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胶水羽绒检测有了团体标准

2019-11-29许欢

中国纤检 2019年6期
关键词:羽绒蚕茧胶水

文/本刊记者 许欢

近两年,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羽绒造假方式——胶水羽绒,严重扰乱了市场、侵害了消费者权益。针对这一现象,中国羽绒工业协会于近日发布了《胶水羽绒评估方法》团体标准。在5月9日召开的中国羽绒行业质量大会上,中国羽绒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标委会秘书长许杰,详细介绍了此次《胶水羽绒评估方法》团体标准起草的过程、内容及实施办法。

对胶水羽绒“零容忍”

许杰表示,此标准的出台过程非常曲折,可以说是在与造假者斗智斗勇过程中诞生的。事实上,对于《胶水羽绒评估方法》的出台,宣传已久,但直到今年4月才正式发布,也是一言难尽。

2017年底,中羽协进行了为时半年的行业调研,2018年7月正式起草了标准并成立了工作组。8月底在杭州萧山召开的会议中,协会宣读了《胶水羽绒评估方法》草案,随即又用了6个月时间,进行化学验证方法的深入研究。在今年3月底召开的工作组会议中,则进行了标准审议。4月中旬,《胶水羽绒评估方法》正式发布并于5月10日正式实施。

许杰透露,这个标准之所以到现在才实施,主要因为“胶水羽绒不断在升级换代”,标准也不得不跟着修改。主要变化有:一是在外观形态上,刚开始胶水羽绒是成坨成簇的、蓬松度比较低,后来就升级成“蚕茧”状,因此在这版标准中,重点对“蚕茧式”羽绒进行了规定。然而没过多久,由于市场上“蚕茧式”羽绒含量已降低,从外观形态上已不好鉴别。二是在添加物质上。标准研究之初,重点研究其添加的丝状物,这是评判胶水羽绒的一个重要指标。但随即市场又出现了粉尘做的胶水羽绒和只用胶水不掺杂其他物质的胶水羽绒。 三是胶水羽绒在显微镜下的影像变化。标准研究初期,显微镜下胶水羽绒影像呈现不均匀、大小不一的条状物或块状物;到标准草案发布时,已升级到较为均匀、大小相当的水滴状影像;到标准初稿发布时,市场又出现了分布均匀、细小颗粒状胶水羽绒。其实,在标准草案发布时,如果单从影像上,对胶水羽绒及其他物质的辨别还算不难,但升级后辨别难度则明显加大,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鉴定。四是从胶水成分上,开始是水溶性成分较多,品牌商做内控时把绒放进80℃以上的热水搅一搅,看是否有绒丝、羽丝脱落,就可进行辨别。后来出现了含硅油的绒,因为硅油的溶解和分解是在300℃以上,用热水鉴别便没有效果了。因此标准草案发布时,重点对硅油进行了规定。但标准草案发布4个月后,又出现了含聚氨酯的羽绒,速度之快也是始料未及的。

许杰坦言,其实在胶水羽绒刚出现时,其质量是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可一旦胶水失效后,就没有了蓬松度,保暖性也下来了,上面附着的绒丝、羽丝、粉尘等物质都出来了,便出现了钻绒现象。胶水羽绒产生的质量问题不能忽视,因为它对中国羽绒行业乃至国际羽绒行业发展,都有不利影响。因此,中国羽绒工业协会也非常重视,并提出了4项原则:一是零容忍,在提倡高品质的时代,对胶水羽绒绝对要“零容忍”;二是定性,即使只加了1%胶水,只要加了就要定性为胶水羽绒;三是快捷精准的检测,如果检测一份胶水羽绒需要用10天甚至半个月,都是不可以的;四是技术精准、减少误判,因为会涉及到企业诚信问题,所以检测必须严谨。

由于现有科学的研究,可能存在信息不足、不明确,或者胶水羽绒技术升级等问题,因此最终的评估结果也会存在不确定性。中羽协也对各种仪器设备及检测方法进行了尝试,却无法把每个方法和项目都放进标准中,所以精选了既简单明了又经济实惠的检测项目。

如何判定为胶水羽绒?

据悉,《胶水羽绒评估方法》团体标准的起草,是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制,适用于羽毛羽绒及其制品填充物的检验。参与起草单位有:中国羽绒工业协会,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深圳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南京海关工业产品检测中心纺织实验室、钱江海关技术中心羽绒实验室、四川省纤维检验局、无锡海关纺织工业产品检测中心。

此外,许杰还重点对《胶水羽绒评估方法》流程进行了介绍。她提到,胶水羽绒的评估项目主要有:外观形态、显微镜下形态及理化分析。在胶水羽绒评估中,待检羽绒样品首先要进行外观形态测试,如果外观形态测试中,0.1克样品有10朵以上“蚕茧”式羽绒,会直接判定为胶水羽绒,其他项目则可不做。如果外观形态不够10朵,或其他显性特征也存在不确定性,会再进行显微镜观察,如果累计两个项目都具有胶水羽绒显性特征或达到相关指标要求,可停止检测;“蚕茧”式羽绒单项达到规定数量,可停止检测。但如果显微镜下“蚕茧”式羽绒显性特征不明显,再进行理化分析,综合进行评估。

