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立医院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探讨
2019-11-28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
通常情况下,公立医院是由我国财政部门进行拨款的公共卫生组织,其具有着非营利性的特点。成立公立医院的主要目的在于为疾病患者提供最基础的医疗服务。公立医院在我国整个医疗服务系统中一直占据着较为重要的位置。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十分的迅速,公立医院所面临的竞争形势越来越严峻,并且还面临着大量的风险,其中财务风险是最不容忽视的。公立医院在构建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应该全面的分析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严格按照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进行构建,以此有效的防范财务风险,确保公立医院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财务风险与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的内涵分析
财务风险是企业在经营与发展过程中一种较为常见的风险,从理论的视角来看,对财务风险的定义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上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进行筹资时所发生的债务,致使企业的经济收益出现不稳定的现象,最终引发财务风险,通常又称其为融资风险。广义上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开展各项经济活动的过程中,由于一些不确定、不可控制性的因素的影响,致使企业的财务实际运行情况与预期出现明显的差异,这就极有可能引发财务风险,从而给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而公立医院的财务风险通常是指在其经营与发展的过程中,因为资金流动方面的问题而给医院带来一定的损失或者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
二、公立医院财务风险评价的内涵
财务风险评价是防范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财务风险防范的有效性具有着密切的关系。公立医院在实施财务风险防范之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评价财务风险,以此全面了解并掌握医院的实际财务风险情况,从而为其财务风险防范提供重要的依据。
公立医院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以财务风险的识别和预测为重要前提,对财务风险进行判断和评估。对于公立医院来说,财务风险评价是以财务报表为重要依据,对医院的实际经营情况和财务情况进行全面的、深入的分析,并结合引发医院财务风险的根本原因和条件等因素,对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和危害性进行评价,并将其与既定的医疗行业平均水平的标准值进行比较,以此对医院财务风险的程度进行衡量,同时还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防范和控制医院财务风险。公立医院在进行财务风险评价时,应该科学的制定财务风险评价指标和标准,并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医院的财务管理整体过程以及成果进行客观的、公正的评价。
三、公立医院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为了确保公立医院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构建的合理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第一,相关性基本原则,公立医院在实施财务风险评价活动的过程中,应该设置明确的目标,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开展评价活动,以此有效的提高医院的价值,并促进医院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评价指标的制定是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要基础,医院在制定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过程中应该以医院的财务管理目标为导向,将两者关联在一起,不可以与其相脱离。因此,公立医院在构建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时,应该遵循相关性基本原则。第二,科学性基本原则,公立医院在构建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应该将科学理论作为重要基础,以此促使评价体系的构建更加科学化。第三,可操作性基本原则,医院在制定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过程中应该确保其与医院的总体经营目标相符,制定层次清晰的评价指标,以此保障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
四、公立医院财务风险评价的主要方法
公立医院财务风险评价的主要方法包括:第一,层次分析法,该方法的理论基础为系统工程学,将财务风险评价的整体目标按照一定的层次进行分解,随后将构成同一层次的目标进行比较,计算各元素的组合权重和相对权重,最后再将这些层次进行排列,确保的数值的有序性,并通过这些数值进行财务风险的评价。第二,模糊综合法,通常情况下,对一个因素的评价往往仅需要严格有效的数值,因此,对受一种因素影响的事务进行评价相对较为容易。然而,医院的事务多数情况下都是受多种较为复杂的因素所影响,这就需要对其展开全面的分析,所有的影响因素均需要考虑到,以此进行全面的评价。这时,就难以通过某一固定的数值来进行评价。在这样的情况下,便可以使用模糊综合法,该方法操作相对较为简单,并且能够有效的处理现实模糊性和科学准确性之间的矛盾。第三,人工神经网络法。人工神经网络法的原理基本与人类大脑的工作原理相同,经过训练的神经网络可以将评价专家的经验总结等知识内容上传于网络中,再通过模拟专家来对其进行定量评级,以此有效的防止由于人为因素而出现的疏忽和弊端。因为是通过现实中的实际情况设置的模型权值,所以,能够有效的避免指标权重和相关系数被人为因素所影响而出现不确定性的情况。人工神经网络法适用于处理多指标综合评价的财务风险。
五、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的主要集中表现
(一)公立医院资金筹集风险
资金筹集是公立医院内部各项经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医院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1]。资金筹集风险是指公立医院在进行资金筹集的过程中因为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而引发的风险。现阶段,公立医院资金筹集的方式主要包括权益和债务资金筹集两种方式。因此,公立医院面临的资金筹集风险可分为权益和债务资金风险两种。资金筹集风险的引发,将会直接影响公立医院的长远发展。
(二)公立医院资金运用风险
公立医院在通过不同的途径进行资金筹集后,将其进行合理化的运用,一方面用来建设医院各种医疗项目,另一方面用来支持医院各项医疗服务活动的开展[2]。在资金的运用过程中,潜藏着各种资金运用风险,因此,公立医院应该加强对该风险的管理和控制,科学的、合理的运用资金,以此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
(三)公立医院资金分配风险
公立医院资金分配主要是指将事业发展基金、职工福利基金进行提取。事业发展基金是公立医院自身具有的基金,用于扩大医院自身的发展,职工福利基金则是用于建设职工福利设施、发放福利等。公立医院在进行资金分配时,应该合理的进行权衡,如果将资金过度的分配于职工福利基金,那么医院的事业发展基金将会减少,这将有可能影响到医院的发展,并增加医院再筹资的成本,最终引发资金分配风险。
六、公立医院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构建的主要措施
(一)注重提高公立医院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
在我国医疗卫生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公立医院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公司医院不仅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还面临复杂的财务风险[3]。因此,公立医院在实施日常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提高自身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以此有效的避免由于医院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引发的财务风险。对于政策方面来说,公立医院应该积极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国家政策的学习,以此促使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的了解国家最新的政策,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最新的政策,并逐渐的降低对财政资金补助的依赖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降低因为政府政策的变化而给医院造成不利的影响。对于市场环境中的利率变化的方面,由于银行的借款利率时常波动,因此,公立医院应该注重增强自身对金融市场的敏感性,以此有效的防止因为银行借款利率的波动而引发的财务风险。
