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花样篮球运动促进幼儿动作发展

2019-11-28徐双田

儿童大世界 2019年2期
关键词:拍球花样运球

徐双田

(浙江省浦江县新华幼儿园,浙江 浦江 322200)

近年“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学前领域中花样篮球运动逐渐流行,例如浙江幼儿体育大会已经组织举办了数届全省性的花样篮球操竞赛,其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成果,甚至令成人叹为观止。篮球运动技术是人用手直接控制球,并与全身协调配合组成的专门动作。同时这项全身运动具有灵活性、多变性和多向性,是我们落实《指南》中对于儿童动作发展目标的一条优良途径。同时这也给了笔者一个巨大而灵活的空间来挖掘蕴藏在本园幼儿身上的篮球潜能。因此,笔者在将近一学年的大班幼儿花样篮球教学中,注重积累,获得了大量一手案例,并对这些案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解读与剖析,同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体能发展水平,探索出花样篮球运动对相应目标促进作用的粗浅规律与策略。

一、花样篮球基础内容简介

(一)球性练习

球性是一切篮球技能中的基石,是幼儿每次训练必须的热身环节。只有熟悉球性才能够控制好篮球。球性练习是让幼儿学会运用手指、手腕力量控制篮球,为之后的运球等一系列基本动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较具有实用性与趣味性的练习方法有屈蹲拨球、小球过山洞、双手胸前抛球、小矮人滚球、滚球追赶等,有效练习的策略会在最后的论述中提及。

(二)原地拍球

幼儿原地用单手连续拍按由地面反弹起来的球叫拍球。原地拍球动作是由身体姿势、手臂动作、球的落点、手脚协调配合四个环节组成。

(三)行进间运球

幼儿在移动中单手连续拍按由地面反弹起来的球叫行进间运球。行进间运球要求幼儿手眼需协调配合。运球时既要使移动速度和运球速度协调一致,又要保持合理的动作节奏。幼儿在初学时候眼睛必须看着篮球,控制好篮球。一般要求幼儿走一步拍一次球。

花样篮球中的许多动作都由“原地拍球”和“行进间拍球”演化而来,因此这两块是笔者的实践研究重点。

(四)双手胸前传接球

双手胸前传球是最基本最常用的篮球传球技术。一般在中、近距离运动双手胸前传球。由于其传球距离短、准确性高、容易控制,所以在众多传球技能中,是幼儿最容易掌握的一种传球技能。

(五)幼儿篮球游戏

在幼儿日常的篮球训练中,我们不能一直进行高强度的强化训练。这会让幼儿觉得篮球训练没有新鲜感,而且容易失去兴趣。老师应该给幼儿一个游戏的环境。所以在每节训练课里,我都会玩一些篮球游戏。使篮球训练变得生动有趣,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也倍增。笔者常用的游戏有老狼老狼几点钟、躲避球、运球接力等。

(六)三步上篮

幼儿在运球靠近篮圈时,第一步:跨出右脚同时双手将球抱起,第二步:再向前跨出左脚,利用左脚挑起,完成投篮。第三步:整个技术动作完成,缓冲落地。整个动作过程称作三步上篮。刚开始学的时候幼儿只持球做脚步动作,不投篮。不要求幼儿连贯,应将三步的动作分解出来。熟悉以后再把三步连起来做,再结合投篮进行练习。

(七)全场3对3小篮球比赛

幼儿的篮球比赛更像是幼儿的一种游戏。幼儿在游戏比赛中充分体现自身的篮球技术、团队精神与勇敢顽强的精神面貌,参加比赛的幼儿更是能增强自信心。比赛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让幼儿充分的享受过程。

在笔者的实践过程中,上述的6和7并不在训练范畴内,所以只在基础内容中简要提及,后面的论述中将不再涉及。

二、借助花样篮球促进幼儿动作发展

花样篮球不同于一般的篮球竞赛那样极具对抗性,需要强壮的体格与灵活的战术头脑,它作为一种技巧性较强的运动,需要幼儿全身协调配合,更需要专注力与耐心,在这里笔者结合幼儿平日训练情况,初步对幼儿花样篮球进行探索,借此落实《指南》动作目标。