许杰强调,通常情况下,外观形态正常的羽绒呈平均分布,而胶水羽绒则是连接成块或成坨成簇;而个体结构正常的羽绒是绒形清晰、绒核明显,胶水羽绒则是绒丝、羽丝缠绕,绒核不明显,检测技术人员能一目了然。而之所以规定0.1克样品中,10朵以上“蚕茧”式羽绒直接判定为胶水羽绒,是因为 “蚕茧”式羽绒是目前市场上占比较大的典型胶水羽绒案例。在委托广检集团随机抽取的17份样品中,经检测“蚕茧”式羽绒超过10朵的有7份,占比达40%以上,非常高。

另外,在显微镜下观察羽绒形态,正常羽绒绒核清晰且放射出许多绒丝形成朵状;胶水羽绒则有4个形态:一是朵绒上散布颗粒状物,二是明显不规则胶状物,三是绒丝、羽丝缠绕在朵绒根部,四是绒核不清晰且有反光物质。而且,检测机构在对胶水羽绒做大量研究后发现,胶水中较常见且有代表性的物质主要有两种:硅油和聚氨酯。硅油,可能大家会认为它无毒,没什么危害,其实硅油只有在300℃以上才会分解,所以能影响敏感水生物正常生长,对水环境产生污染;聚氨酯则具有很好的韧性,80℃以上会分解且本身无毒,但它做胶水时会和其他功能性添加剂进行反应,会产生毒性。因此,对胶水羽绒必须要予以抵制。

检测胶水羽绒需要具备资质

“目前市场上的胶水多种多样,不能把研究只固定在胶水、硅油或者聚氨酯上,而是要根据不同胶水成分,选取不同提取方法和检测方法进行研究。”许杰表示,“在常规提取方法中,我们会对样品中羽绒上的非正常成分进行分离提取,经过光谱测试后再进行解析,看提取物中是否含有异常化学物质。还有一种是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需要强调的是,使用光谱分析法有个限制,它规定只能做波长色散型检测,因为波长色散型探头扫的是一个面,羽绒样品放在探头下面,能较好地分辨出里面有没有胶水绒。而如果是能量型,它的探头只聚焦到一个点,可能会造成误判,所以标准规定只能是波长色散型检测。”

“业内人都知道,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是半定量的,因此标准也做了半定量的规定,也就是硅的含量。我们委托检测机构做了60份疑似胶水羽绒的样品进行分析,其中只有9份疑似样品硅含量小于0:05,其他81份样品都在0:05以上。所以,以此数据为前提,标准规定了硅含量大于0.05。 或许有人说,正常羽绒也会含硅,其实那是洗毛油和除臭剂产生了少量的硅,因此我们也对正常羽绒进行了分析。从各种羽绒产地搜集的40份正常羽绒样品分析来看,这40份样品中最高的硅含量只有一份样品,含硅0.0375;含硅0.02以上有4份;其余含硅量则在0.01以下。所以,0.05的限量值并不会造成对正常羽绒的误判。”许杰说。

对结果评估许杰总结,结果评估会有3个检测项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可判定为胶水羽绒。一是看外观形态,0.1克样品中清晰可见10朵及以上“蚕茧”式羽绒,再者外观形态、显微镜下形态及理化分析3个检测项目中,有两项及以上的外观形态单项,记为“Y”。二是显微镜观察,呈现胶水羽绒显性特征影像的绒朵数,只要有一朵有显性特征,这一单项也记为“Y”。三是理化分析,发现一项以上异常元素或化学物质,记为“Y”。而这3个检测项目中,如果有两项记为“Y”就会判定为胶水羽绒,这是对结果评估的检测。

许杰表示,随着胶水羽绒升级换代,检测也产生了一定难度。从外观形态上,非专业技术人员很难看清楚;用显微镜观察,可能也会对胶水羽绒与皮屑、粉尘发生混淆;化学分析时,如果胶水含量低,提取难度则会相应增加。

接下来很快会出现新的胶水羽绒形态,而且目前已经发现了含“淀粉”的羽绒,这就需要增加一些检测难度,所以对检测机构也会有一定的要求。首先,必须是具备得到了羽绒、羽毛类产品CNAS和 CMA资质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其次,至少要有两名以上专业成分分析技术人员,并且要完全具备标准中规定的检测环境和检测设备,现在要求要有两个光谱分析仪,还必须有专业技术人才。“另外,为了羽绒行业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我们希望已得到认可资质的检测机构,能够秉承着做公益的心态,参与到标准工作中,不以营利为目,协助行业共同维护市场秩序,保证行业良好地向前发展。”许杰说。

猜你喜欢

羽绒蚕茧胶水
大豆油“炼”出生物降解胶水
咬破死亡的蚕茧
灵感跃动
蚕茧与飞蝶
Thanksgiving Day Card
提高鸣龙镇蚕茧质量的措施探讨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街头羽绒也时髦
羽绒棉没有绒
牛奶变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