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耐多药结核病护理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实施方法与价值研究

2019-11-27李值贤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25期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结核病护理管理

李值贤

[摘要] 目的 讨论耐多药结核病护理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实施方法与价值。方法 于2018年1月—2019年2月期间,选取该院的136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持续性质量改进),对比分析两组各项生存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观察组患者表现出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性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各项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指标。

[关键词] 耐多药;结核病;护理管理;持续质量改进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9(a)-0078-02

耐药结核病在临床上属于结核病症的一种类型,该病症具有治疗难度大、治疗时间长以及治疗费用高昂的特点。尽管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进步,使得临床上对于该病症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治疗该病症的过程中仍需要给予患者优质的护理模式来辅助于药物治疗,使之有效地提高该病症的临床治疗效果[1-2]。基于此,对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取该病症患者136例实施常规护理加用持续性治疗改进后的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该院的136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成为该次研究观察对象,继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8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5:43;平均年龄为(45.0±4.0)岁;病程(3.2±1.5)年。研究组中男女比例为36:32;平均年龄为(45.8±3.6)岁;病程(3.4±1.2)年。上述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进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持续性质量改进方式进行。(1)组建护理管理小组。由护士长及相关护理人员共同组成管理小组,要求该小组成员有≥5年以上的工龄以及一定的管理水平。待该小组成立后,由护理人员组织小组成员进行持续性质量改进护理内容的培训,且在培训工作结束后,对小组成员进行考核与评价,并对以往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遗漏进行查找,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原因,同时为其制定持续性质量改进流程[3]。(2)持续质量改进流程的制定。针对不同患者进行其护理需求的评估,拟定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案及具体流程,具体安排如下:①护理培训:针对患者的实际护理需求进行护理培训计划的制定,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培训,以分层培训及情景模拟的形式展开培训工作,并结合实际临床实践,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及学习,而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②强化服务质量:结合患者对医护人员提出的工作意见,由管理小组定期组织召开全体护理人员大会,对患者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原因剖析,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积极关心患者的身心健康,若其出现有负面情绪时,应及时对其进行疏导[4]。③不良反应的干预:为每一位患者制定健康管理档案,每日服药后进行其相关身体状况的记录与登记,对其存在的不良反应进行及时记录,并进行适宜调整。④进行健康宣讲: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告知患者相关的疾病治疗知识,督促患者坚持服药,帮助其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确保疗效最大化[5]。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观察。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统计,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存质量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干预后的生存质量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94%(P<0.05)。见表2。

3  讨论

结核病是一种临床当中发病率较高的病症,当前,临床上对于该病症的治疗主要以保守药物治疗为主,该病症的治疗周期较长,长时间的服药会导致患者的耐药性增加,致使其最终产生耐多药结核病以及其他不良症状[6]。耐多药结核病具有患病期长、传染性强等特点,患者在服药期间容易产生较多的不良反应,进而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在患者实施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持续性质量改进方式具有重要意义[7]。持续性质量改进方法作为当前临床当中较为广泛使用的一种的护理模式,其实施的主要目的在于强化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可通过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日常护理内容进行质量控制,使之有效改善患者的病症治疗预后效果[8]。该研究中,实施持续性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后,研究组研究组患者的护理干预后的生存质量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该护理模式的实施对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持续质量改进是当前护理工作中较为新型的护理管理理念,该模式注重护理人员对整体护理需求的评估,需要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需求及时对护理管理制度予以一定的调整,使之确保护理工作的动态管理,从而起到提升护理质量的目的。持续性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其要求管理层应及时对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分析,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并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交流,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以便于彻底的改正。同时,该护理模式的实施也有助于护理人员团队意识的培养,为先进护理经验及方式的推广奠定了基础。该文当中,实施持续性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干预后护理满意度97.06%高于对照组的77.94%,证明该护理模式的实施也得到了患者的广泛认可,该护理模式的实施可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促使护理人员形成良好的服务意识,提升医院的整体护理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持续性质量改进护理模式的实施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各项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指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阳.持续质量改进在耐多药结核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21):4019-4020.

[2]  芮毛利.持续质量改进在耐多药结核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名医,2018(10):200.

[3]  沈莉莉,郎雅珍,金露青.耐多药结核病病区感染防控风险与管理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6):112-113.

[4]  沙鸭云,周晓江,丁阿宏,等.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护理管理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4):62-65.

[5]  毛玲.持续质量改进在耐多药结核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西南军医,2017,19(1):91-92.

[6]  罗秀丽.持续质量改进在耐多药结核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6,23(5):561-562.

[7]  侯慧丽,徐硕.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31):70-72.

[8]  刘桂枝,赵利军.基因芯片筛查与传统培养和药敏实验在耐药结核病检出中的对比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6, 10(1):58.

(收稿日期:2019-06-04)

猜你喜欢

持续质量改进结核病护理管理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生命至上 全力投入 终结结核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持续质量改进在管理PICC带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神经外科术后感染护理中的应用
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呼吸感染护理中的运用观察
为什么全球结核病人数增多