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烟雨任平生
——读《苏东坡传》有感
2019-11-28崔菊
崔 菊
(湖北省荆门市竹园小学,湖北 荆门 448000)
“对我们来说,最有影响力的书往往是我们年轻时读过的某一本。它的大部分力量或许并不是缘于它本身,而是因为介入我们生活的某个时机”周国平的这句话,我深以为然。
师范刚毕业时,工作一时不顺,再加上家里一系列的变故,常常令我心烦意乱,心灰意冷。那时,不知是怎样的机缘巧合,读到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仿佛有一束阳光照到我心里,于是我结缘了林语堂以及他带给我的《苏东坡传》。
不愧是语言大师,学贯中西的林语堂先生,用生花妙笔,将一位性格鲜明、才华卓绝、乐观旷达的苏东坡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文中以苏东坡一生的命运轨迹为主线,从执政、文学、诗词、书画、情感、佛道教等方面将一位大家的一生娓娓道来。书中还能不经意就见到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苏洵等历史大家的影子,仿佛坐着时光机穿过时光隧道,跟着作者穿越到了那个久远的时代竹杖芒鞋,一蓑烟雨任平生。透过这句诗,我仿佛看见一位饱经忧患仍不改赤子之心的老人,在风雨人生中不屈不挠、坚毅前行的身影。
人们熟知的苏东坡是个伟大诗人,他的很多作品至今脍炙人口。其实,他的一生充满了跌宕起伏。宦海沉浮,几经贬谪,但他却没有因此沉沦,“既来之,则安之”。初到杭州,他品尝美食,遍寻名山,拜访奇人,与“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邂逅;谪居黄州,游赤壁,“横槊赋诗”,一曲“大江东去,浪淘尽”淘尽心中不平事;岭南流放,疾病和蛮荒并没有使他的内心成为荒原,买田置舍,“不辞长作岭南人”;远迁儋州,他谓“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仍不肯向命运屈服。“黄州惠州儋州”,道不尽他的一生功业。这世上的种种艰难苦恨,荆棘豺狼,在他眼中都化作了霁月清风,晴天朗日。
“胸有成竹”“燕瘦环肥”“河东狮吼”“水落石出”“雪泥鸿爪”“化为乌有”“对床夜雨”等等,这些我们现如今还在使用的成语,也都来自苏轼。
灿如彩云的才华,并不能阻止一个人陷入命运的泥淖。谁都会有陷入泥淖的时候,智者懂得洒脱,智者有如东坡。
在黄州,苏东坡开始潜心研究佛家、道家思想,以此来消弭人生的苦难。到黄州之初,“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穷途,死灰飞不起”,他在《寒食雨》中道尽了内心的凄苦。人生低谷,他不忘反思,用自我剖析的方法让自己脱胎换骨。在这期间,苏东坡完成了他内心世界的重要转变。
在黄州的第三个年头,岁月给了苏轼关于生活的答案,苏轼写了《定风波》,“一蓑烟雨任平生”中全然不见“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孤寂之色。生活再难,也不要失去信心,你厌倦生活的那天就是生活将你抛弃的日子。不论处境多么举步维艰,他始终保持着内心的一份平静与淡然。对未来,对前路,“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诉不尽他的乐观与豁达。
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在泥里也要好好生活。人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暂时的泥泞是为了留下更深的脚印。唯有乐观面对,生活才会给你一个笑脸。假若你先气馁,你的世界怎会充满色彩?人生道路不平,君子坦荡荡,自能履险如夷。
如果说第一次被贬苏东坡内心还怀着对自己无能为力的苛责,那之后去往惠州、儋州的旅途这种苛责则少了很多。
人生不能攀比,也不要苛求。珍惜自己的人生,不要去强求不可得的东西。“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我们不过是浩瀚宇宙间的蝼蚁,百年后终将都会被历史的尘埃抹去,又何妨不宽待他人、善待自己呢?人生过往,与其执迷与苛求,不如“闲看秋风,洛水清波”。
不论生活给予了苏东坡什么,他总是以一颗豁达的心接受,他对生活充满着热爱。贬到黄州,我有酒有肉日子赛过神仙;贬到惠州,我有荔枝鲜果度日不觉艰难;贬到儋州,我教书育人造福一方百姓。
苏东坡的一生,充满了极度的戏剧色彩,是苦与乐并存的一生。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再不过如此了。他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他的诗词书画,还有名动天下的苏堤,甚至人人喜欢的东坡肉,更有他的至真性情。他的眼中,世上没有坏人,一切都很美好,不管是流放还是牢狱,似乎都不能成为击倒他的利器。无论何时,他都坚守着自己的内心,并始终怀着一颗悲天悯人的赤子之心。
哪怕世界以痛吻我,而我仍报之以歌。苏东坡的一生饱经忧患,却如一阵清风度过了一生,过得快乐,过得洒脱,那份超然连林语堂先生都说自己无论如何也无法用详尽的语言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令自己“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
是啊,人生不过三万多天,苦难不可避免,但人应该超越苦难,与其自怨自艾,裹足不前,不如活出生命的精彩。得之,失之,皆淡然处之。同苏东坡相比,我们每个人某一个时期偶尔承受压力负重前行又算得了什么?
人生就像一处沼泽地,没有人能走得平坦,总会有跨不过的泥潭。人生处处都是经历,当你沉于生活的困苦中不得解脱时,不妨换个方式去理解,换个态度去面对,以一颗洒脱的心把生活的苟且过成诗和远方。
所幸,当你一直专注于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时,很多事竟迎刃而解。如今,我已夙愿成真,当初的点点挫磨已成过往,久经回味。午后,走在这阳光恣意的校园里,听竹林涛声,看满目翠竹,让我想起多年前的一个下午读到苏东坡《定风波》时所带来的温暖与感动,更让我记起林语堂《苏东坡传》中那个不朽的乐天派。纵然再遇冷风凄雨,但是——“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