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贤文化背景下的社区治理

2019-11-28许剑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19期
关键词:网格化管理社区治理社工

许剑

摘要:社区治理作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环节,至关重要。南京市L社区基于深厚的社区文化底蕴,通过对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的优化,在“乡贤+社工”模式的带领下,在共建单位与商户的支持下,搭建了社区居民自治的舞台——贤爱堂,社区居民自治初见成效,社区治理模式得以创新,乡贤文化得以发展。

关键词:乡贤文化;网格化管理;社区治理;社工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9)19-0109-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19.02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link of "innovating social governance system", community governance is of vital importance.Based on the profound community culture and through the optimization of community grid management mode, under the guidance of "county sage+Social Worker" model and with the support of Co-construction units and businesses, L community has built a stage of community residents'autonomy -"Xian Aitang". Community residents' autonomy has achieved initial results, and community governance mode has been innovated, and county sage culture has been developed.

Key words: county culture around local sages; community grid management; community governance; social worker

在乡村建设与治理过程中,乡贤以及乡贤文化一直都是关注的重点,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乡贤及乡贤文化在乡村建设与治理中发挥的作用更是受到广泛关注。随着乡贤文化概念的发展,社区也开始提出在社区治理和建设中发挥乡贤的力量。在重拾乡贤文化、发展社区乡贤文化之前,南京市L社区的居民对社区的历史文化了解甚少,拾起乡贤文化之后,通过发展与渲染,社区居民对自己的社区愈加感到自豪。因此,社区在进行社区治理创新的过程中,根据社区文化特色,重新发掘和重视乡贤的力量、发展社区乡贤文化,能够丰富社区治理主体,使社区治理主体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1  研究方法与概况

1.1  具体研究方法

调查主要采用访谈法,通过访谈L社区的书记、主任以及网格管理体系中的楼栋长等来了解L社区的基本情况、贤爱堂的运作模式、网格化管理体系的运行规则,以及与此相对应的重要人员乡贤、社工、社区网格员以及楼栋长是如何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作用等,从而分析L社区成功实现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化发展的原因。

1.2  概况

L社区位于南京市浦口区,整个社区下辖0.62 km2,社区内共有居民3 304户,8 920人。L社区居民的流动性比较小,外来人口在L社区只占极小的比重,本地居民仍是L社区的主流。L社区文化底蕴深厚,从时间轴线上来看,社区内现存的文庙代表了它丰富的傳统文化;战争年代为解放江浦的革命烈士建立的革命烈士纪念塔代表了社区的革命文化。此外,还有不少美籍华人带来的西方文化。在这些文化的积淀下,L社区开始重新拾起和发展自己的乡贤文化。作为社区治理的一个新模式,建立了贤爱堂,并通过网格化的管理来为社区居民提供各色服务,让社区居民能够通过这个平台积极参与到社区事务中来,主动承担社区的工作与责任。

2  贤爱堂—居民自治的窗口

2.1  “乡贤+社工”的社区服务模式

贤爱堂是L社区以乡贤文化为依托为社区居民提供各色服务的基地。贤爱堂的前身是老娘舅矛盾纠纷调解队,专门针对社区内部的矛盾纠纷进行排查与化解,后来这个队伍渐渐加入社区历史文化底蕴的内涵,逐步发展成现在的成熟状态,并于2016年在民政局完成注册。

在L社区,乡贤主要依托贤爱堂的12个公益项目来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服务。这12个项目由乡贤和与其配对的社工共同申请、运行和负责。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的服务只是12个项目的基础目标,更多的是想通过服务把居民凝聚起来,传达社区治理居民自治的理念,丰富社区治理主体,引导和激发社区居民参加社区治理,实现从被动参与到直接参与的转变[1]。

乡贤和社工配对合作提供服务的模式也算L社区的一大特色。L社区让乡贤与社工搭配工作,意识到在快速现代化的社会中,事物变化日新月异,乡贤老同志在社区具体服务上缺乏专业性,也很难跟上居民日益变化的需求。在社区服务工作方面,如果让社工单独负责社区居民的服务工作,服务很难深入到居民生活内部。在L社区服务的社工大都不是本地人,在社区居民内部缺乏威信,虽然拥有学历、有专业的知识储备,但由于缺乏丰富的服务经验,对居民生活了解少,难以凭自身的力量走进社区居民的生活、用行动感染社区居民。通过乡贤和社工合作的服务模式,乡贤和社工能够互补,社工也能在服务过程中学到更多。

