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产管理能力培养的精益道场建设与应用

2019-11-28黄淑芳陈伟珍

广西教育·C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精益化应用建设

黄淑芳 陈伟珍

【摘 要】本文论述构建精益道场集中能力训练模式提高学生精益生产管理能力,针对精益道场中学生训练过程存在安全隐患、教师指导工作量大、场地使用率低、运行维护成本高、耗材损毁率高、创新能力不明显等问题,提出从精益道场的存在形式与管理模式、训练内容和形式、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改革建设和应用。

【关键词】精益化  精益道场  生产管理能力  建设  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8C-0183-03

精益化生产是一种杜绝浪费和无间断作业流程的生产管理方式,它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系统迅速响应用户需求,并在生产过程中使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达到包括市场供销在内的生产全过程最好的结果,是目前装备制造企业推崇的一种企业管理模式。精益化生产管理能力并非指向特定专业学生,而是覆盖与装备制造企业相关的所有专业学生,是一项基本职业技能和劳动素养。囿于专业界限,装备制造企业中的懂管理缺技术,懂制造却不会管理的矛盾突出,限制了装备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因此,提高机械类专业学生精益生产管理的能力迫在眉睫。

一、生产与管理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精益化生产管理能力训练是通过开设一门或者穿插在某门以教师主讲为主的课程中实现,也可能会在授课过程中穿插在一些实训项目中。虽然理论全面,但是渗透专业能力和素养以及自身管理的能力收效不佳;或者由于学时紧张,部分专业没有开设精益化生产管理的课程,只能通过教师在某些课程上偶尔有所涉略,缺乏系统讲解,大部分学生收获不大,难以养成劳动素养。作为一种专项能力,生产管理能力的培养没有固定的场所,该项能力的训练被削弱,甚至缺失。

二、构建精益道场集中能力训练模式

精益化生产管理能力的培养要求理实高度结合,这就要求配备该项能力训练的专用场所,为此,研究团队构建了一个以训练精益化生产管理能力为主的专用实训场地—— 精益道场。精益道场根据训练内容划分场地,分布示意图见图1,可以实现“分组有序,集中和谐”的训练节奏。

由于类似精益化生产管理专项能力训练场地的构建在同类院校还处于萌芽发展阶段,因此精益道场的建设和管理仍在不断探索与改进中。经过前期的使用,虽然学生已经初步认识精益化生产管理,实训设备均能正常运行,但是精益道场仍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

(一)学生训练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教师指导工作量大。精益道场有别于传统实训场地,其训练场地和形式的新颖,引发了学生极大兴趣,学生虽然在此之前对精益化生产管理有所耳闻,但是缺乏训练经验,尤其在系统性的综合训练过程中难以处理突发状况。教师在面对分组穿插、综合训练时既要合理安排分组训练,又要监管训练过程中出现的所有突发状况,工作量大,无法实现高质量的训练指导。

(二)场地使用率低,运行维护成本高,耗材损毁率高。精益道场除了专供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基本训练外,闲置率高,为了不影响基本教学,管理员必须不定期地检查巡视场地。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兴趣的吸引、任务的逼迫,不按规则使用设施,耗材损失极大,甚至一些教具无端损毁,给原本有限的运行成本雪上加霜,并未实现精益道场构建的初衷。

(三)创新能力不明显,训练质量不高。学生虽然在精益道場掌握精益化生产管理的要点,但是缺乏独立的思考过程,创新思维受限,无法将精益化生产管理的内涵应用引申至其他科目的学习甚至生活,没有形成基本素养,这与精益化生产管理的精髓以及我们的训练目的不符合。

因此,我们虽然构建了精益道场进行专项能力训练,但如果不规范使用、合理培养,仍无法提高学生精益生产管理的能力并使该能力成为一种素养和学习工作习惯。

三、精益道场的综合建设与应用

为了更好地运行精益道场,我们尝试性地从精益道场的存在形式与管理模式、训练内容和形式、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建设。

(一)基于校企合作共同打造精益道场。精益生产管理是一项源于企业的管理模式,精益道场的布置管理应当依托校企合作根据企业生产要求共同建设场所,包括场地布置、线上作业看板、警示语布置等多项工作,将企业文化建设引入精益道场。进入精益道场,师生身份即刻转变,上课即上班,师生均是企业人员。

为了解决精益道场的管理问题,通过校企合作引入企业管理,严格遵守谁使用、谁负责、台账清晰的使用要求。根据使用安排,培训教师一旦启用精益道场,首先查找台账清点耗材并对各个关键区域拍照存档,然后登记领取新耗材;使用结束后所有物品归置原位并拍照,填写台账与使用记录。只有严格规范管理,才能有效地降低精益道场运行成本。

(二)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实施模块化训练。为了能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精益生产管理能力,学校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成长规律,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特征,进行“教、学、做”一体的模块化教学组织形式。学生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内,分模块由浅入深、由被动式跟做到主动式自主调整,循序渐进掌握精益化生产管理的内容,具体培训内容见表1。为了提高实训场地的利用率以及教学效率,所有学生以小组团队为单位进行小组实践。