(二)拓宽公立医院筹资渠道
公立医院在构建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拓宽筹资渠道,不可以过于依赖我国财政部门的拨款,同时也不可局限在银行贷款这一条途径上,而是应该注重发展多元化的筹资渠道[4]。首先,通过捐赠的方式获取筹资。公立医院应该在严格遵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尽量的获取社会上的一些慈善捐赠,以此扩大自身的资金来源。其次,公立医院一般在当地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其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这一优势,吸引部分与医疗卫生事业相关的企业进行广告宣传,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医院的采购成本,同时还能够扩大自身经济收益的渠道。最后,公立医院可以充分结合自身实际经营与发展情况,通过租赁的方式,降低自身的成本费用支出,以此缓解资金压力。例如:某医院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其落后的、老化的医疗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其中部分医疗设备价值较为昂贵,该公立医院结合自身对该部分设备的需求程度,以及设备的使用频率和使用寿命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最终决定以租赁的方式引进这些价值昂贵的医疗设备,该医院不仅医疗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同时还节省了采购设备的费用成本。通过这些方法能够有效的拓宽公立医院筹资渠道,从而降低医院的财务风险,并为公立医院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
公立医院一般拥有较多大型的医疗设备,并且具备高水准的技术水平,这些设备大部分价值较为昂贵,无论这些医疗设备的来源是购买还是租赁,公立医院都应该严格实施固定资产管理,尤其加强对这些大型医疗设备的管理。定期对这些固定资产进行盘查,并明确各固定资产的相关责任人,一旦固定资产出现人为损害或者丢失将很容易找到最终责任人[5]。除了对医疗设备加强管理外,公立医院还应该注重对其他固定资产的投资,例如:医院必需的病房等,公立医院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患者住院情况,对医院的规模进行扩建,并建设充足的病房。另外,公立医院还应该注重加强对药品和卫生材料的管理。对于公立医院来说,药品以及卫生材料的费用占医院整体费用支出很大的比重,因此,公立医院应该对这两项费用的管理引起高度的重视,以此避免其对医院的经营和发展造成一定不利的影响。因此,公立医院在构建财务风险体系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这两项费用支出的管理。以此有效的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同时公立医院的管理阶层还应该加强药品和卫生材料的采购、领用以及使用等环节的管理,特别加强药品和材料使用环节的控制和管理。并结合各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库单据,同时定期及时到各个科室进行药品和卫生材料使用情况的检查。通过对固定资产的有序管理,确保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顺利构建。
(四)完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
公立医院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科学化、合理化、准确化构建,能够全面的反映出医院实际的财务情况和经营情况,以此有效的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并提高医院管理阶层决策的合理性[6]。在以往的公立医院管理中,并没有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更加难以有效的识别、评价和控制财务风险。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公立医院逐渐的意识到财务风险评价的重要性,纷纷开始构建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但是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中存在的不完善的地方以及问题就会逐渐的暴露出来。因此,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对于公立医院来说并非是一项一劳永逸的工作,而是需要随着医院的发展不断的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此确保其能够很好的符合医院发展的需求,及时准确的判断其中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而促进公立医院健康、稳定的发展。
(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养
公立医院出现财务风险的原因并不仅仅在于财务部门,而是与医院内各个部门均具有一定的关系。为了顺利的构建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有效的防范财务风险的产生,公立医院应该加强对全体工作人员的培养,注重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作为一名公立医院工作人员,应该树立良好的财务风险意识,并注重提高自身评价和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以此确保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以及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顺利构建[7]。其中公立医院的财务工作人员是财务风险评价的主要实施者,其专业水平和素养直接影响着医院的抗风险能力。因此,医院财务工作人员在掌握相关财务核算方面的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还应该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相关培训,以此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风险意识,从而为医院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公立医院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经营和发展情况,加大财务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为医院优质财务人才队伍的建设注入新的力量,这样也有助于提高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六)加强内部审计与监督
内部审计与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是确保公立医院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得以顺利构建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财务风险评价重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保障[8]。然而,实际中,部分公立医院并没有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还有部分医院虽然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但是存在不健全的问题,并且未能够得到医院管理阶层的足够重视,从而严重影响内部审计重要作用的充分发挥。因此,公立医院应该设置内部审计部门,并确保该部门的独立性,同时坚持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基本原则进行岗位职责的明确。公立医院管理阶层在做重大财务决策时,应该进行财务风险评价工作,并且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对执行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以此有效的防止由于医院内部的因素而引发的财务风险。同时,内部审计部门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对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监督,以此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方案加以解决,从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公立医院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其对公立医院的经营与发展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公立医院应该对此引起高度的重视,并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快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构建,注重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以此促进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