(一)做好篮球运动准备

运动准备包括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在开展篮球运动前,教师要设计出适合幼儿的篮球运动环境,并做好相应的物质准备,比如篮球场地、篮球架、篮球等硬件设施,篮球架最好可以调节高低以适应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需求。

在笔者实施的训练过程中,场地固定在学校体锻室,活动开始前提早五分钟到达场地开窗通风并整理多余的器材使场地开阔整洁,尽量消除硬件设施中的安全隐患。幼儿在训练过程中采用的是标准5号球(重量470~500克,圆周69~71厘米)。

另外,篮球运动具有较强的技巧性,同伴之间也会产生身体接触,存在安全隐患。因此,笔者在开展篮球训练过程中一方面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另一方面也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在训练开始前,笔者都会带领幼儿进行热身活动避免在训练中出现意外。每次学习新动作前,笔者会请其他教师录好动作发给相应的家长,请家长督促,同时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的心理与生理变化因时因材施教。

(二)从训练孩子的球性开始

前文中有提及球性是一切篮球技能中的基石,是幼儿每次训练必须的热身环节。只有熟悉球性才能够控制好篮球。以下是一些基本方法。

屈蹲拨球:幼儿蹲下,把篮球放于身前,左右手手指打开,手腕摆动,在身前左右拨动篮球,将球控制在身前。在幼儿能左右熟练的拨动、控制好篮球后,可以要求幼儿目视前方,用手指手腕让篮球围绕着身体转圈。

双手胸前抛球:双手胸前抛球对幼儿的注意力、手眼协调性要求比较高。幼儿直立,双脚打开与肩同宽。球放于胸前,双手用力将球垂直往上抛,对初学的幼儿抛球高度要求应比较低,逐渐增加抛球高度。要求幼儿在球下降时应主动伸手接球,而不是等球落在手里。幼儿熟悉后可增加难度。

滚球追赶:幼儿弯腰,稍稍屈膝,篮球放在身体一侧,用手指、手腕拨动球向前进。可用比赛的形式进行。

腰间绕球:幼儿将球持于手中,双脚并拢,篮球从一只手沿着腰身绕一圈传给另一只手。刚开始时可以贴着身体,熟练后要求球不能触碰身体。

上述动作都有助于《指南》中提及的“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一目标的达成。

(三)利用音乐锻炼幼儿的节奏感

花样篮球的练习不是个体性的,而是数十位幼儿的一个集体性训练,若要数十位幼儿拍球时宛如一位幼儿在拍,那么每一位孩子的节奏感都至关重要。在这个问题上我采用的策略是利用音乐的节拍锻炼。音乐的加入激发孩子的新鲜感,练习起来更有热情,且相比教师重复地喊口令更有趣味性。

这样的练习需要幼儿心手共用,要跟着音乐节奏的变化而变化,有助于练习幼儿手的灵活协调性。

(四)采用灵活的方法降低幼儿的枯燥感

由于花样篮球的技巧性需要多次重复地练习,对于专注力尚在发展的大班幼儿来说定会感到枯燥甚至厌倦从而产生排斥心理。在训练过程中笔者便遇到数位如此幼儿,也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应对这个问题。

练习节奏感时让幼儿坐在凳子上根据老师的口令或者音乐变速拍球。一来不能轻易移动的凳子可以让幼儿清楚自己的位置,二来坐着拍球可以节省体力,再则变速练习可以吸引幼儿注意力,延长幼儿的耐心与专注力。

幼儿的球性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教师可以一次教授多个动作,集体练习时用于轮换不至于重复练习同一个动作。

综上所述,笔者对于大班幼儿花样篮球的探究只是冰山一角,今后仍会多学习一些理论知识,同时在实践中多加探究,力争覆盖学前各个年龄层,进行更为深入的实践探究。

猜你喜欢

拍球花样运球
和爸爸一起锻炼
花样童年
完形填空一则
我最喜欢的课
洁齿的花样
KYRIE IRVING'S HANG DRIBBLE 凯里·欧文 停顿运球
拍球真好玩
拍球接龙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