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干预效果评价

2019-11-28余宗贤殷雪梅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9年11期
关键词:控制率收缩压精细化

余宗贤 殷雪梅

我国高血压患者具有血压和体重控制率均较低的特点,而未经控制的高血压和肥胖(或超重)可引起一系列严重并发症,致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1]。因此,对高血压人群实施综合干预,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血压和体重控制率,改善预后和生存质量,是医务工作者的职责,更是高血压患者迫在眉睫的需求。近年来,笔者针对辖区内高血压患者实施精细化管理,效果较为理想。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观察对象为北京市东城区五道营社区卫生服务站某医生2018年慢病精细化管理的高血压患者56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的临床诊断标准[2],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病,出生日期在1948年1月1日—1968年1月1日之间,精细化管理时间在2018年1月1日—12月12日之间,且在本年度内有4次以上的精细化随访。567例患者中,男264例、女303例;平均年龄(64.35±10.73)岁;高血压病史平均(14.31±4.65)年;高血压1级11例(1.9%)、2级305例(53.8%)、3级251例(44.3%)。

1.2 干预方法

1.2.1 精细化管理 按照我国第3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规范化要求,以辖区常住居民中符合要求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服务对象,实施精细化管理和综合干预服务[3]。

1.2.1.1 筛查高血压 每年非同日进行3次血压测量。第1次测量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者,在排除可引起血压升高的非病理因素之后,预约时间复查,3次测量值均高于正常者可初诊为高血压,建议其转诊至上级医院进行确诊,并且获得治疗方案,两星期以内随访转诊结果,确诊者纳入管理范围。

1.2.1.2 筛查高危因素 高血压值(收缩压130~139 mmHg和/或舒张压85~89 mmHg)、超重或肥胖(和/或腹型肥胖)、高血压家族史、长期嗜盐、过量饮酒、年龄>55岁。

1.2.1.3 随访评估 对确诊的高血压者当年每一季度进行1次面对面随访,随访内容:测血压,问诊近期症状(是否有头晕、视物模糊、黑曚、心悸、胸闷等),测体重、身高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了解近期生活方式和用药等情况。

1.2.1.4 分类干预 ①血压控制满意(一般患者血压降低到<140/90 mmHg;年龄>65岁患者血压降低到<150/90 mmHg,如能耐受可继续降到<140/90 mmHg;合并糖尿病、慢性肾病者在140/90 mmHg的血压控制目标基础之上再加以适当降低)、药物耐受性好、未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并发症未继续进展者,即可预约下次随访。对首次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能耐受者,结合患者依从性在必要时调整药物剂量、更换或联合不同种类降压药,2周内随访。对连续2次血压控制不满意或难以控制药物不良反应者,出现新并发症或原并发症加重者,宜转诊至上级医院,2周内随访转诊情况。所有随访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医生与患者共同制定生活方式调整目标,在下次随访时进行评估。告知患者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1.2.1.5 健康体检 可与随访相结合,对所管理的患者每年进行1次比较全面的健康体检,如查体温、脉搏、呼吸、身高、体重、腰围、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同时评估各系统功能情况。

1.2.2 工作指标 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最近 1次随访血压达标人数/本次随访总人数×100%。最近1次随访血压是指按照规范要求最近1次随访的血压,血压达标标准为收缩压<140 mmHg和舒张压<90 mmHg(≥65岁收缩压<150 mmHg和舒张压<90 mmHg),即收缩压和舒张压同时达标。管理人群健康体重百分比=最近1次随访体重达标人数/本次随访总人数×100%。最近1次随访体重是指按照规范要求最近1次随访的体重,体重达标标准为(健康体重)BMI≥18.5 kg/m2但<24 kg/m2,其中轻体重BMI<18.5 kg/m2、超重BMI≥24 kg/m2但<28 kg/m2、肥胖BMI≥28 kg/m2。

1.3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管理人群血压控制情况2018年4个季度的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分别为74.7%、93.4%、95.6%、98.6%,呈逐渐升高趋势,除第二和第三季度间血压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各个季度间血压控制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018年各季度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

2.2 管理人群健康体重情况2018年4个季度的管理人群健康体重占比分别为54.1%、60.4%、65.4%、71.4%,呈逐渐升高趋势,除第二和第三季度间健康体重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各个季度间健康体重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018年各季度高血压患者体重情况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能够引起脑卒中、心肌梗死、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慢性病。因此,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的主要途径[4]。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精细化管理,进行多维度综合干预,可有效促进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降低病死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通过对某些高血压患者实施精细化管理,还能影响到其周围更多的高血压患者,使用精细化管理控制血压水平,能够使社区高血压治疗率和达标率均得到提高[5]。而综合干预能降低高血压患者BMI、内脏脂肪和血压水平[6-7]。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注重细节及个体化的综合管理,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精细化管理,如测量患者1 d的血压水平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服药量及服药时间,根据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时调整降压药物,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等;筛查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定期进行血压测量,防治并发症,并对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和用药进行健康指导,每年定期进行1次体检,才能更好地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本研究应用东城区卫生服务系统家庭医生签约居民健康管理系统,筛查东城区五道营社区卫生服务站某医生2018年慢病精细化管理高血压患者,收集患者4个季度体质量指数和血压值,计算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和健康体重占比,结果表明,2018年4个季度的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分别为74.7%、93.4%、95.6%、98.6%,健康体重占比分别为54.1%、60.4%、65.4%、71.4%,均呈逐渐增高趋势。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能提高高血压患者体重控制率和血压控制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控制率收缩压精细化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无锡茶园不同修剪模式对茶小绿叶蝉发生量的影响
你了解高血压分级吗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控制率的影响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河南省35~74岁居民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