项目的设置由单点训练和综合训练组成,单点训练根据工作量和工时相当划分,主要进行基本操作,为后续综合训练奠定基础,其中,项目三内的所有单点训练并线同时进行,滚动式轮岗交替;综合训练是将单点训练综合串联,发挥每位成员的擅长能力,体现团队协作的综合训练。综合训练是单点训练成果的检验,综合训练一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前期单点训练的良好成果;综合训练二将前期所有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进行综合,极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生产管理和岗位自我约束能力。

为了使精益生产管理能力真正成为一种工作素养,并在有限培训时间高效的开展模块化培训,需要师生在培训前进行预习工作,内容见表2。

所设置的视频均是与本模块培训密切相关的内容,希望学生观看视频后能提升本模块训练的期待值;同时,设置的任务布置与日常生活基础工作密不可分,学生凭现有知识水平在预习阶段进行作答和讨论,目的在于培训时要求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真实答案;学生通过自行对比,将精益化生产管理引入其他实践类课程及生活。

训练过程中,教师效仿企业管理模式对学生进行电子分组、电子签到、现场质检评判,培训结束立即开展学情问卷调查等所有关联工作。企业管理模式的引入,可以消除训练过程中安全隐患,提高现场管理的效率。随着训练的进行,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自觉并将精益生产管理应用至其他学科的学习和日常生活,真正实现素养的训练。

(三)基于团队协作训练合作与协调能力。精益生产能力的培养除了要求人人掌握受用外,还要重点培养一种与其他實训类课程不同的能力,即团队协作能力。每个模块的培训主要采取“总—分—总”的形式,即“总体布置、分组训练、总体竞争”的形式。

总体布置:仿照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精益生产管理能力的培养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并在班级内部进行竞争化培训。每次培训前,进行小组内部会,在总教练教师的统一部署下,由组长主持开展各小组内部会,内部会包括总结前期培训的不足,建立本次竞争目标,组内人员分工的调整布置。完成布置后开展10~15分钟的暖场活动,暖场活动主要进行小型素质拓展活动,从心理层面打破组员的不熟悉,逐渐形成团队默契。

分组训练:分小组严格按照模块内容进行相应的训练,在总教练的指导下,模块一至模块三进行基础能力培训,模块四至模块五进行综合训练。综合训练前,总教练布置工作任务和实施目标,每小组允许三次机会调整分工。第一次,执行基本指令操作,完成基础目标,此时发现效率低下、废品率高等不合格现象。总教练带领分析工位生产率、错误率原因,帮助调整每个工位的工作内容。第二次,实施调整后指令操作,与目标仍有差距,每个小组自行调整每个工位工作内容,以达到工作时长的平衡,保证全线完成任务。第三次,实施优化后指令操作,所有小组基本完成既定目标。分组的操作,增强了学生自主操作的积极性,实现小组自我修复,团队目标一致。

总体竞争:所有模块在小组训练结束后,所有小组同时开展一次竞技,以完成速度快、质量高为评判标准。根据比赛名次各个小组累计课堂成绩积分,对排名靠后的小组开展简单安全的室内体育锻炼项目作为“惩罚”,实现有竞争才有进步的良性工作体制。

(四)拓宽精益道场受用范围有效增强社会服务。如今各个行业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精益化生产管理,我们构建精益道场,将高职学生精益化生产能力培养作为一种课堂实施模式,所搭载的训练模可以根据各行业企业要求自行穿插调整,最终实现以能力培养为主的培养目标。此次研究主要针对机械类专业而设置相应的实践项目,目前校内已推广至汽车等近机械类专业,收效显著。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响教学的知名度,每年都组织参加各类技能竞赛的师生赛前在精益道场进行专项竞赛操作训练,培训队员规范的操作和良好的工作素养,达到内涵训练的目的,这也是参赛选手获得优异成绩的保障。

在有效地实现精益道场管理和形成系统的培训形式内容后,精益道场不仅要满足校内教学,还要拓宽受用范围,服务本地区的产业发展,辐射教育的影响力。我们依托中国—东盟经济开发区的地域优势,在精益道场面向开发区举行了多场创新主题的讲座,有针对性地为企业举行了多个“5S管理培训班”,获得了众多企业的青睐与关注。未来,借助行业助推职业教育的发展动力,踏上“海上丝绸之路”,我们力争走出国门,助推中国—东盟国际社会服务。

在高职教育中,构建精益道场,依托校企合作管理方式、优化训练内容和手段都能提高学生精益化生产管理能力并使该能力助推其后续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构建精益道场,开辟了教育服务社会的形式,为教育服务社会打开了一扇窗户;构建精益道场,对高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业务要求,为深化高职教学改革奠定了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树华.精益生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吕建中,于庆东.精益管理:21世纪的标准管理模式[M].北京: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

[3]侯书生,邱卫东.管理变革:企业管理方式的不断创新[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黄淑芳(1984— ),女,硕士研究生,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实验师,研究方向:机械制造;陈伟珍(1963— ),女,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机械设计。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精益化应用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提高掘进工作面单进水平的探索与实践
医院精益化供应链管理探索
烟草物流实施精益管理的意义及创建思路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