2.2  联勤的网格化管理方式

社区网格化管理主要是对现代社区发展规模化、人口密集化、社区管理困难的反应,它是对社区治理模式的一个新的探索[2]。网格化管理之所以在社区内广泛运用,主要是因为在网格化管理下,社区治理可以更加高效,通过网格化管理可以在社区治理中形成多元互动的社区治理主体,在社区和社区居民之间形成一个沟通互动的平台。

为响应浦口区网格化管理的方式,L社区也实行了联勤化的网格管理,将社区划分为几个片区,片区内划定不同的网格,由专门的网格长、网格员来负责,为了更直接地接触居民生活、反映居民遇到的问题,网格之下还设置楼栋长,使得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变得更加系统。在网格化管理上,网格是最基本的单位,在L社区,300户左右的居民就组成一个完整的网格,在每个网格内,会配备网格员和网格长,网格之下还会以楼栋为单位设置一个楼栋长,L社区的网格分为三层:第一层由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主任等成员组成;第二层由乡贤、网格长、网格员组成,主要负责网格内的具体事务;第三层主要由楼栋长组成,主要负责协助网格员工作,将社区居民需要的服务向上反映。

网格员和楼栋长的来源方式有所不同,在L社区,专职的网格员主要是基层的工作人员,到社区来提供管理和服务的,而楼栋长则是从社区居民中通过报名、笔试、面试等流程选拔出来的。

2.3  “乡贤+网格员+共建单位+社会义工”的四级抱团架构

乡贤与社工的组合构成为居民提供服务的基本单位,而12个项目除了带头作用的乡贤和社工之外,项目在社区之外还有他们的共建单位,L社区组建了一个共建单位的数据库,需要资源的时候他们可以提前抽调。

在L社区,居民享受的很多优质服务都是由与社区合作的共建单位提供的,同时也正是这些优质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事务中,以社会义工的身份,共同为社区服务和治理尽一份力。共建单位、社区义工主要为邻里项目提供服务支撑,乡贤和社工除了给居民提供服务外,还和网格化的管理方式结合在一起,与网格员一起,了解居民的生活需求,解决居民的生活问题。为了丰富社区网格体系,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提供一个渠道,L社区在2018年6月开始正式将楼栋长纳入到网格管理中,这些参与楼栋长选拔的社区居民都是在乡贤的感染下,开始对社区公共事务感兴趣,最终选择加入到社区治理的大舞台中。

在贤爱堂的运作下、在乡贤等人的努力下,居民对社区文化有了明显的认知,对现在营造的社区文化氛围也比较满意。在这种社区文化氛围的带动下,年轻一代也愿意向乡贤老同志们学习,在行动上支持老同志的工作,支持社区文化的传播。

3  “乡贤文化”——社区自治创新的关键

3.1  文化整合

文化整合对于具有多元文化的社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3]。L社区内一共有11个少数民族,众多的少数民族使得L社区在具备传统文化的积淀、红色文化的渲染之外还加上了各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直是L社区的特色。

在这样具有多民族的社区实现文化整合,需要正确处理好文化统一性和文化多样性之间的关系。L社区为增强社区居民的文化归属感、增强对社区的认同感,在实现文化整合的过程中,不断进行道德教育和各色主题的社区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发展社区独特的乡贤文化。

除此之外,L社区本地居民较多,外来流动人口较少,居民之间的同质性比较强,对于共同的社区文化,居民之间比较有认同感。因此,在运行贤爱堂、发展乡贤文化的过程中,更能唤起居民对社区文化的记忆,社区文化也更能够将这些居民凝聚在一起。

3.2  资源整合

从资源整合利用的角度来看,不同社区中存在的资源类型和多寡各不相同,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物质资源、精神资源、人力资源和综合资源[4]。在L社区,社区的运转资金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上级街道的财政拨款,另一方面,作为老城区内的小区,L社区有一些门面房,依靠这些门面房,每年可以得到十几万的收入。賢爱堂的项目在运作时,除了项目招标后获得的项目资金之外,社区也会提供一些额外补贴,在资金方面,L社区是完全支持贤爱堂的运作。人力资源方面,乡贤肯定是毋庸置疑的人才资源,在乡贤与社工的带动下,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热情高涨。在综合资源上,烈士塔社区文化资源十分丰富,部分乡贤作为机关单位的退休人员,本身还带有一定的政治资源。随着贤爱堂的运作,烈士塔社区的精神资源也得到提高。总的来说,社区资源都在支持着贤爱堂的发展、支持着乡贤文化的发展。

