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要学会『挑事』

2019-11-28魏勇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工业革命观点主持人

一、善于抓住有价值的信息

在上课的时候,我们要善于抓住学生发言当中那些有价值的信息,将它扩散,引向深入,让课堂当中的思维含量、知识的信息量成倍地提升,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多地受益。

怎么才能够做到善于抓住有价值的信息呢?

我觉得,老师要有一颗善于挑事的心,我们不一定要用那种很规范的、很正式的语言来开启话题,我们可以采用电视节目主持人常用的方式来主持课堂。好的老师,与其说是在上课,不如说是在“主持”课堂,是在扮演一个主持人的角色。主持人这个角色是做什么的呢?他要让嘉宾尽可能围绕着既定的话题来谈他们的想法,尽可能激发嘉宾们说话的兴趣,拓展嘉宾们说话的深度。当嘉宾谈话旁逸斜出的时候,主持人还要把话题给拽回来。这不正是我们老师在课堂上要做的事情吗?

我从电视节目主持人身上学到了很多,我觉得老师一定要认真看看主持类的节目,看他们怎么让大家坐在一块儿谈话、聊天。你会发现这些主持人非常高明,很多人不动声色就把嘉宾的说话兴趣给调动起来了,然后又很自然地借一个契机,把话题转向了他想要完成的那个方向,同时又不让嘉宾感觉别扭、拘束,还能够不时地调节气氛,抛出一些幽默的段子等。我觉得现在的老师,一定要多从中学习,不然的话会被淘汰。

对教师的传统定位到现在已经基本过时,教师已经不再是掌握真理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只是策划学习的主持人。从教师的这个定位来看,要让我们的课堂生动起来,要让学生活跃起来,我们可以寻求一些办法。比如,我们可以搞民意调查,请认为“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正义战争”的同学举一次手,认为“美国独立战争是背叛战争”的同学也举一次手;请认为鸦片战争有利于中国社会进步的同学举手,认为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同学也举手——就是针对这样有冲突的观点做一个民意调查。举手的学生下意识地就会思考自己为什么同意这个观点,就会产生一种潜在的压力——我要去證明自己的观点。我们可以给他们一点时间,让他们分成两组讨论一下,然后分享大家的看法,这样就容易形成发言比较积极的情况。

二、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其实,学生在课堂上很多时候是不喜欢听老师讲很多的,他们在听课的过程中常常会有一些想法,很想当场表达出来。然而,在课堂上,我们老师往往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没有给他们机会。其实,我们当学生的时候也有这样的体会,觉得老师讲到某个地方时,自己特想说一句话,但是老师不给机会,心里就觉得特别遗憾。所以,我们一定要尽可能多给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怎么创造机会呢?我在看主持类的节目时,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在一位嘉宾说完后,主持人转头问其他嘉宾:“您觉得他的观点怎么样?”这就是一种“踢皮球”的做法。

所以,一个学生回答了问题之后,我们老师不一定要马上回应,马上针对这个学生的答案谈自己的看法,我们完全也可以“踢皮球”——问问其他的同学:“A同学的观点你们同意吗?”“A同学的观点你们有补充吗?说说你的理由。”当你这样顺势一转、皮球一踢,那些想说话的学生就有机会说话了。如果我们不这样做,直接就对A同学的观点进行点评,并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这个话题就结束了,那些想说话的或者有疑问的学生就自然不想说了。虽然这些做法都是一些小技巧,但是我觉得这些招数很简单,很实用,也很重要。

三、多多追问,引向深入

在课堂上学生讨论的时候,有时观点是不对称的,一方支持观点的论据特别充实,另一方支持观点的论据不那么充实;或支持某一观点的人数特别多,支持另一观点的人数比较少。这样就不容易形成讨论,因为力量对比太悬殊了!明显某一方更占优势的时候,就需要我们老师为弱势的一方提供一些帮助,给他们提供一些论据,或者给他们指一些路径,让他们为自己的观点找新的“弹药”,让他们更强大一点,从而能够跟另外一方抗衡。

我们常常会面临这样一种情况:学生回答了一个问题,答案基本上是正确的,但是还不够给力,还没有挠到那个最痒的地方。这个时候,我们老师有两种选择,第一种选择就是老师接过话题,对它进行延伸和发挥,把这个最痒的地方给挠到。这是常用的方法,但不是最好的选择,最好的选择应该是,当学生还没挠到最痒的地方时,老师可以再追问一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那个更深刻的道理。

比如,我曾和学生讨论过,鸦片战争为什么会输掉呢?学生的回答是,因为中国的武器装备很落后。答案对不对呢?有道理,但是不全对。那我们可以去追问,为什么中国的武器装备落后呢?学生思考之后回答,因为中国没有先进的工厂,而英国有。那我们还可以再追问,为什么英国有这个工厂,中国就没有这样的工厂呢?问到此处,这个问题就有一定难度了,学生再想一想或者讨论一下,会结合英国的工业革命来回答,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所以它有机器大生产,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所以没有。那我们还可以再追问,为什么工业革命不能在中国发生,却能在英国发生呢?这个问题就很深刻了。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中的一些弊病。

比如,中国的传统文化最重视什么?我们重视的是伦理、道德,不重视实证,不重视逻辑,自古以来就是这样。从孔子开始,《论语》里面讲了很多的道理及道德准则,至于为什么这些准则会成立,为什么要这样去做,这么做的合理性在哪里,这样去做有什么影响,是需要自己去悟的,悟不出来,那就是“孺子不可教”也。但是西方的传统文化是什么特点?是要实证,要论证,重视逻辑,只有重视逻辑才可能产生实验科学,只有有了科学才可能有工业革命,所以英国的发展路径跟我们不一样。

让学生的看法达到这个深度,是很难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追问把这个问题引向深入之后,再进行讨论,大家分享彼此的见解,最后能够深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弱点和西方传统文化当中促进工业革命的那些有利的基因,那我们这堂课就远远超越了鸦片战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经验和教训这样的层面,不再只是就事论事,而是让这个话题直线式地深入。这一点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是很重要的。最擅长使用追问这种方法的一位老师是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他把自己的这一套教育方式叫作精神助产术。苏格拉底认为,在不断的追问过程中,学生逐渐地逼迫自己去思考,才能明白道理。所以苏格拉底说:“这些道理都是你自己知道的,不是我告诉你的。”

如果我们在课堂上善于发挥这种穷追猛打、层层追问的精神,课堂的思想密度就会很大。

一个问题刚回答了,马上又来一个问题,而且环环相扣,问题和问题之间是有关联的。有的时候,这种课堂会让老师和学生都觉得比较解渴,妙趣无穷。我们在学历史的时候,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假如说历史的长度是100个单位,要想了解的话,是需要走100个单位的,然而我们的课堂常常是只走到了5或10个单位的时候就停下来了。而人天生就有一种好奇心,想要追本溯源,如果我们在课堂当中给学生创造这样的环境,即使这堂课与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已经不那么一致了,甚至预定的教学任务可能完成不了,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因为现场生成的这些具有思维含量的思想火花,对学生精神的成长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按部就班完成教学任务的效果。

所以,好的课堂往往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而不是起承转合都非常严谨,哪个地方停顿、哪个地方提问、哪个地方做一个什么表情都事先精确地预设好了,那种课堂是表演,是老师自我展示的舞台,是对学生的不尊重。

(原载魏勇专著《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猜你喜欢

工业革命观点主持人
煤、铁、蒸汽与工业革命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超级智能时代
观点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扩展
业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