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提高短跑运动员途中跑能力的探讨

2019-11-27陈锦球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27期
关键词:训练技术

陈锦球

摘  要:目前,我国短跑训练的理论研究落后于训练实践的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影响短跑运动员途中跑能力的相关因素,从步长和步频、上肢摆动技术以及下肢摆动支撑技术进行了研究。并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见解: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现代短跑技术训练指导思想;高度重视上肢摆动技术和下肢摆动支撑技术训练;大力发展力量素质,尤其要注重专项力量的提高。为教练员在短跑训练中具体实施训练内容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短跑运动员  途中跑  技术  训练

中图分类号:G8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9(c)-0206-02

短跑从动作结构看是周期性运动,是高速率的摆动和扒地动作产生最高位移速度的运动项目,其突出特征是创造最高速度。在短跑的整个过程中,途中跑是最为关键的,因为途中跑的持续时间和距离占据了整个短跑过程的大部分比例。短跑技术的改进、训练方法的改善是推动短跑成绩迅速提高的直接动力。而短跑技术的改进,训练方法的改善又得益于短跑技术研究方法和手段的不断更新。从最初的肉眼观察法到后来的摄影成像法,再到现今的微波反射探测法;由单一的观察到借助生物力学、生物化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其中运动生理学的研究,让我们了解了短跑的能量供应机理;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使我们了解了短跑技术细节和原理。因此,本文拟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影响短跑运动员途中跑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提高短跑运动员途中跑的能力提供理论支撑。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短跑运动员途中跑的关键技术环节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围绕研究内容,通过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中国期刊网等查阅文献资料。分析不同学者的观点,力求对影响短跑途中跑的相關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

(2)专家访谈法:就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咨询相关专家,了解现代短跑途中跑的最新发展与训练新方法。

2  影响短跑运动员途中跑能力的因素分析

2.1 步长和步频分析

步长和步频是现代短跑技术的核心,是影响运动员途中跑速度的决定性因素。步长的大小与运动员的身高、腿长以及跑动时蹬地的力量、技术动作掌握的熟练程度密切相关;步频能力的高低则与肌肉的快速收缩速度和肌肉的放松能力密切相关。而在上述这些影响运动员步长和步频率的因素中,力量因素的影响最为明显。

有研究指出,在短跑途中跑中,髋绕人体纵轴快速有力、大幅摆动是现代短跑技术的最大特点。如何使运动员的髋前摆幅度加大,前摆速度的增加是非常关键的。所以,运动员在训练中利用腹肌力量,使髋绕纵轴作前后摆动,其结果一方面可以增加运动员的前摆速度,增加步长;另一方面由于髋摆是在大腿摆动的前提下再增加的前摆。因此,两者之和增加快了前摆频率,能有效解决实践中步长与步频的增长相互矛盾的问题,直接效果就是运动员的速度明显提高。同时,短跑作为一项速度性运动项目,运动员跑动时的步长与步频存在着自身的内在规律,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有研究指出,短跑运动员单纯地靠减小步长、增加步频来提高跑动时的速度会使机体的肌力下降、耗氧量增加。因此,现代短跑训练一般要求运动员在保持适宜步频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机体的步长能力来提高跑动的速度。

2.2 上肢摆动技术分析

在短跑运动员的途中跑中,上肢摆动的作用十分重要。这是因为上肢的摆动既可以维持身体的平衡,还可以抵消躯干下肢扭转引起的角动量。同时,上肢的有力摆动和下肢的积极蹬地相配合,还可以使躯干纵轴旋转幅度增大,有效地延长了大腿前摆的距离,增加步长。

另外,由于运动员在跑动的过程中,摆动腿带动同侧髋向前扭转,身体的矢状面与前进方向的矢状面常有偏差。为保持身体的平衡,摆臂的方向应与身体前进的方向一致,即两臂应前后用力摆动。在以往的训练中,教练员更多的强调后摆用力,然后再靠回摆的惯性积极前摆。但在现代短跑运动中,研究发现很多优秀运动员不但加大了上肢前摆的幅度,还侧重于前摆用力。分析认为,上肢前摆不足、后摆过大容易造成向前运动的动力不足,因此有必要强调短跑途中跑过程中要突出上肢的用力前摆动作。

