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视角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阻力和助力

2019-11-28江苏常州市北郊小学

教书育人 2019年35期
关键词:老师上课评价能力

李 霞 (江苏常州市北郊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自实施以来,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但仍面临着常态实施和有效实施问题。作为一线指导教师,急需直面问题,剖析课程实施中的各项阻力,寻求科学的解决之策,助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阻力

1.课程观念:因循守旧

首先,“不实施”最普遍。现实情况让人担忧,兼职教师无视课程安排,随意将综合实践活动课时改上其他课,课时难以保证,课堂落实难以实现。

其次,“乱实施”重形式轻实效。就目前学校实际而言,当上级教育部门调研时或老师需要开公开课时,指导教师才会选择一个主题,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指导教师的任务一结束,学生综合实践活动随之停止,甚至来不及开展活动。

2.课程知识:知之甚少

一方面,课程知识水平低。在职的绝大部分小学老师没有接受过专门培训,掌握不了综合实践活动基本的活动技能和方法。

另一方面,课程知识结构单一。综合实践活动的教研活动存在一种有趣的现象:科学老师上课,指导学生做实验,写报告;美术老师上课,指导学生做手工;数学老师上课,强调启发学生思维和逻辑训练。

3.课程能力:捉襟见肘

第一,缺少课程开发能力。大多数教师受到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习惯按教材进行知识性教学,对没有教材参考的综合实践活动颇感不适,更没有主动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第二,有效指导能力不足。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教师在如何指导、何时指导上都存在问题。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助力

1.推陈出新,转变课程观念

综合实践活动既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也是难点,指导教师普遍缺乏新课程理念。教师要尽快转变旧有的一些观念,必须积极参加各种教育教学通用培训和综合实践活动的专业培训。

2.海纳百川,丰富课程专业知识

第一,精确掌握方法论和程序性知识。综合实践活动经常会用到文献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

第二,不断吸纳新知,完善知识结构。指导教师只有掌握较为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才能在指导学生活动时游刃有余。

3.身体力行,提升课程专业能力

(1)提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能力。第一,以校为本,融会贯通,提升课程资源利用能力。小学阶段,学校活动极其丰富,像春(秋)游、运动会、夏(冬)令营等,这些活动长期根植于学校,学校在长期的运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第二,以生为本,结合兴趣,提升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指导教师要有一颗童心,与孩子们平等相待,能站在孩子们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学校尽量参与孩子们的生活,敏锐把握教育契机,发现学生感兴趣的主题。

(2)提升有效指导学生能力。第一,教师指导在学生困惑期。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会经常用到调查采访,采访的最大问题就是被采访人拒绝采访,这时小组成员的情绪非常低落又无计可施。第二,教师指导在重要活动节点。成果展示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课堂中各小组成员自信地展示活动成果,充分交流收获。

(3)提升评价学生能力。第一,科学选择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内容,明确评价方向。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学生评价可以从学习态度、合作精神、探究能力、设计与操作技能等方面着手。第二,灵活运用合适的评价方式,发挥评价价值。汇报、成果展示、研究报告、表演、竞赛等都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常用的评价方式。“成长记录袋”和“观察评价”正在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评价方法。

猜你喜欢

老师上课评价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给老师上课的学生
大胆一点儿
盲区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