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肢骨折石膏固定患者的护理需求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2019-11-28谭静文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9年11期
关键词:石膏注意事项我院

谭静文

石膏是一种在骨科广泛应用于骨折或关节复位后及严重软组织损伤等疾病的固定材料,但石膏易折断,可能给患者带来二次伤害,而且石膏长时间固定如护理不当可能引起固定处肢体血液循环障碍及压疮等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1]。为提高石膏固定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本研究对我院接受石膏固定的下肢骨折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并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5日—12月20日在我院接受石膏固定的920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以1月5日—6月5日收治的40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6月20日—12月20日收治的520例患者为观察组。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为下肢新发骨折,接受石膏固定;无意识和认知障碍;具有独立思维能力,沟通良好。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部位骨折患者;合并严重感染者;合并四肢功能障碍者;合并严重内科疾病者,如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免疫系统疾病者;不能配合完成研究者。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对照组年龄19~53岁,观察组年龄21~56岁,两组性别、年龄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对所有患者的伤口及时进行清创等处理,将浸湿的石膏绷带从下向上均匀缠绕患侧肢体,保持内层平整,并使用绷带固定包扎,听取患者主诉,如有压迫感等不适症状及时进行调整,原则为不影响患者固定部位的感觉、血液循环及运动等。两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具体如下。

1.2.1 对照组 行常规护理。石膏固定辅助操作过程中注意操作技巧,提高患者舒适度,固定后听取患者主诉调整石膏松紧度,保持外表美观,告知患者注意事项;注意患者的整体搬动,做好石膏护理,在捏塑骨突凹陷处使用软垫直至石膏完全干涸;指导患者保持正确体位,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密切关注患部皮肤温度、感觉等变化情况,避免发生血运不畅等不良事件;做好患者及家属健康宣教工作。

1.2.2 观察组 先进行护理需求调查:对所有参与护士进行岗前培训,加强护理专业技能及沟通技巧培训;使护理人员在提高护理能力的同时能更深入了解患者的护理需求;查阅文献结合临床护理经验自行设计《骨科石膏固定患者及家属护理需求调查表》,内容包括患者生活、心理护理需求,以及术后功能锻炼及注意事项对护理指导的需求等。依据患者病情及石膏固定情况初步判断可能的护理需求,通过直接询问、交谈等方式,结合调查表结果了解患者及家属各项需求并与主治医师进行协商,去除不合理需求。所有患者在石膏固定术后1 d填写调查问卷,整理分析调查结果并制定护理方案,实施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2.1 健康宣教 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建立良好医患关系,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健康教育,语言通俗易懂,结合肢体语言,形象生动,向患者介绍骨折、石膏固定术、术后恢复、注意事项等,使其对自身情况有初步、客观的了解;通过动作演示向患者介绍正确的肢体摆放位置及不良姿势;向患者介绍正确的自查、自我护理方法及功能锻炼方法,并告知不良事件的预防及对症处理方法等。

1.2.2.2 心理护理 因患侧下肢石膏固定后会长时间制动,肢体活动受限,且多数患者为青壮年,对自身形象重视程度较高,怕术后恢复不好影响肢体功能,加之骨折本身带给患者的痛苦,多数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烦躁等负性情绪,需对患者进行积极引导,排解负性情绪,告知疾病的可控性、治疗有效性及积极配合治疗对预后的重要性。做好护理交接班工作,对于患者不合理的护理需求在驳回后应积极安抚其情绪,以免产生负性情绪。让患者对疾病及治疗有更准确和全面的认识,增强其对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1.2.2.3 运动护理 制定功能训练计划,指导患者进行及时、正确、科学、适度的康复训练。

1.2.2.4 生活及饮食指导 告知患者健康生活及饮食对预后具有重要影响,指导其合理饮食,多食含钙食品。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一般资料比较

1.2.2.5 提高家属参与度 告知患者家属社会支持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性,引导家属多参与、支持、配合患者的治疗,为患者提供坚强后盾。

1.2.2.6 出院指导 出院时做好患者联系方式等信息登记,发放健康手册,告知出院后注意事项,定期进行跟踪回访,及时了解患者情况并给予指导。

1.3 观察指标出院时评价两组的护理满意度。3个月后,统计比较两组石膏折断和并发症(压疮、关节僵硬、皮炎、骨质疏松等)发生情况。

1.4 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采用我院自制量表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 3个级别,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和满意率之和。

1.5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的数据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96%(499/520),高于对照组的79.75%(319/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60.276,P<0.05),见表2。

表2 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2.2 两组石膏折断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石膏折断率31.15%(162/520),低于对照组的46.00%(184/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21.237,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0.58%(3/520),低于对照组的9.00%(3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39.514,P<0.05)。见表3。

2.3 护理需求调查结果520例患者均需要患肢功能锻炼指导;71.54%的患者需要了解石膏折断的原因及其预防方法;82.55%的患者需要进行术后注意事项指导;84.81%的患者需要心理支持。

3 讨论

石膏因具有吸水后的硬固性及较强的可塑性而被临床广泛应用于骨折固定,可有效固定已复位骨折端,减少患肢疼痛及肌肉痉挛等发生[2-3]。但石膏干涸后弹性较差,松紧度不能调节,容易发生折断。骨折患者石膏固定后会长时间活动受限,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且由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差及不合理的功能训练等可能导致石膏折断等情况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对于骨折行石膏固定患者,需要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及预后[4]。

传统护理方法多按部就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已不能满足临床需求[5]。本研究观察组采用我院自制《骨科石膏固定患者及家属护理需求调查表》对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行调查,以期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显示,患者的护理需求主要包括:患肢功能锻炼指导;石膏折断的原因及预防知识指导;石膏固定术后的注意事项及心理支持。由于患者对疾病本身的认识不足,以及对预后的担忧,急需寻求心理安慰,而这种需求易被护理人员所忽视。本研究,首先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及沟通技巧进行培训,使护理人员通过问卷能更深入了解患者需求,并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从心理上给予患者支持,告知患者疾病的可治愈性,增强其对治疗的信心,提高治疗配合度;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要求语言通俗易懂,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治疗等内容,着重介绍各项注意事项,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知;做好患者饮食及生活指导,保证饮食营养均衡,并增加钙的摄入量;提高家属治疗参与度及支持度,指导家属康复训练中基本的按摩、推拿等方法,提倡家属对患者进行按摩、推拿等[6-7];告知患者及家属如何保持正确的体位和进行患肢功能锻炼,以及石膏凝固时间、整体搬运注意事项、石膏易折发生时间等,并通过反面案例解析等方式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重视程度;此外,还应做好出院指导及出院后的随访和护理指导。

表3 对照组和观察组石膏折断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通过了解下肢骨折石膏固定患者的护理需求并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其石膏折断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了解患者的护理需求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提高下肢骨折石膏固定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石膏折断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石膏注意事项我院
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湖北拟立法推动磷石膏污染防治
夏季使用农药注意事项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石膏之魂
请四大名著的作者吃饭,有哪些注意事项
石膏鞋印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