为了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社区还为贤爱堂联接了很多外部资源,贤爱堂的邻里项目有一个数据资源库,包括区域内、区域外一共有77个共建单位,提供资源及其他各方面的支持。2019年,L社区准备把商户也纳入进来,与商户共建,提供一些社会面上的服务,与餐饮协调,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为低保户提供免费的餐饮或者社区出面做买家、通过贤爱堂认证的可以免费食用;与超市协调,做志愿服务兑换;以及与银行、照相馆等商户合作,提供其他各类爱心服务,将可以提供服务的商户在地图上标识出来,最终形成“贤爱生活圈”。各类资源经过整合,全部用来支持贤爱堂的运作,将乡贤文化步步推进。

4  乡贤文化成功参与社区治理的原因分析

4.1  社区居委会的支持

L社区居委会的支持为贤爱堂的成功运作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如今,想要发挥乡贤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必须要加强社区的领导核心作用,对乡贤在社区治理中扮演的角色进行引导,为乡贤提供更多的平台[5]。L社区为了更好地发挥乡贤在社区治理中的带动作用,建立贤爱堂、为乡贤配备社工搭档、提供网格化的窗口,真正的让乡贤做到“矛盾纠纷的调解者”“文明风尚的传播者”“公益服务的践行者”“居民自治的推行者”等多种职能,搭建起联接社区、社区居民之间的桥梁,承担起文化传承的责任。

4.2  社区优势的充分利用

良好的社区治理必须要因地制宜,根据实际,充分尊重本社区的历史文化和社区环境,积极利用可以使用的资源。L社区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且社区居民流动性较差,基于此,L社区在创新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充分尊重社区文化、发展社区文化、利用社区文化参与社区治理环节,把文庙作为凝聚乡贤的重要场所,将社区文化作为凝聚社区居民的重要抓手[6]。借助于乡贤、社工、网格员、楼栋长搭建起来的桥梁,把游离于社区治理外的社区居民努力整合到社区治理中,使社区居民和乡贤一样成为社区多元共治的重要力量。

4.3  社区居民自治氛围的营造

乡贤是一个家庭乃至社区中有名望、有地位的长者,除此之外,他们还带有丰富的社会资源。乡贤本身不仅仅是社区治理中的重要力量,乡贤还能引领和号召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的行动中。

发挥乡贤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L社区的做法是以乡贤文化为依托、以贤爱堂为载体、通过12个邻里项目,参与到社区治理中;除此之外,通过发挥乡贤力量、传播乡贤文化,营造了居民自治的社区氛围,不仅乡贤可以参与到社区自治中,通过“邻里议事会”等平台,更多的社区居民可以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

5  小结

L社区在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乡贤的带动作用,网格化体系的运行也很好的将乡贤文化传播给每一个社区居民。乡贤和社工共同负责的12个社区邻里项目给居民提供了更多的服务,服务项目是多元的,包括对老年人、未成年人的关爱,就业、法律知识的培训,社区自治平台的提供等,其中“邻里议事会”就是给社区居民提供了直接参与社区事务的机会,居民可以把自己想要討论的社区事务拿到“邻里议事会”来讨论,乡贤一般也会把发生矛盾的双方集合在“邻里议事会”,通过乡贤的调解,事情一般都能圆满解决。居民在接受服务和参与议事的过程中对参与社区事务的热情度越来越高,也越来越愿意为社区做更多的事情。L社区乡贤文化发展之所以这么成功,有社区独特性的原因,但是除了社区的独特性之外,其他因素对乡贤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  君,徐选国,徐永祥.迈向服务型社区治理:整体性治理与社会再组织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3):95-105.

[2] 张树旺,郭  璨,李  伟,等.论社会治理视野下农村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完善——基于云南省孟连案例的考察[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4):58-64.

[3] 滕  驰,乔志龙.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地区文化整合与社区和谐[J].贵州民族研究,2014,35(2):34-37.

[4] 李晓壮.城市社区治理体制改革创新研究—基于北京市中关村街道东升园社区的调查[J].城市发展研究,2015,22(1):94-101.

[5] 李  宁.乡贤文化和精英治理在现代乡村社会权威和秩序重构中的作用[J].学术界,2017(11):74-81,325.

[6] 高征阅.上海市国际化社区发展中的文化融合问题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0.

猜你喜欢

网格化管理社区治理社工
青春社工
基于网格化管理的职业院校顶岗实习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网格化管理在市场营销工作中运用的探索与实践
社工
依托社区学习共同体推进社区治理的路径研究
心理建设:社区治理新方向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处境尴尬的医务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