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胸部X 线及CT 分析
2019-11-28孙赞江
孙赞江
(齐齐哈尔市第二医院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患者发病后代谢功能容易出现紊乱,进而引发多种并发症。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具体是指糖尿病患者在感染结核杆菌后,随着病情发展便出现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该病发病率较为普遍,且病情严重、传播快,经常与肺结核相混淆,因此,对于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而言,采用合理的诊断方式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1]。故本次选择来我院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分别采用X 线及CT 诊断后,对其影像学病理检出率、诊断准确率进行评价,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自2017 年12 月—2018 年12 月期间接收的74 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硬币投掷法为基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即每组37 例样本。入选标准:(1)本次纳入患者均符合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标准;(2)依从性较高患者。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患者;(2)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患者患者;(3)存在认知障碍患者。观察组:男(n=23)、女:(n=14);年龄:45 ~64(平均:54.5±4.2)岁;对照组:男(n=22)、女:(n=15);年龄:42 ~63(平均:52.5±4.7)岁。本次研究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对比2组基础资料,P>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X 线诊断,诊断开始前,将电流调整为320mA,电压调整为120kV,要求患者站立,用X 光机扫描患者侧位以及正位,扫描时可进行多次扫描,最终保留清晰图像。
观察组:CT 诊断,采用双排螺旋CT 机(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型号SOMATOM SPIRIT),诊断开始前,将层厚调整为5.0mm,电流调整为180mA,电压调整为120kV,依次扫描患者肺尖到肺底部位[2]。
1.3 观察指标
影像学病理检出率评估:诊断人员统计患者出现小结节症、空洞以及大片变实影的诊断结果。诊断准确率评估:诊断准确率与确诊人数呈正比,诊断过程中确诊人数越多,误诊及漏诊人数越少,诊断准确率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影像学病理检出率、诊断准确率均属计数资料范畴,以卡方(χ2)进行检验、百分数()进行表示,74 例患者数据资料借助SPSS22.0 分析,检验结果以P值区间(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像学病理检出率对比
观察组诊断出小结节症、空洞以及大片变实影概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诊断准确率对比
观察组确诊35 例,误诊及漏诊各1 例;对照组确诊27例,误诊6例,漏诊4例;观察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诊断准确率对比[n(%)]
3 讨论
研究发现,患者出现糖尿病主要与机体代谢功能异常有关,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血糖升高,同时,患者伴随免疫力下降现象,增加了患者伴随其它疾病的风险,其中肺结核就是常见并发症,该疾病临床较为常见,且患者出现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后,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便会紊乱,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3]。
研究发现,虽然对于结核病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治疗方案,但是患者后期复发率仍处于高峰,究其根本,主要是治疗过程中结核菌是否被彻底清除,判断难度较大。针对这一情况,X 线临床检查较为普通,很难深入检查出具体病灶,而CT 可以详细的检查出肺叶周围具体病变情况,同时,它还能清楚的判定肺结核是否存在活动性,X 片在这一环节就存在一定的局限,除此之外,CT 检查时,还可以清晰的显示出肺部空洞,具有更准确的检测率,这种诊断技术既简单又快捷,具有极高的分辨能力[4-5]。通过本文研究发现,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采用CT 诊断,观察组诊断出小结节症94.59、空洞64.86 以及大片变实影48.64 概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诊断准确率94.59 高于对照组72.97,P<0.05,由此可见,CT 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采用CT 诊断,可以有效诊断出患者体内的病理学特征,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