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民居建筑中的道家思想体现

2019-11-29魏益军

绿色科技 2019年12期
关键词:道教民居四川

魏益军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1 引言

在中国传统宗教思想中,道教源远流长。而四川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长期受到道教文化及其美学思想的浸染。道教追求“道法自然”、“朴素”、“天人合一”等思想意识,极具地域特色。而这些宗教思想以文化的形式深深的影响着四川人民的思想意识。民居建筑是文化和思想的物质载体,也是审美思想的固态反映。在这样的背景下,道教思想意识对四川民居建筑的影响较为深远,从内容上对我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范畴进行了拓展。四川民居体现了人与环境相互依存,反映了“道法自然”的道家精神。

2 四川民居建筑的特点分析

2.1 布局灵活,空间变化有序

受到气候、地理位置、文化、材料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四川民居建筑体现出了汇融南北的特点。由于四川地区夏季炎热且降雨较多,所以民居的主要形式包括大出檐、四合头、平顶瓦房。四川民居的平面布局十分灵活,空间变化又井然有序,有着明显的中轴线,但是又不受中轴线的制约。四川民居建筑打破了传统的、严谨的对称格局。通过对副轴、曲轴的使用,让民居建筑随着地形的特点而蜿蜒多变,极富自然情趣[1]。四川民居建筑在修建时十分重视与室外空间的相互交融,充分的利用了室外空间,使民居建筑空间向自然环境中自由的延伸,让自然环境与人工建筑相映增辉。

2.2 造型丰富,因地制宜

四川省除了成都平原外,都以山高路陡而著称,同时,四川境内又分布着多条河流,平原丘陵兼具。这样丰富的、多样的地理环境以及气候条件促使了四川民居建筑“造型丰富、因地制宜”的特点的形成。在四川民居建筑中,包含着多种的样式,包括自由吊脚楼、豪绅大宅、小青瓦屋面、大出挑屋面等等。在这样的多样的四川民居建筑表现中,反映出了四川民居建筑的“淳朴亲和”。当然,这种淳朴亲和不仅仅表现在建筑风格的多样包容上,还体现在四川民居建筑的用材以及管径上的“因势而就”上。在我国四川的乡村中,大多人家并不设置围墙,且四周和屋后必定会种植大量的植物,一般为竹子和果树。这样的民居风格呈现出了与自然相互融合的特点。

2.3 独有的竹编夹泥墙结构

竹编夹泥墙是我国四川独有的墙体结构,有着“可呼吸的墙”的美誉,既有着透气的功能,又能够吸收屋内的潮气。由于我国四川地区气候湿热,所以这样透气除湿的功能十分适合在四川地区使用。同时,竹编墙的制作工艺较为简单,且能够任意的移动,所以,在邻里之间共用墙体的现象较为常见。由于竹子较为柔软,所以承载力不高,不能够作为承重材料进行使用。同时,由于竹编夹泥的质量较轻,所以十分容易受到侵蚀,因而在四川通常会使用木板、砖石等材料防止其被雨水溅湿。竹编夹泥墙结构大多作为墙身,配合其他材料进行使用。

3 四川民居建筑与道教建筑的相似性比较

3.1 空间布置

在四川民居建筑中,其空间序列井然有序,无论是在横向空间布局上,还是竖向的空间布局上,都有着一定的秩序特点。四川民居建筑在空间上有着层层递进的特征,由大到小、由宽敞到紧凑,同时,会依照地形的变化,呈现出高低错落的空间层次感。

最具有代表性的道教建筑就是道观,在四川地区的道观建筑中,也使用了与四川民居建筑相类似的结构。在道观建筑的空间布局上,一般会以道教等级的理论划分为依据,不断地由低等级向高等级递进,这样井然有序的空间布置与四川民居建筑的空间布置基本相同[2]。

