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基于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如何创新建筑施工管理

2019-11-28梁福辉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创新管理协调发展绿色施工

梁福辉

【摘要】自各类环境问题爆发以来,生态环境保护的呼声日渐高涨,我国也在十九大的召开中重点强调了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性,并且也落实了具体到措施和行动。这也就意味着,当下社会经济建设要从传统的模式中剥离出来,转变重生产轻发展的守旧观念,更加注重持续性观念的贯彻落实,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兼顾环境效益,将自然发展列入社会基础建设的主流行列中去。在此大背景下,相当一部分的产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寻求自身转型升级的措施,减少自身发展给环境带来的负担。

【关键词】绿色施工;建筑施工;创新管理;协调发展

建筑施工是当下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也是工业化城市化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这在飞速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无可避免地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若是不对这种情况加以改善,最终经济发展也会陷入死循环。这就意味着树立绿色施工理念,转变建筑施工的发展模式,从工程的前中后期进行阶段性的改革和创新,降低施工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当下的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以绿色是我们为出发点,阐述当下建筑施工的创新途径和改进方式。

1、立足现状,把握问题

要想制定合理的建筑发展措施,就必须要站在当下施工的整体发展现状上,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作为后续决策的参考依据。其中的不足大致可以列为以下几点:

1.1范围有限

尽管在绿色施工理念的倡导下,建筑施工中已经开始进行创新和改进。但仍旧有相当一部分建设主体在实际施工管理中没有全面考虑建筑的要素,仅仅是对建筑合同中的条款承担责任。但需要注意的是,建筑合同在签订时,由于在实际施工中会受到不同客观因素和突发事件的不定向影响,所以具体的条款在约定时也难免会产生疏漏或者是出现定义模糊,概念不明的部分[1]。在这种情况下,建筑企业会选择自动忽略不清楚的部分,仅仅就条款规定明确的部分进行施工。这种做法完成的只是考虑到了施工的即时效益,真正的目的只是为了完成建筑的产量要求,而没有考虑到建筑竣工后运行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这种做法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绿色施工理念的贯彻落实,也无法真正地保障工程效益,甚至会给施工的稳定性带来风险。

1.2协调不足

建筑施工的主要目的依旧是以获得经济利益为主,但由于建筑企业自身承包项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实际分配中就难免会在利益协调上发生分歧。一个建筑企业可能要同时负责两个以上的工程建设[2]。这也就意味着要对建筑企业当中的施工主体进行系统的分配和规制,但由于不同建筑项目之间存在差别,在经济利益的分配上也会有所偏差,如果不进行合理的协调,就会导致企业和施工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均衡。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施工主体的倦怠和懒散,也会造成建筑工程工期的延误,施工现场也无法进行统筹有效的管理。

1.3环保不足

当下建筑施工中仍旧存在很严重的乱排乱放问题。施工主体在实际操作中造造成了人为垃圾,建筑材料加工产生的废水废气废石,设备运行产生的噪音等等,都是目前建筑工程中对环境污染的主要危害。一是由于生产垃圾没有进行及时的排放和科学的处理,导致整体系统的混乱和无序。二是由于相关主体并没有重绿色施工的作用,在观念上仍旧是以传统的量化施工为主,因此在管理上缺乏环境保护的章程和规定,造成整体施工风气的下降,没有打造健康有序的施工范围。

2、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根据上文中所叙述的建筑施工创新中所存在的问题,可以用以下方法加以解决:

2.1能源管理

建筑施工中产生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便在于各类材料使用造成的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因此要寻找措施解决资源能源过度使用的问题。主要途径引进新型的工艺设备和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施工中能源的投放数量。同时,要注重设备的技术改进,尽可能地避免在施工中出现故障而造成的停顿卡顿现象,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并且,要注重运用新技术来控制能源的消耗,在降低使用的同时对能源的排放进行处理,减小对环境的污染。除此之外,也要创新能源利用的方法,将材料与材料之间进行适当的调配和混合,提高能源的性能。

2.2资源管理

建筑施工中水资源的利用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进行混凝土浇筑等重要步骤的物质基础,但当下施工中经常会出现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要注重对资源的保护和循环利用[3]。首先是要在水资源的投入使用上控制总的用量,可以对出水装置进行更为精细的改善和升级,让出水有一定的规律性和计划性。其次是要对工业废水进行妥善是处理和排放,可以在工地现场建造储存脏水的装置,对阶段性施工重的污水进行收集。同时要进二次利用。除了水资源之外,在施工现场使用的其他资源也要进行合理的利用,包括废气和废石等等。

2.3噪声管理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运转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噪音,给周围居民的休息和生活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造成环境污染。在这种情况下,一是要尽可能地进行设备的更新和升级,选择运行声音较小的装置。二是可以在施工现场设置相应的隔音装置,例如消音器和吸声屏等。三是要尽可能地避免夜间作业,合理安排施工的时间和时长。四是要在建筑施工设计规划阶段选择合适的施工地点,尽可能地选择离居民区较远或者是有一定的屏障将噪声进行过渡的地方[4]。

2.4意识管理

建筑企业要想将每一项绿色生产施工的行动都落实到实践中,就必须要在思想上意识到绿色生产的重要性。一是要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涵和基本精神。二是要加强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的培训,让相关主体可以在施工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制定出更多的绿色施工途径。三是要加强监督和管理,落实问责制度,保证施工主体的工作按照规范和标准来进行。

结语:

综上所述,进行建筑施工的创新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符合当下维持生态平衡,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趋势。在过程中要注重技术的创新和思维的转化,需要建筑企业中不同的主体各自发挥自身的作用,发挥自身的创新意识,在思想和行动上都要落实绿色施工的理念,不断地推动建筑工程的转型升级,创造更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何軍.试论基于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如何创新建筑施工管理[J].四川水泥,2018(2):235.

[2]宋亚辉.试论基于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如何创新建筑施工管理[J].绿色环保建材,2018,140(10):239-240.

[3]陈伟.基于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的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8):237-238.

[4]李嘉博.基于绿色施工理念的建筑施工管理创新初探[J].建材与装饰,2018,No.529(20):167-168.

猜你喜欢

创新管理协调发展绿色施工
科技创新在总包交钥匙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科技创新在总包交钥匙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对现代建筑的绿色施工技术管理问题探讨
试论高校图书馆的创新管理
欧美航空业节能减排创新管理研究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指标体系评价标准的研究
创新管理,完成鞍钢自主集成的冷轧2130工程生产线
企业创新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