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频彩超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检查结果临床分析

2019-11-28蔡小琴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23期
关键词:淋巴结炎扫查肠系膜

蔡小琴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分院 江苏 南通 226001)

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属于临床儿科中发病率比较高频的一类腹痛疾病,且常与秋冬季节发病,由于其症状缺乏典型性,腹痛现象常易被忽视,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引发肠道炎症[1],借助常规的检查手段并不能达到理想检查效果,临床上难以对非典型病进行准确诊断[2]。由于儿童腹壁比较薄,高频彩超能多切面扫查儿童腹腔,能多方位、多角度的观察,可以对儿童腹腔内淋巴结的边界、大小、内部回超声、等给予准确的反映,特别是对肠系膜淋巴结能清晰显示,从而有效提高患儿的诊断准确率,在临床诊断中应用广泛[3]。本文采用对比方式研究了患儿有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小龄患儿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的临床特点,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 年1 月—2019 年6 月65 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为观察组),有轻度腹痛,少数伴有压痛及反跳痛,其中部分还伴有轻度腹泻。排除条件:由于其他炎症诱发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现象,择选同期体检健康儿童65例作为对照组,在基本资料的比对上差异无明显性(P>0.05),见表1。

1.2 方法

入选此次实验研究的儿童,均予以高频彩超诊断检查,将高频彩超的探头置于儿童腹部,将肚脐孔作为中心点,完成拉网式扫查,并适当的增加探头压力,以减轻肠道内部气体对超声检查的结果产生的影响。扫查的过程中,儿童的回盲部和肚脐周围是检查的重点区域,需要详细的观察淋巴结的特征形态,对淋巴结进行内部回超声的观察。在对患儿进行高频超声诊断过程中,治疗1 周后对患儿的各项淋巴结指标进行检查。

表1 两组儿童资料比较。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其次在同一切面淋巴结数量方面,肠系膜淋巴结长、短径、血流阻力指数及其血流信号指标进行评价分析和比对。

1.4 统计学方法

SPSS13.0 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淋巴结数量、肠系膜淋巴结长、短径、血流阻力指数比较

观察组腹腔内可见多个大小不一的肿大淋巴结,观察组同一切面淋巴结数量方面(3.87±0.56)、肠系膜淋巴结长径(1.80±0.39)cm、短径(0.76±0.30)cm、血流阻力指数(0.66±0.18)高于对照组的(1.25±0.77)、(0.93±0.28)cm、(0.41±0.19)cm、(0.39±0.11)(t=11.34,9.36,8.23P <0.05),见表2。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以便于将患儿腹部脂肪对超声检查图像所造成的干扰将至最低[10],观察组观察组肠系膜淋巴结长径(1.80±0.39)cm、短径(0.76±0.30)cm、血流阻力指数(0.66±0.18)高于对照组的(0.93±0.28)cm、(0.41±0.19)cm、(0.39±0.11)(P<0.05),观察组血流信号丰富,由此实验研究所得数据结果不难看出,针对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将高频彩超于其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显著。

综上所述,探查儿童肠系膜肿大首选彩超,其准确、便捷、无辐射、无创,对临床正确的诊疗起指导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超声检查中在发现儿童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时可扩大腹部扫查范围,观察是否存在其他的异常超声像,如肿大的阑尾、形态异常肠管等,具有更大的临床意义。探及异常超声像,应分析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之间的因果关系,客观地做出超声报告。目前临床上罕见的两种特殊病:肠系膜淋巴结结核及腹腔淋淋巴结肿瘤。超声医师应该重视和注意鉴别。淋巴结瘤在超声诊断下淋巴结图像会显示出圆形状态,且内部回超声并不清晰,淋巴结纵横比在2 以下,回超声融合紊乱[11];急性阑尾炎具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通常病情较重且发病急性,患儿首先会表现为淋巴结肿大,且淋巴结数量较少,其次症状以腹痛、紧张为主[12]。

表2 两组淋巴结数量、肠系膜淋巴结长、短径、血流阻力指数比较

2.2 临床随访情况

单纯性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临床上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腹痛症状明显改善,超声复查淋巴结多恢复正常。

3 讨论

肠系膜淋巴结炎并不属于特异性炎症,多出现于3 ~14 岁的儿童阶段,其中以7 岁以下最为常见[4],患儿在患儿上肠系膜淋巴结炎后会表现为肚脐周围疼痛及右下腹疼痛,疼痛类型通常为间歇性或持续性,同时还伴有呕吐、体温升高频等情况,临床诊断时会发现腹部存在轻微按压痛,但疼痛位置并不固定,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若没有得到及时诊断与治疗,很可能引发急性腹症,造成更大的痛苦[5]。根据病史体征、临床表现诊断存在一定漏诊、误诊几率[6],可能造成患儿疼痛程度的加剧,目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式已经能够将肠系膜淋巴结清晰显示[7]。

近年来随着科学发展水平以及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该检查方式主要是借助高频探头对受检者的腹部进行扫查,对其腹部和肠系膜淋巴结情况进行直观的反映[8],同时,还可以模拟将患儿血流信号学情况,这对于患儿体内肠系膜淋巴结的血流状况也可以直观监测[9],相比较低频率的探头,通过不断加压的方式,也可以促使其穿透

猜你喜欢

淋巴结炎扫查肠系膜
钢板超声波自动扫查方式对探伤覆盖率的影响
扁桃体炎并发颈淋巴结炎 贴敷见效快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医疗法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TOFD检测中初始扫查面盲区高度确定方法分析
贴敷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巨大肠系膜血管瘤1例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
浅谈高速铁路钢轨焊缝探伤标准化作业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