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社会发展中人工智能所起的作用

2019-11-28魏文娟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9年2期
关键词:克隆技术时期人工智能

魏文娟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进步,人类社会也发生着巨大改变,越来越突显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客观真理。人工智能不只是一个科技领域的专业术语,更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近年来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研究方兴未艾,有必要对人工智能的内涵、发展历程进行回顾,以期对人工智能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1 人工智能的内涵

人工智能这一概念早在1956年的Dartmouth学会上就已被正式提出,那么究竟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通过计算机来模拟人类思维和实践行为的技术,涵盖多学科知识和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当今社会的诸多领域中,给人类带来了便利[1]。《南方周末》从一个比较直白的角度对人工智能进行了阐释,即人工智能更多的是要制造出一种新的能以与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从广义上讲,人工智能为一般性的科学,而从狭义上来讲人工智能涉及计算机、制造业等。但是这样的广义和狭义都偏离了人工智能的真实含义。人工智能是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入,机器越来越接近人类的思维[2],并与人类逐渐融合而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工智能的发展也逐步深化,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任重而道远。

2 人工智能发展阶段

人工智能是一种“人造的”和“为人的”的生产工具,其根本宗旨是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为人所服务和工作,而且人工智能既是一种技术上的革新,同时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的发展经历了若干个时期,虽然划定的这几个时期不一定十分精确,但通过这样的划分可以更明显感受到人工智能其实早已存在。人工智能发展所经历的第一个时期是1956—1975年符号学派盛行的时期,第二个时期是1976—1988年联合学派开始突出的时期,第三个时期是1990—2000年控制论和行为主义引发的行为学派的流行时期,第四个时期是2000年至今三大学派融合加深,新产品新思想大量产生的特殊时期[3]。以上四个时期所展示出来的人工智能的目标也是不同的,每个时期都会比前一个时期更具有包容性,即前一个时期是后一个时期的基础。

3 人工智能的应用

人工智能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我们用眼睛可以看到的,还是用耳朵能够听到的,无一不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从无人驾驶飞机到现实中接触到的语音、人脸识别,都是人工智能给我们带来的不一样的体验。

首先,人类从实践当中获取知识,并通人工智能使其可以为人类服务,例如在一些高危行业中应用人工智能可以减少人类受到伤害的可能性。现在最为明显且流行的就是人工智能在医学中的应用,如无创等。

其次,一直以来国家十分注重科技方面的教育,很多小学都开展了关于机器人的相关理论、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中央电视台曾播放过这样一则广告,即机器人“小胖”在实际生活当中的应用,其下方显示在有无线网络的情况下使用。这说明科技已经开始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同时,很多中小学已经开设第二课堂,并将机器人的相关文化引入课堂。根据黑龙江省教育厅等11厅局《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和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8年度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与营地推荐工作的通知》,仅哈尔滨就拟命名哈尔滨工业大学等15个单位为首批黑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黑龙江小科技馆等78个单位实践教育基地。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在牡丹江设立的体验馆也在名单中,该校曾多次组织机器人的比赛(比赛分为小学、中学、成人组)。

最后,现在有很多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开始为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服务。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独居老人越来越多,人工智能设备的安装使用可以减少独居老人独自居住时所遇到的困难,并且能够防患于未然。此外,人工智能可以减少残疾人生活中遇到的不必要的麻烦,为他们提供一些便利。

4 辩证地认识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克隆技术、机器人服务技术、无人机技术都已成为现实。科技给人类带来了较多的是便利,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其不利方面包括以下两方面。

第一,以前人与人只有见面后才能聊天,现在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进料行视频、语言聊天,可以使人们快速、高效地沟通与交流。同时,科技发展为我们照顾老人也提供了更多便利。人工智能促进了科技进步与发展,但是它却没有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第二,虽然克隆技术在未来的多少年内可能让人类不再担心死亡的问题,但是人类的生存也应该遵循自然规律,正确的循环才是硬道理,如果改变这种规律,社会的发展也会改变。克隆技术怎样才能正确地为人类服务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因为这项技术关乎道德、关乎人性。人工智能面临同样的问题,值得相关研究人员进行深入思考。

5 结语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将迎来质的飞跃,无论人类将如何对其进行应用,都必须站在客观的角度去理解、实践,不能超越人的道德层面、情感层面。例如,如果儿童的抚育完全依靠机器人的力量,那么传统的感情又将何去何从,也许未来有一天亲人之间也会变得冷漠。再比如,对于孤独老人儿女要对其进行悉心照料,这是中华传统美德。我们要看到人工智能给生活带来的多方面的变化,合理地利用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同时不能丢掉文化传统。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一定会逐渐融入人类的生活,但是它们一定是为我们服务、为我们工作的,而不是让我们成为它们的“奴隶”。

猜你喜欢

克隆技术时期人工智能
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待生殖性克隆技术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清代时期
克隆技术:救世主还是潘多拉魔盒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