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演练中体验用身体阅读的快乐

2019-11-28谈赞红

儿童大世界 2019年2期
关键词:理解课文奶酪尾巴

谈赞红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东林镇中心小学,浙江 湖州 313021)

读书是一件美好的事。如果学生能有这种感受,那么就会喜欢读书,慢慢地也能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课程标准》对小学第一学段就提出了这样的阅读教学目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如何通过快乐阅读让学生爱上读书,学会读书,是我们一线教师所思考、探索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爱上阅读。

一、做一做,理解课文内容

低年级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在课文朗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动手做一做,来理解课文内容,以达到阅读的效果。学习一年级课文《四季》时,教师可以让孩子们一边读一边做动作,孩子们会用小小的手指搭在一起做尖尖的草芽,会弯着腰低下头做谷穗弯弯,读到雪人大肚子一挺时孩子们会挺起自己可爱的大肚子,非常可爱,形象又活泼,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课文的意境。

二、画一画,突破重点难点

语文阅读教学中利用学生的视觉感知,鼓励他们利用想象的翅膀,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胆的放眼去看,放手去画,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用画来表示出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化难为易,突破重难点。如在教学《小小的船》一课时,可以布置这样一个特殊作业,在自由读读课文,读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再来画画课文描述的内容,学生画得很好,画了弯弯的小船、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有些学生还根据自己的想象画了其它天空中的宇宙等,这样读与画结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有为课文的背诵打下基础,真是“一箭双雕”。这样有助于将文本语言转化为自身语言,提升了孩子的自身素养。

三、唱一唱,回味课文片段

语文是一门闪着人文光芒的学科,它与艺术是密切相关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添加些音乐,或配乐朗诵,或让学生唱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歌曲。不仅能调节课堂气氛,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对语文的理解。如在教学《快乐的节日》这一课时,我请孩子们先介绍自己的节日——儿童节,说说这个节日过得怎么样?孩子们都觉得自己过得开心、快乐,开心得想要唱起来跳起来了,这时告诉孩子们想唱就唱,于是孩子们会跟着唱起来,有的还会跳起来,孩子们边唱边回忆快乐节日时的情境。在动听的歌声、优美的旋律中,孩子们很快就记住了课文内容。这样使学生在快乐中回味了课文内容。

四、仿一仿,提高口语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说的态度和语言习惯。”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重视读与仿说的有机结合。

(一)仿读

低年级的小学生的思维是形象的,容易在直观的教学中激发兴趣。如在部遍教材和大人一起读的《小鸟念书》一文中,有汉语谐音带来的妙趣。“风老师”念“稀稀沙沙”,“鸟学生”念“叽叽喳喳”,在模仿中,让学生初步感受汉语谐音的趣味。

(二)仿说

如在教学《比尾巴》一课后可以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形式仿说——编儿歌。学生在学习、理解课文之后,他们能够抓住动物尾巴的特点,按照课文中诗歌的样式仿说——编儿歌。例如,“谁的尾巴细又长?”“老鼠的尾巴细又长。”“谁的尾巴像鞭子?””马的尾巴像鞭子。”“谁的尾巴像剪刀?”“燕子的尾巴像剪刀。”“谁的尾巴断了能再生?”“壁虎的尾巴断了能再生。”……

五、演一演,提升语文素质

情境表演是儿童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即兴表演,是促进其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小学低年级的课文好多都是声情并茂的文章,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狐狸分奶酪》可以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教学课文时,我请三位学生分别戴上了狐狸、熊哥哥、熊弟弟的头饰表演,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余的学生可以当导演。学生把狐狸的狡猾,小熊的憨厚,一一生动地表现出来。这也就反映出学生已经把课文内容读懂了。结尾部分时,还组织学生续编故事,说说熊哥哥和熊弟弟如果再捡到一块奶酪会怎么做怎么说的?请学生演一演。当学生的思维闸门一打开,他们就会想象奇特、丰富多彩,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有的说,熊弟弟把奶酪分成两瓣后把大的给哥哥说哥哥你吃大的。有的说,熊哥哥把奶酪分成两瓣把大的给熊弟弟说,我是哥哥吃小的,你是弟弟吃大的……。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说话中,很有思想,并懂得了一种谦让精神。读书、说话、情感陶冶三结合真可谓“一石三鸟”。这样表演,往往可以调动全班学生的热烈情绪,对调控课堂气氛能起重要作用。

总之,语文教师要开放课堂,解放学生的头脑和手脚,使教学向多方延伸;同时,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真正树立以人为本、以读为本、以创新为本的现代阅读教学观念,激发低年级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尝到阅读的快乐。

猜你喜欢

理解课文奶酪尾巴
膨胀的奶酪
假如给你一块奶酪
奶酪大作战
谁动了中医的奶酪
谁的尾巴最奇妙
比尾巴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切入点
衔接追问,趁热打铁,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提有效问题,助学生理解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