2.3 下肢摆动支撑技术分析

短跑运动员途中跑的下肢支撑阶段包括着地阶段、缓冲阶段、蹬伸阶段与下肢摆动阶段。在这其中,摆动腿的积极摆动作用不容忽视。有研究指出,加快摆动腿的摆动速度能有效提高缓冲和蹬伸的速度,缩短支撑腿的支撑时间,加快步频。摆动腿摆动速度的变化对身体重心的水平速度有显著影响,而对身体重心的垂直速度影响不明显。另外,运动员在下肢支撑的缓冲阶段,通过加快摆动腿的摆动速度能提高机体髋部的前移速度,促进机体在水平线上的位移速度。因此,通过加强途中跑过程中下肢摆动腿的摆动效果对提高短跑运动员的专项成绩大有裨益。有研究认为,短跑运动员途中跑时摆动腿的快速摆动与支撑腿的快速蹬伸是促使运动员身体重心水平线上快速移动的根本原因。所以,运动员在下肢摆动的过程中,宜通过屈膝上提小腿的动作,加速腿的前摆,进而提高后蹬的动作效益。

3  提高短跑运动员途中跑能力的有效策略

3.1 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现代短跑技术训练指导思想

随着科技的进步,短跑训练对训练的科学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教练员应及时地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现代短跑技术训练指导思想,以速度为核心,创新训练的方法与手段,不断提高运动员对训练负荷的适应性。在“三从一大”的训练指导思想之外,还要突出技术训练的快节奏、高速度;另外,技术训练还应重视完整技术和动作节奏的连贯性,提高和完善动作周期的经济性与实效性。

3.2 在专项技术训练中,重视上肢摆动技术和下肢摆动支撑技术训练

在短跑途中跑的专项技术训练中,不但要加大了上肢前摆的幅度,还要突出上肢的用力前摆动作。另外,由于摆动腿积极有力的前摆可以有效地带动同侧髋关节的前送,增大两腿之间的夹角,为增大步幅提供有力条件;摆动腿的快速摆动、制动和支撑腿的快速蹬伸是支撑身体重心在水平线上速度的重要来源。同时,又由于摆动腿的摆动更多是在支撑腿的缓冲过程中完成的。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应争取将摆动腿的摆动训练与合理的缓冲技术相配合,使支撑腿在蹬伸阶段发挥出更大的蹬伸效益。

3.3 大力发展力量素质,尤其要注重专项力量的提高

从运动训练学的角度来讲,短跑属于体能为主导的速度性项群,是以力量为基础的典型的速度项目,力量是影响短跑运动成绩的间接相关因素。该项群身体素质的特点表现为以良好的身体全面发展为基础,保证速度素质不断提高。训练手段的选择主要集中于发展爆发力、改善反应能力、提高动作幅度,这就要求短跑运动员要有良好的力量素质为基础。快速力量和最大力量训练对提高短跑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短跑运动员必备的两项基本力量素质。另外,还应通过加强运动员以髋为轴摆动力量的训练;加强运动员以掌趾和踝关节为主的小肌肉群的训练;加强运动员摆臂力量的训练等措施来提高短跑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进而提高运动成绩。

參考文献

[1] 郭林翠,曹秋红.现代短距离途中跑新技术发展方向分析[J].山西体育科技,2006(4):13-14.

[2] 王健.影响短跑放松的因素及训练方法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6.

[3] 王锋,吴瑛.现代短跑途中跑关键技术环节之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6(21):26-27.

[4] 郭文俊.苏州市优秀短跑运动员途中跑技术研究[D].苏州大学,2010.

猜你喜欢

训练技术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