3.2 外观对比

在四川民居建筑中,大多使用的是穿斗式的构架,属于较为典型的干栏式建筑,有着灵巧、轻盈、素雅的风格特点。在建筑的墙体上,普遍使用了竹编夹泥墙结构并刷成了白色,与棕色的木架形成了鲜明的颜色对比。在建筑的屋顶中,多使用了大挑檐的结构,出挑的方式通常会选用单挑与双挑的结构。

在道观建筑中,也常会使用大出挑的飞檐,与四川民居建筑的挑檐结构相似。同时,在道观建筑的颜色选用上,常使用褐色的立柱、橙黄色或暗红色的墙面、黑色的横梁,这样鲜明的颜色对比与四川民居建筑的颜色对比相似[3]。

4 道教生态思想在四川民居建筑中的体现

在道教美学思想中,“天人合一”的生态原则贯穿与始终。其含义在于,“道”是依照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也可以说,“自然规律”就是“道”,“道”是最根本的生态秩序;因此,在进行聚落选址时,要尊重自然规律,保护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的生态关系,从而实现对“天人合一”境界的追求。

在四川民居建筑中,由于受到了地理环境以及气候条件等的影响,使得四川民居建筑不拘于形式,更加体现出“造型丰富、因地制宜”的特点。无论是在宅院组合的单体建筑中,还是在场镇聚落的群体建筑中,都十分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建筑地址的选择,因地因材制宜,最大程度的使民居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这样的建筑理念正是受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的指导。

5 道教美学思想在四川民居建筑中的体现

5.1 四川民居建筑中“浪漫飘逸”的体现

在道教中,对于“神仙”的美学境界较为推崇,十分崇尚“仙风道骨”的飘逸之美[4]。神仙的形象都是飘逸的、洒脱的,具有着较强的宗教浪漫主义色彩。

我国四川的地理环境较为独特,境内包含着多种的地理形态:群山环绕、河流密布、山高涧深、沟谷纵横等,这样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得四川境内到处都有优美的山川景象。由于四川的整体气候相对温暖,且较为潮湿,所以当地的民居建筑大多使用木穿斗架的墙体,民居建筑的屋顶较为轻盈,且出檐较远。在山面上的民居建筑,其空间形式多使用“内开敞、小天井”的方式,建筑整体较为灵巧轻盈[5]。这样的大挑檐屋顶的使用使得四川民居建筑有着轻快、舒展的外观形象,其侧面轮廓优美。屋檐的翼角举折的角度较大,形成了生动的、夸张的反翘。这样的建筑形态使得四川民居建筑呈现出了飘逸、轻盈、灵动的美感,具有“浪漫飘逸”的审美情趣,可以看出,道教美学思想对于四川民居建筑起到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5.2 四川民居建筑中“素朴淡真”的体现

在道教中认为,“素朴”是一种不加修饰的“自然之美”,只有“素朴淡真”才是艺术美的最高境界。老子与庄子对于道教的“素朴之美”都进行了强调,认为,只有恬淡的、质朴的、自然的、含蓄的美才是“大美”和“至美”。

这样的美学观念影响着四川民居建筑的用材及色彩装饰。从上文的分析中能够看出,四川民居建筑在进行建设中大多因地取材,更多的使用了自然中包含的材料,主要表现了材料本身的质感,体现出了自然美。同时,在四川民居建筑的色彩及装饰的使用上,多呈现了自然的本色,且在装饰上偏重于朴实素雅的风格,并不推崇富丽堂皇的美学观,可以说,“素朴淡真”的道教美学观念在四川民居建筑中被清晰的反映了出来。

6 结语

四川民居建筑受道家思想意识的影响是极其广泛、相当深刻的,可谓中国道家哲学的缩影。透过四川传统民居,可以形象而深切地感受到中国道家文化的思想资源和基本精神——生命的态度、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以及毕生追求的终极目标。总之,道家的生态及美学思想对揭示民居建筑的文化特质、分析空间中无形承载的历史含量起着文化支撑的作用。

猜你喜欢

道教民居四川
A gift I treasure
四川移动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道家道教研究
茅山道教楹联意蕴审美
全国首次道教刊物座谈会在延安召开
中国道教学院将于2001年改建教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