业党组织必须严格按照中央赋予的职能和权力,把党的领导机制建立健全,领导权限写入公司制度,在工作中扎扎实实管实事、管大事,而不是轻描淡写无足轻重的“绣花功夫”,比如在党的建设、企业决策、生产经营、人事任免、群众利益等核心焦点事务上敢管、能管、会管,切实把作用发挥到企业发展的关键领域,重大事项上。

(四)改革党群业务机构,构建“大政工”工作格局

当前形势下,企业面临发展困局,机构人事改革势在必行,从调研全集团看,基层员工对机关机构庞大、人浮于事颇有诟病,党群机关同样存在此类问题。坚持“四同步”、“四对接”,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建设。着力建立起“大党建”工作机制,把强化党的领导与减少管理人员统一起来,通过信息化建设和适度增加党、群组织机构管理跨度,促进党群口工作职责互融,工作人员专兼结合,实现人员共享,资源互补。除了党委书记、纪委书记专设外,副书记与工会主席原则上兼职,工作人员按照工作性质相近和业务量搭配的原则,明确主责兼履他责,既体现加强党的领导,又减少专职职数。

总之,在中国,离开了党的领导,就不叫国企,离开了党的领导的改革,也不叫国企改革。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一项重大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以上,调研组就公司党的建设实践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结合公司各阶层反映,初探了加强公司党的领导和党建工作的一些思路,不乏基层心声和业务心得,希望能对全区国企改革中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提供一点借鉴。

猜你喜欢

党务党的领导党组织
坚持党的领导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新经济时代国有企业党务宣传工作的创新思路
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教材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更要实行党务公开
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党组织名单
乡村振兴公式 党的领导+双层经营+“三位一体”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县乡人大工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